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胜研集”, 每天说点不一样的!
眼镜蛇剧毒,这大家都知道,当控制眼镜蛇剧毒侵害的措施最终成为助长眼镜蛇蔓延的导火索,这就是著名的经济学案例“眼镜蛇效应”,当下的美国经济,似乎陷入“眼镜蛇效应魔咒”。
“眼镜蛇效应”
在殖民时代的印度,德里市民受眼镜蛇大量繁殖之苦,这显而易见是个需要破解的问题,鉴于眼镜蛇带来的害处比如死亡。
为了减少城市里爬行的眼镜蛇数量,当地政府悬赏捕杀它们,这似乎是个直观,而且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案。
丰厚的赏金让很多人开始猎杀眼镜蛇,这导致了预料中的结果:眼镜蛇数量减少了。
故事,并未如此终结,出现了戏剧性反转。
随着眼镜蛇数量减少,野外再难寻到眼镜蛇,人们于是表现出了卓越的企业家才能,他们开始在家里饲养眼镜蛇。
然后像以往一样,人们杀死这些“家蛇”,以获得赏金。
随着当地政府意识到,在这座城市里,肉眼可见的眼镜蛇已经非常稀少,但他们仍然按照之前的水平支付赏金。
市政官员做了件合情合理的事:他们取消了赏金。
那些在家里养眼镜蛇的人,也相应地做了一件合情合理的事:他们把现在毫无价值的眼镜蛇放归街头,谁想要满屋子的眼镜蛇呢?
悬赏结束后的最终结果就是,德里市民面临的眼镜蛇问题比之前更严重,街道上眼镜蛇的数量增加了数倍。
这个案例成了一个经济学典范---“眼镜蛇效应”:
试图解决问题的努力,最终反而让规则制定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更趋于恶化。
美国经济的眼镜蛇!
美国经济的眼镜蛇,似乎就是无限制宽松下的救济政策。
继3月美国推出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后,目前总额达万亿美元的新一轮刺激计划正在酝酿中,预计将在7月底或者8月初获得通过。
“我们相信我们正处于经济史上最大的眼镜蛇效应的早期阶段,”著名经济学家博客《熊陷阱报告》(the bear traps report)的作者麦克唐纳在最近发表的文中写到:“当大规模货币和大规模财政刺激(全球超过15万亿美元)结合起来拯救经济免于通缩导致的萧条时,它们将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崩溃。”
他接着说,如果政府知道这样的崩溃即将来临,并决定改变其政策的进程,那么通缩导致的萧条将接踵而至——而如果当权者根本没有干预,后果将更为严重。
在胜研眼中,眼镜蛇,似乎不仅仅是财政刺激,更重要的是经济救济计划。
经营端
比如美国的灾难贷款(Economic Injury Disaster Loans)。其本质上这是一个利率比较低的商业贷款,通过银行进行放贷,小型企业的利率为3.75%,私人非营利组织的利率为2.75%。
申请人最高可以获得200万美元的灾难贷款,贷款可以用于支付固定债务,工资单,应付帐款和其他因灾难的影响而无法支付的账单,这个贷款期限最高可达30年。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长达30年的贷款,基本上就等于免费奉送了。
也就是说,企业不需要经营就可以获得这笔钱,远比经营活动更加轻松。
薪酬保障计划(PPP)用来维持员工工资,简单来说就是美国政府希望公司尽量不要开除员工,因此向公司提供资金向员工发工资。
这两项政策,目的肯定是企图稳定中小企业经营的延续性,同时减少失业。
问题在于,美国中小企业以服务业居多,没有必要延续经营,因为疫情之下完全没有生意可做,并不像中国的中小企业以生产性经营为主,需要维护上下游供应链贯通。
躺赢,对于美国服务型中小企业来说,没有什么拿着灾难贷款,让政府PPP发员工工资,同时把员工放假在家更好的经营方式了。
消费端
美国对2560万人发每周600美元失业救济金,让美国二季度消费数据没有那么难看,甚至股市,因此获益。
特别是4月以来,因为特别失业救济金的存在,导致房贷得以保持健康,居家消费得以增长。
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宅家消费,在二季度得到巨大增长。
美国消费信心指数对比美国零售增速
美国的零售数据也支持这个逻辑,5月在救济资金到位的情况下,零售开始强劲反弹,但是到了6月,反弹速度开始放缓。
而消费信心指数,在5月并没有任何反弹现象。
躺着拿钱,当然也可以刺激消费,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躺着比上班挣得多,何必再上班?
第一条反噬眼镜蛇就是救济法案的每周600美元。
由于疫情如今已在至少40个州持续反弹,各地被迫搁置经济重启计划,而联邦政府却因为财政悬崖,可能不得不掐断这600美元的救济,这项法案下周到期。
当然,是否掐断救济,还不明确,但是最重要的核心在于:
经济政策被选情绑架!
