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2000年,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风靡大江南北。
而“纪晓岚”这个名字,也被大家牢牢地记住了。在剧中,纪晓岚每每与和珅斗智斗勇,总是能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尽管历史上的纪晓岚,并没有剧中一般夸张的身份地位。但是,其才华却不比在剧中的少。
作为一个文臣,纪晓岚的著作,对于后世存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而时至今日,民间依然流传着,许多关于纪晓岚的名人轶事。
这其中便有,其随口对出千古绝对:“鼠无大小皆称老”的小故事。
纪晓岚其人
尽管大家总是习惯叫纪晓岚,但事实上,“晓岚”只是他的字,其本名为纪昀。
某种程度而言,纪晓岚可以称得上是名门之后。毕竟,其父亲是“为政有贤声”的纪容舒。
但是,纪晓岚此人与其严谨的家风不同,是一个生性诙谐之人。
在《国朝汉学师承记》中,江藩曾点评,纪晓岚其人胸怀坦荡,且生性诙谐。
而在许多有关纪晓岚的评语中,无论是好评还是恶评,“诙谐”这一点都是一定会出现的。
只是,尽管生性诙谐,纪晓岚却是一身的文人傲骨,说得直白些,便是有些自负、自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其20岁时第一次参加科试,便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却直到30岁的时候,才勉勉强强以正科会试第22名的成绩,正式走上了仕途。
与其相对坎坷的入仕之路不同,纪晓岚的情感生活可谓十分丰富。
其正室夫人,是17岁时迎娶的临县年长自己3岁的马氏。而后,纪晓岚又先后纳妾6房,生活得倒也热闹。
据清朝第三代礼亲王所编撰的《啸亭杂录》中。对于纪晓岚有着:“公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的评价。
同样,由采蘅子所著的《虫鸣漫录》中,对纪晓岚也有评价。并且,其中同样提到了纪晓岚“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这一饮食习惯。
由此可见,传言中纪晓岚“贪 .色”、爱吃肉这些爱好,是有着一定依据的。
但是,由于古代并未奉行“一夫一妻制”,因此这并没有对纪晓岚的仕途造成影响。
相反的,在纷乱的朝堂上,当一个人有了一个众人皆知,却又不触及原则底线的问题时,反倒可以保护自己,免于在其他方面遭受攻击。
文臣难做
“实不过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这句话是《清代外史》中所记录的,乾隆皇帝在气急之时,随口训斥纪晓岚的话语。
对于一个文人大臣而言,被皇帝比作以歌舞音乐,甚至是杂技取悦于人的“倡优”。这无疑是一种极其深入骨髓的羞辱。
然而,乾隆之所以如此恶语相向,不过是因为纪晓岚在伴驾南巡之时,开口奏请其不要过于劳民伤财罢了。
在这句话之前,乾隆还曾说过一句:“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也就是说,乾隆对于纪晓岚的才学还是认可的。
比起乾隆而言,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甚至会更好上一些。
尽管二人在政见上多有不同,不过,由于二人并不会产生实际的利益冲突,因此并没有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当然,只是个御用文人的纪晓岚,在朝堂世故和协理国事的问题上,的确也是无法与和珅比拟的。
而若说到与纪晓岚关系最好的官员,大概就是刘墉了。作为刘统勋之子,刘墉的身份地位显然高于纪晓岚。
但是,由于纪晓岚是刘统勋的门生,因而二者关系较其他人要密切一些。
而刘墉同纪晓岚一样,是为数不多,不与和珅结党营私的几个大臣之一。
因此,在乾隆下令纂修《四库全书》时,刘墉第一时间举荐了纪晓岚做总纂官。但是,对于纪晓岚而言,这份殊荣却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众所周知,为了达到文化专制的目的,乾隆时期的“字狱”是整个清朝最甚的时候。
而《四库全书》的纂修期间,林林总总共发生了50多起“字狱案”。
因此,参与纂修《四库全书》的文臣们。除去纪晓岚之外,全部都在如此风声鹤唳的情况下,或是被牵连罚没家产,或是由于惊惧而身亡。
就连纪晓岚也数次深陷泥潭,尽管最后都是有惊无险,但却是靠其多次“花钱买平安”,才勉强保了性命与官职。
不过,饶是如此,纪晓岚的为官生涯当中,也还是有着许多“高光时刻”的。而关于纪晓岚的名人轶事,也着实不少。
巧对下联得称赞
虽然,乾隆在思想统治和文化统治上,几乎到了一个极端的地步,但其本人似乎极有“雅兴”。
不同于其父亲雍正的勤政节俭,乾隆在任期间曾先后六次下江南。
虽然打着体察民生民情的旗号,但却无法掩盖其劳民伤财,收获小于付出的真相。
据说,一次乾隆一时兴起带着纪晓岚一同微服出巡。但是,天子离京这样的事情,又如何真的能够掩人耳目呢?
消息灵通的官员,不仅知道乾隆要下江南,就连同行的纪晓岚都一清二楚。
尽管许多地方官员,与京官纪晓岚并不会有过多的交集。但是,纪晓岚总是喜欢以诙谐的口吻调侃人,又被传颇具才学,自然使得有些人想要与之切磋一番。
于是,在乾隆与纪晓岚到达当地后,知县早已摆好了宴席等着款待众人。但是,这饭吃得并不安稳,毕竟,有天子在上,谁也不敢逾矩。
不过,等到众人酒足饭饱之后,知县终于找了个机会,声称自己有问题想要向纪晓岚请教。前文便有提到过,乾隆虽认可其才能,但对其始终藏着一丝对待“倡优”的态度。
因此,乾隆非但没有阻止知县向纪晓岚发问,反而还很支持知县,想看看纪晓岚究竟能不能解出难题来。
只听得那知县悠悠说出:“鼠无大小皆称老。”巧妙地以老鼠的名字做上联。
此前并没有人能对出这个上联,众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等着看纪晓岚出丑。谁曾想,纪晓岚只是略微思索。
在看到知县家的鹦鹉时,当即对出了:“鹦鹉雌雄都叫哥。”
知县用了“老鼠”二字做文章,纪晓岚便用“鹦哥”二字做下联,着实巧妙。
就这样,纪晓岚非但没有被这刁钻的上联所为难,反倒还迎来阵阵称赞。
结语
历史上的文人雅士众多,而他们能够流芳百世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只会舞文弄墨。
比起“对对子”、写文章之类的事情,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们的铮铮铁骨。
虽然纪晓岚在历史上的评价好坏参半,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纪晓岚却能始终保持自我,不结党营私,敢于忠义直言。
而这些,才是其真正值得钦佩、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