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解读下北溪被炸的逻辑,以及中国面对的风险(文末)。
奥斯陆9月29日,瑞典海岸警卫队一位发言人告诉《Svenska Dagbladet报》,早些时候,在受损的Nord Stream管道上发现了第四处天然气泄漏。
也就是说,很可能一共有四处爆炸,而不是三处。
北溪是谁炸的?
过去几个月的美军行动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你,现在所有政客都只是演戏而已!
爆炸地点,是北约波罗的海常规演习之地,3个月前的波罗的海行动演习,就在此地,每年一次!
难道有人认为俄罗斯有能力穿透北约层层防护网来袭击一个北约核心腹地的重大海上设施?
要有这个军力,俄罗斯还这么猥琐,忍气吞声?
而且,直接触发北约集体防卫条件,进入战争状态啊?怎么还会是现在这种支支吾吾的状态?
还是说北约在遭遇重大袭击的时候,连敌人在哪里都不知道?
其实,一切都是明牌,单次爆炸导致2.3级地震的2吨TNT当量,不是一枚鱼雷,而海底提前安装炸药的效果。
如此大的军事行动,应该北约内基本上都知道,现在所有的政客表现,都是在撒谎!
北约6月的布置
战争一开始,就应该做好结束的准备。
如果俄罗斯真的吞并4州,那么美国就该实行其当初的承诺,炸了北溪2号,拜登说话算话!
当俄军打下利西甘斯克,占领整个卢甘斯克之后,局面基本稳定,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所以美军需要提前做准备,等待公投的一刻。
这应该是北约内部(军方)有过统一意见,但是不一定知会了欧盟(政界)。
BALTOPS22是最佳放置炸弹的时机。
2022年6月17日,16个北约盟国和伙伴国在德国基尔完成了2022年波罗的海作战第51次迭代(BALTOPS22),这次演习在波罗的海有47艘船只、89架飞机和7000名人员。
美国海军第六舰队与美国海军研究和作战中心合作,将无人水下车辆地雷搜索技术的最新进展带到波罗的海,以证明车辆在作战环境中的有效性。
在丹麦伯恩霍姆海岸外进行了试验,来自海军信息战中心、太平洋海军水下作战中心、纽波特、水雷战准备和效能评估的参与者,所有这些都是在美国第六舰队特遣部队的指导下进行。
对比下爆炸点,基本完全吻合!
当时的演习科目里就有蛙人水下布雷!
这两吨当量的TNT,大概率就是这个时候埋下的,如此大的军事演习,是最佳的掩护。
9月局势危急
9月初,乌东已经传出公投的信号,因此泽连斯基不得已发起了大规模反攻,同时美军也开始执行爆破计划。
根据《美国保守派》的文章,泽连斯基这次反攻导致一个月内损失2万军人,拿回了俄罗斯没有进行公投,无法纳入自己国家的地盘,哈尔科夫的部分。
详见《美媒:守住阵地,输掉战争!》
很明显,俄军在哈尔科夫的空城计,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地方没法公投,所以最终无法按照俄国宪法占领。
公投结果出炉,战争大概率就会走向尾声,俄罗斯以国家的力量防守,乌克兰有点力不从心。
而全世界所有国家(包括西方国家,甚至美国国内一半势力)都期盼停火,实际上纵容了俄罗斯的占领行为。
而西方内部,裂痕明显:
1、瑞典-意大利的政局被极右派颠覆;《极右翼不负众望,意大利第一位铁娘子登台!》
2、布拉格街头连续三个周末大规模游行;《周末,捷克从颤抖中醒来:30年之最的布拉格最美风景线!》
3、奥地利维也纳紧随其后;
4,特别是德国,上周末上万人游行要求恢复北溪2号线。
所以,在战争走向停火,美国等不及了,只能加速执行这个绝户计,断了所有欧洲民众(和政客)的侥幸心理。
其实,西方应该都知道这个结果,就在爆炸发生几周前,美国中情局已经向柏林透露关于针对北溪天然气的管道的破坏。
北约实施爆破
德国人早知道要炸了!