美国当下正处于选情最关键时刻,任何一方都为争取选票而不惜一切代价。
那么联邦的钱,讨好选民,当然是一项最容易的决策。
因此,特朗普政府不出意外,会加强刺激计划,而两院也没有理由对庞大的刺激计划说“不”!
因为,无论是中小企业主,还是拿救济金的失业者,驴、象两党这时候都不会去得罪!
这才是美国最大的“眼镜蛇”!
最终咬到谁?
欧盟?
北京时间周二(7月21日),欧盟各国终于达成共识,通过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财政援助计划,整体金额高达1.82万亿欧元(2.1万亿美金),包括高达7500亿欧元的“疫后重建基金”,以及在未来七年拨款约1万亿欧元的预算案。
这毫无疑问,加大了眼镜蛇的毒性!
但是,要知道,欧洲自从在08次贷危机后,多年没有走出危机,甚至成为美国上一轮宽松政策镰刀下的韭菜,12年开始逐步引爆欧债危机。
这一次的欧洲救济政策,确实和以往不一样,堵住了很多漏洞。
第一、面向未来
复苏基金1/3用于摆脱能源依赖,发展绿色能源,这一点和以往救济政策很不一样。
这很明显是发展非美经济领域的防御性措施,摆脱对美国能源依赖,从而进一步摆脱美元压力。
第二、约束机制
四天四夜的争吵,得到的约束机制非常有效,可以防范欧猪的再次犯病。
如果,有一些得到救济的国家,并未如欧盟所期待的那样改善财政,那么约束政策就会快刀斩乱麻,掐断对其援助,断臂自保。
第三、返还政策
这是针对经济保守国家而言的。如果付出真金白银支持整个欧盟复苏的国家,如果在财政上确实持续保持优秀,得到欧盟肯定,那么将返还部分复苏基金。
这些安排,让疫情下的欧盟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财权,标志着欧盟国家财政一体化将空前深入。
因此,胜研认为,眼镜蛇再次咬到欧盟有点难度。
东盟?
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让所有东南亚国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从中美贸易战开始,东盟就成为了中国的第一贸易伙伴,这次疫情下经济刺激也相当保守。
RCEP,才是东南亚的救星,生产贸易才是东南亚的生存之道,这点不用人教了。
当然,完全没有铸币权的东南亚,很难完全逃脱美元的收割。
南美
已经割无可割!
巴西一片糜烂,阿根廷已经打定主意要违约。
如果阿根廷带头违约,不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合作,那么阿根廷比索贬值多少倍都对美元没有意义。
因为,衡量阿根廷经济的标尺变成生产多少吨肉,多少吨玉米大豆,而不是多少美元。
有产,必有人买,比如中国,一定不会错过这个廉价的农产品来源国。
阿根廷的示范效应,非常有意思,是否有其他国家跟随?
就此躺倒、约,以脱离美元体系来威胁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如何?
阿根廷女普京,克里斯蒂娜,对此经验十足。
《女普京回归--- 用手术刀去解剖阿根廷危机!》一文中,已经预见了这种情况的可能。
中国
踢到铁板!
中国应对美国挑衅的方式基本上是绵里藏针。第一是防御,第二是防御,第三还是防御。
对内大循环,对外双循环,这是理想状态。
退而求其次,是对内大循环,对外非美循环。
实在最后没办法,只能内部大循环。
现在,似乎第一种情况,稍稍打了点折扣。
中国还在买美国的农产品和天然气,美国还在买中国的口罩和各种产品,各自不可或缺。
连第一阶段协议,都还斗而不破,远未到第二种非美大循环的地步。
美国不会善罢甘休
找不到伤害转移对象,美国绝不会收手,这是胜研的判断。
出了对内选情倒闭经济政策,美国必然四处出击寻找世界经济体系的漏洞来转移伤害。
1987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引发美国警觉,因向苏联提供精密机床,日本东芝遭到美国大举制裁。
‘众所周知,核心原因是日本的精密加工业超越了美国制造,严重损害了美国制造业体系。
2013年法国阿尔斯通总裁皮耶鲁被诱捕,而背景是欧元区成立后,欧盟一体化市场发展迅速,阿尔斯通成为超越美国企业的世界第一轨交,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巨头,严重挑战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2019年,当世界通讯巨头仅剩下诺基亚,爱立信,华为,中兴时,美国企业已经消失不见。
这时候美国的手段相当老套,企图入股诺基亚,爱立信,同时全方位打击华为中兴。
2020年的今天,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宣布落伍,台积电一家独大,这个故事会如何发展呢?
未来三年里,应该会看到变化!
这些都是标志性事件,而背后都是美国转移自身产业衰退伤害的手段之一。
点击“在看”,然后点“写下您的看法”进行留言,和朋友们一起交流看法。
往期精选
||白宫连发四弹,有求中国却又在休斯顿破门,不怕死的美国人?
||外交对等,反将一军!
||欧洲泄洪, 美国再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