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状元在过去那可是当真了不得的人物,不仅需要出类拔萃的才华,而且还要具备极好的运气,两者缺一便万万不可。
要知道,整个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下,有据可考的状元也不过诞生了600多位,当真是“稀世珍品”、非祖坟上冒青烟不可得。
但很有意思的是,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具有真才实干的人虽然科举出身很多,但状元出身者寥寥无几。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状元之才”并一定就是治国理政的能手,这或许是对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状元或许在仕途上作为不大,但具有真才实学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状元的才华如何?或许从他们留下的书法笔迹就能略知一二!手写字让人汗颜,犹如印刷体。
“最后一位状元”
说到我国的科举制度,自从隋朝开始废除“门阀”“举荐”制,兴起科举,到唐朝就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制度,此后历朝历代无一不是靠着“科举”制度网罗天下英才。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著名的话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可谓将这种帝王心态阐述的淋漓尽致。
而通过科举制度,不仅为国家发掘出了大量能人志士。
更为重要的是,打通了下层通往上层统治阶级的道路,对于社会稳定,以及政权统治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否则,很难想象,一个社会阶层固化,底层饱学之士得不到出路,上层不学无术之人把持朝政的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所以,“科举”这项制度对于我国历代政权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因而也是最被统治者看重的,孰不知,在过去,任何朝代中,科举“舞弊”都是杀头掉脑袋的重罪。
因而围绕着“科举”制度萌生了一套极为“严格”的选拔制度。
在这套制度下,可以这么说,但凡出身科举出身的人,无一不是具有真才实学的饱学人士,越往上走,越是如此!
可能也有人说,既然如此,在影视剧中,不是出现了很多的科场舞弊,甚至很多权贵子弟都是靠着金钱“贿赂”,从而取得功名利禄?
只能说,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但真正成功的恐怕整个历史上都寥寥无几......
先不说,古代有着明面上的“捐官”制度,仅仅那套严密苛刻的科场流程,以及极为严重的舞弊下场,就知道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有多低!
在这套制度下,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是“饱学之士”,而状元无疑是最顶尖的存在,堪称“人中龙凤”。
就拿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来说,我们仅仅从他的殿试考卷字迹来看,就知道他的才华有多么出众。
“馆阁体书法的流行”
状元在过去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加上历史久远,朝代更替,能够留存下来的书法真迹本就少见,而留存的“状元及第”的真实考卷就更是罕见了。
所幸的是,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殿试真迹就留存了下来。
通过此我们可以看出刘春霖的书法是多么出众,饱满、乌黑、端庄,堪比“印刷体”的小楷字体,仅仅是这手书法字迹就让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
但凡任何一个看过的人,想必都会不自觉为之惊叹,并钦佩不愧为“状元”之才。
不要说在现如今多如牛毛的各类“书法家”,就是放到过去以“毛笔字”为常规书写的年代,这种字迹都是一等一的上品。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算不得什么,在过去任何一个读书人都可以写得这么好,无非是现如今的人们早已不习惯使用毛笔书写而已。
如果是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拿历史上不远时代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名人洪秀全来说,洪秀全之所以创建“太平天国”,发起农民起义,归根到底是早年间走科举之路屡屡“落榜”的结果。
很多人觉得这等人物肯定是被腐朽官场庸才们给埋没了,其实如果你看过洪秀全那一手“歪歪扭扭”的笔迹,你就知道他如果能够“榜上有名”,那才真是官场腐朽没治了。
所以,这么一对比,你就知道,能够跻身状元绝非是一般人可比的,更不是洪秀全这种不学无术的混子所能相提并论的。
可能很多人很纳闷,古代科举制度为了杜绝舞弊现象,广泛采用“匿名、誊抄”等手段,那么字写得好不好,跟能不能上榜有什么关系?
真实情况是,虽然过去科举阅卷都是誊抄出来的“朱卷”(专人用红笔抄写),但如果被录取,也还是要看一看“黑卷”(也就是考生原考卷)的书法程度。
否则,整一手“龙飞凤舞”的书法,将来当官办起公文来,谁能看得懂?万一送到皇上那里,又成何体统?
所以说,过去社会公文书法一般都讲究字迹端正、清晰、乌黑工整,也就是所谓流行的“馆阁体”行文,显然,刘春霖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而能不能上榜,自然与考生的书法水平是有着极大关系的。
更何况,一路过关斩将到了殿试那一关,就不再实施“誊抄”制度了,而是由皇帝亲自审阅考生原文,那么如此一来,书写水平如何自然影响极大。
传闻刘春霖能够当上状元,跟自身的名字也有很大关系,因为当时的主政者慈禧老佛爷跟光绪珍妃有间隙,而本来应该排第一的广东考生名字带有“珍”字,犯了慈禧的忌讳。
其实,姑且不论传闻真假,有句俗话说得好,“武无第一,文无第二”。
加上主观评阅本身由当权者来决定,自然会挑选那些符合自己“心意”的,出现上述情况也在正常情理之中。
但不论如何,能够当上“状元”,必定是出类拔萃、万中无一的存在,比如,再怎么轮也轮不到诸如洪秀全之流。
可能很多人认为即使书法写的再好,书读的比别人再强又有何用,到头来还不是之乎者也,治国理政一窍不通的酒囊饭袋之徒。
非也。
这是对古代科举制度的极大误解,当权者可能借用“四书五经”来禁锢读书人的思想,但从科举中杀出来的读书人,那一个不是聪明透顶,才能非凡之人?
假以时日,历练一番,如何能比普通人要做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