德国报纸《德西格尔报》周二报道,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杂志,几周前(就是8月底,9月初),中央情报局曾提示柏林,将对俄罗斯向欧洲大部分能源的关键管道进行袭击。
这时候,就是乌军发起反攻的时刻,也是传出公投的时刻,就是要开始准备引爆之前的检查!
媒体援引了几位匿名人士的话,证实中情局向德国政府透露了尚未发生的事件。
Flightradar24数据显示,9月1日、2日和3日,一架美国海军西科斯基MH-60R海鹰直升机在波罗的海博恩霍姆附近受损天然气管道的位置徘徊了数小时。
Flightradar24显示,一架不明身份的飞机甚至没有直升机图标在该地点上空盘旋。
然而,飞机描述中包含的24位ICAO代码,可以通过大数据建模推测,该数据是美国军方的西科斯基MH-60R海鹰。
该代码得到开放数据源验证,该数据源收集公开的军用飞机数据。
飞机跟踪服务部门还显示,这架美国直升机从波兰格但斯克飞抵北溪管道附近。(应该是观测爆破效果)
在美军机盘旋的第二天,同一时刻,一架荷兰海军NH9直升机正在Bornholm岛附近飞行,预计它一直在观察美国人的活动,或者说支援美军行动,毕竟他们都是北约指挥之下。
所以,大家都知道一切,并不是美国独立完成的,而是北约内的一致行动。
9月10日和19日,美国直升机也飞越了其他Nord Stream管道,其他直升机在9月22日和25日晚上在事故现场停留了数小时。
据报道,9月22日至23日和25日至26日夜间出动的直升机的航迹特别混乱。
不仅仅有直升机,而且有军舰配合行动!
美联社新闻2022年9月4日-美国海军基萨奇山号两栖攻击舰基尔萨格号正在波罗的海参加国际训练。
当时正值俄罗斯的战争和该地区的紧张局势,KEARSARGE是至少二十年来第一艘在波罗的海进行国际训练的黄蜂级船只。
26日,该舰一度关闭了AIS应答装置,躲避往来商船的应答!
他们最后显示的位置,距离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涉嫌破坏现场30公里,距离北溪2号天然气管线50公里。
9月27日,周三上午,两栖攻击舰“基萨奇山号”(USS Kearsarge)与登陆舰“阿灵顿号”(US Arlington)和“冈斯顿号”(USB Gunston Hall)完成指定训练任务,一起向西航行。
留下这一张震惊世界的漫画,而所有政客都在演戏!
中国的危险时刻
如果接下来没有核战争,那么俄乌冲突也走到了尽头!
11月美国中期选举,北约也无法冒着核战争的风险,去进攻已经写入俄罗斯宪法的乌东四州。
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能源联系完全切断,完全脱钩,战争阴霾虽然在,但这不是打仗的时候!
所以,最终结果就是欧洲竖起新柏林墙!
切断欧洲廉价能源,导致欧洲货币崩溃,大量资本回流美国。金融机构分析,已经有7~8万亿美元资本回流到美国,这点前文已经有所论述--《一刀削去30年》。
对日本和欧洲的货币收割只是这轮危机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应该是欧洲在高能源下,工业成本暴涨导致的产业链转移。
大家对资本的流向没啥异议,但是也都很期待中国能有机会承接欧洲流出的产业链。
特别是中国现在对欧洲的汽车、机械、精密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链也垂涎欲滴。
然而,美国会同意吗?西方圣母们会同意吗?
美国辛苦半年,就为了给中国做嫁衣?醒醒吧!
美国已经提出塑造盟友产业链,和中国割裂,怎么能看到欧洲工业链向中国转移?
欧洲同理,欧洲因为战乱和能源问题,导致资本和产业链迁移,那么对付中国的手段也一样。
如果中国卷入某个战乱,例如宝岛,即使是升级危机氛围,那么中国承接欧洲产业链的希望就完全泡汤,严重一点甚至会导致中国资本外流!
佩罗西,就是他们打前站的一步棋!
这是明牌,所以中国打出6方块的包围台湾演习,以及在联合国重点强调了底线。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中国确实很难破解,只能一劳永逸了!(伟大复兴的最后一关)
也许,铁幕在东西两头一起落下,或许,俄军还需要再努力一点点!
美帝,会不会悬崖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