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胜研集”, 每天说点不一样的!
嘴炮, 这是对川建国这次表现的定义!
当然, 这也是金融市场对川建国的定义, 认为川政委恐吓大于行动,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表现。
从各种角度看,川建国有逐渐变成川政委的趋势。
胜研梳理一下为什么?
留学生
其实这点从疫情下的美国就可以看出来了。
四月份,美国疫情严重,人员流动断绝,很多滞留在家留学生不能开学,而在美的留学生不能回家。
导致什么结果呢?
5月29日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周五公布:
4月服务贸易逆差91亿美元,逆差额较上月的145亿美元下降37.6%;
当月货物与服贸顺差406亿美元,较上月的138亿美元增加近两倍。
外管局数据并显示,4月货物贸易顺差496亿美元。
4月旅行差额为逆差72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比重为79.1%;
运输差额为逆差27亿美元,占服贸逆差比重为29.7%。
没了学费输出,只剩下一点点的旅行逆差,基本上也就是美国人回到美国!
一方面:
中国每年约有36万名公民在美国上学,创造可价值约140亿美元(和服务逆差相当)的经济活动,其中大部分来自学费和其他费用。
美国的高校是否愿意把中国的服务逆差给磨平了?
另一方面:
如果美国调整中国的留学政策,那么真的可以彻底改变清华大学毕业生在美国造核弹,而在中国造航母的只有华工,南理工,哈工大这些人。
如果这样的话,川政委,实至名归!
当然有人说,中国年轻人失去了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
不过,现在的美国政策下,这还可能吗?
四国声明
全世界都在偷笑!
五眼联盟竟然少了一只眼睛!
这种声明不发,就明显示弱,发的话又体现不团结。
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大量农产品输出至中国和香港,彼此有着密切关系。
加入了由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预计也将在今年签署。
经济为纽带,建立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毕竟谁也不会和穷过不去。
近年中国在外交场上看似是受“千夫所指”,但却依然稳如泰山!
很大程度上是很多国家虽然表面不满中国,但私下却保持彼此紧密的经济关系。
没什么软实力,和硬实力,实惠就是真实力。
外媒报道,川政委和默克尔29日在电话中为“北溪-II"号线,北约问题,中国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大吵一架!
官方语言是”激烈争论,出现很大分歧“!
当然,这周在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新闻是,德国大众增资江淮汽车,控股国轩高科!
看来,川政委对默克尔的政治思想工作, 做得很到位啊!
独立关税?
每年在香港本土生产并出口到美国市场销售的货物只占香港本地制造业的2%不到,价值仅有37亿港币,占香港总出口量不到0.1%。
香港独立关税区的待遇是国家给的,并在《基本法》中明确,和美国没有关系。
美国单方面取消对港特别关税待遇,结果如何?
上一篇应该很明确了!
《通过后,最先认怂的必然是他们!》
香港国际中转地位能否延续,法制基础来自中国特别行政区的设计,而非美国的香港关系法、特殊贸易待遇。
除非白宫成功发动全球抵制,否则基本法存在一天,各国仍可继续在港自由贸易。
川政委去年开始已经让大家做不了生意,现在更想让出市场,是不是想让世界更紧密团结在香港周围呢?
毕竟多出300亿美元的超级肥缺,个个眼馋的。
敏感技术?
敏感技术限制可能会对香港造成一定影响,但其实香港长期以来一直都很难从美国进口到最先进的技术!
要不然,光刻机早就到货了。
如果不是最顶尖的技术,从欧洲与日本也很容易找到替代品。
其实,欧洲,日韩,眼巴巴得等着这政策落地。
联系汇率
中国大陆金融体系还未完全开放,香港一直是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重要门户,也是大量中国企业上市融资的目的地。
很多人关心香港的联系汇率可能成为目标所在!
香港从1983年起即开始实施联系汇率,而《美国-香港政策法》1992年才被美国国会通过,即在此之前香港已经实施了9年联系汇率政策。
香港的联系汇率,不需要美国人的同意和批准。
且香港有4,400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基础货币的两倍多,足够应对资金转换!
此外香港有中国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作为后盾,是底气所在。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
“无论美国未来对香港采取何种措施,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最核心优势都没有改变,未来还会更加强化!”
他说:“那就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香港背后强大的实体经济,世界经济中心从西到东转移,这个大趋势无可逆转”。
击“在看”,然后点“写下您的看法”进行留言,和朋友们一起交流看法。
往期精选
||通过后,最先认怂的必然是他们!
||自信,源于香港的这一组数据!
||解密:美国为什么容易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