被美债泥潭埋葬的安倍经济学!


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分析热点事件。
美联储加息缩表导致美债下跌,这个逻辑大家都很清楚,美债的走势也体现得淋油尽致,这和安倍经济学啥关系呢?
天量美债压顶
据美联储于当地时间5月4日公布的缩表计划,将从6月份开始以每月475亿美元的速度缩表,其中国债300亿美元,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175亿美元,
3个月之后,每个月的缩表力度将扩大至最高950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600亿美元,MBS350亿美元。
在当前的美联储资产构成中,国债为5.77万亿美元,MBS为2.73万亿美元,仅此两项合计就高达8.5万亿美元。
到2025年年中,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可能降至5.9万亿美元。
这意味着4年降低2.6万亿!
第一年: 475 x 3 + 950 x 9 = 1425 + 8550 = 9975 亿美元。
也就是说全球市场第一年要承受美联储一万亿美元的美债抛压!
这个预期下,美债持有者不慌吗? 
美债的持有统计滞后两个月,根据最近发布的美国财政部最新报告显示,中、 日两个最大持有国都在抛美债。
中国4月抛售了362亿美元的美债,仓位降至2010年6月以来的最低至1.0034万亿美元。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日两个美债最大持有国都在大幅度抛售美债,欧洲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爱尔兰等持有美债较多的国家,则都在加大持有美债。

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则基本保持稳定,甚至略有减少。
其他持有美债数量较少的欧洲国家也都在增持,包括德国在内也都增持了,从去年的77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92.8亿。
这个特征和各国经济特征相吻合,欧洲遭遇战争,美债相对于欧洲本土债务更有吸引力。
随着美联储的收水,资金流向美国,这是很合理的现象。
而亚洲等一些新兴经济体,外汇不够,只能保持美债,同时也没别的资产可以买,也没钱增持美债。
只有中国经济增长稳定,金融稳定,外储充格,能够随着美联储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外储结构,以稳定人民币汇率。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抛售美债的主要目的还是只是为了应对过快的美元上涨势头,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稳定市场预期。
这是以我为主的主动防御,并不是为了挑起金融战。
反过来挑起金融战的是美联储的不计后果的量化宽松,最后又超预期加息,这不利于国际金融稳定,纯粹损人利己的行为。
当然,美元有这个霸权在,你也没办法。
超出承接能力?
问题是,如果有人抛美债,就需要人接,美联储,中国,日本三家一起抛美债,如果没人接的话,必然导致美债的崩溃。
然而,自2021年12月至今年4月,中国连续5个月都在减持美债。
不仅如此,中国去年2月持有1.1042万亿美元的美债,相当于过去14个月间,累计抛一规模高达1008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再回溯到2017年12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849万亿美元,当时持有美债总额还高于日本,位于世界第一。
过去4年间,中国累计抛售了181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相当于累计抛售了价值高达1.2万亿人民币的美国国债,这与印度现在持有1990亿美元总额相当。
新加坡以下,韩国、德国、沙特、挪威、等主要持有国都没有那么多美债。

所以说,如果美联储,叠加中日联手抛美债,市场是无法承接的。
对于中国来说,毕竟相比拯救美债于水火,更重要的是稳定人民币汇率。
而美联储加息,缩表又是铁定的事情,欧洲国家持有量太小,无法接纳如此大的抛售,新兴市场本身一触即溃,怎么办?
美国能看的就是日本,那么日本怎么办呢?
安倍经济学的末日
2012年底,时任首相安信晋三上台后开始推行“三支箭’政策,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政策是重要内容。

2013年3月,黑田东彦就任日本银行总裁,其扩张政策思路一直延续至今。
“三支箭”的政策也将日本带出了通动紧缩泥潭,但结购性改革却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日元自2012年开启长期贬值趋势,从75.5日元/美元跌到目前的约137日元/美元,几乎腰斩。

特别是2021年开始加速贬值,最近半年贬值30%+。

新冠沛炎凌情爆发后,日本经济恢复较弱。
按不变价格计算,2022年第一季度,日本GDP为135.7万亿日元,较疫情之前的2019年第一季度仍下降了3.1%。
若换算成美元,则会因贬值因素再缩水30%。
也就是,日本的综合国力,在全世界缩水超过1/3!
这就是所谓安倍经济学的恶果!
今年以来,日元大幅贬值,日元兑美元汇率创24年新低的背景下,美国财政部6月10日报告,拒绝了日本财务省和日本央行请求美国财政部直接干预由于日美利差扩大而导致的日元疲软。
这就为日本再次敲响了货币警钟。
日本金融分析师甚至绝望声称:
美国金融的一些做法,正在使人们有理由相信,美元越来越不像主要货币了。
那么日本咋办?只能自己干预!
从大势上看,日元下探至140日元没有什么悬念了,至于是否贬至150或160日元的极端值?
如果日元贬值至1美元兑换150日元水平,1997年时的亚洲金融危机将再次来临(改为日本金融危机)。
如果出现这种规模的贬值,亚洲地区的其他大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也可能会决定干预外汇市场。
但是,东南亚各国和各地区,包括中国台湾在内都和日本金融深度绑定,可能会导致巨大的动荡。
所以,日本央行必须早做打算,只能提前抛美债干预。
历史数据显示日本单独去进行外汇干预,其效果会差于“多国合作外汇干预”,因此要想阻止日元贬值,日本当局或需要消耗大量的外储。
还好,日本外储依然充足,但是贸易已经持续十个月逆差,而且有越来越扩大趋势,今年5月已经高达2129亿日元。

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而日本在逆差之下企图稳定日元的努力变得非常困难。
日元买入型汇率干预的上限就是日本的外汇储备额(2022年5月末日本外储约
1.3万亿美元)。

外储最近半年已经开始跳水,减少了接近1000亿美元,用来干嘛了呢?
作为美债大海外持有者的日本4月抛售了13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日本在3月抛售规模高达前所未有的739亿美元。
相当于日本连续两个月,共计抛售规模为878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仓降至
1.2185万亿美元,为2020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也就是说,日本已经采取抛售美债的方式独自开始尝试维持日元的稳定,但是收效甚微,这千亿美元就如泥沉大海,一个水花都没有。
日元汇率直奔140,绝尘而去。
那么,如此抛售美债,美国同意了吗?
如果,美国要求下属国帮忙维持美债,毕竟美联储不得不抛,中国自主决定,能依赖接盘的只有小弟。
而且欧洲国家已经这么做了,虽然他们是钱没地方去。
日本怎么办?
能承担多少美债份额?
日元还要不要?
假设一下,如果美国需要日本持续承担美债义务,那么日本就只有加息缩表一条路了。
这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因为,如果日债下跌缩小和美债利差,日元资产定价锚发生变化,这必然导致日本股债双杀。
另一方,日本央行现在已经成为日经225指数最大持有者,也就是日本股市第一大股东,如果缩表,必然需要减仓日本股市,那会引发雪崩!
7月12日的日经225指数, 就体现了这个预期。

产业方面,电子已经走下行周期;
汽车产业电动颠覆燃油;
如果日本这时候无法跟上产业迭代,融资困难的话,那么一定会被时代淘汰。
所以,安倍经济学必然走到途穷末路,黑田东彦可能需要去奈良找安倍了 !
顺便提一句,日本已经被杀,但是悬崖之上还排着队!
悬崖上的印度
比如志大才疏的印度。
2020年初疫情,印度股市大跌被海外资金抄了底,并持续流入形成超级牛市,现在到了可以收割的时候。

从印度外储和股市的走势可以看出,两者非常拟合。
2019年开始,贸易战的原因,印度被世界看好,世界资金开始做多印度。
然后,印度疫情,露天焚烧尸体的惨象震惊世界,让印度股市跌出黄金坑,随即被国际热钱抄底,外储随着资金流入不断抬高,股市也屡创新高。
然而,印度经济始终没有走出衰退,外贸持续逆差,根本不能支持高企的股市。
也许是2020年初,印度率先躺平,输出仿制药,逆差收窄一度翻红让世界看到了希望,外资开始持续抄底。

但是,好景不长,逆差在两年多里持续扩大,最近更是因为能源价格高企而被掏空。
前几天,印度宣布用卢比结算外贸,其实也是不得已的做法,节约美元,以防外资突然撤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