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说出来可别不信,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俗语说:秀才人情纸半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时的秀才多数是穷人,若是因为必要的人际交往去送礼,他们往往是没钱买东西的,这个时候就只能裁纸写信。
放在当代,亲手写信,是走心真诚的表现,毕竟在网络时代,大家都用手机沟通,已经很少有人能安下心来写信表达情谊了。
但是在古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除了当面交谈,写信是唯一的沟通交流方式,人人都可写信,如此便显得以信做礼,太过廉价,也上不得台面。

在古人眼中,秀才算不得什么功名,也没什么前途,《武林外传》中的“吕轻侯”,考上了秀才依然在客栈里当账房,一个月工钱不过2钱银子。
因此,总有人调侃他是“穷秀才”“酸秀才”,那一个月2钱银子的工钱,放在当代,不过才700多块,只能维持温饱,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

那么秀才在古时究竟算是个什么功名,为何如此让人看不起?在状元之后,秀才排在第几位?以现如今的本科硕士等学位来做对比,秀才又算是个什么学历呢?
其实秀才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没用,千万不要被影视剧中的剧情误导了!
难以跨越的阶层
科举制是在隋朝时期才开始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在隋唐之前的各个朝代,人才的选拔都是有阶级划分的。

简单来说,就是没钱没权的穷人,即便再有才,也没有渠道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譬如贵族世袭制,都是由直系血亲来承袭的。
君王在去世后,会将帝位传给自己最优秀的儿子,诸侯在去世后,会由兄弟亦或是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王位。
一直沿用世袭制的话,就会形成很明显的阶级划分,平民是永远没有办法登上高位施展才华的。

秦朝之后的汉朝,开始实行察举制,即是各地长官可以随时考察并推荐人才给上级,如果被推荐的这个人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便会被授以官职。
察举制的实行看起来给了那些出身贫寒的孩子改变命运的希望,但实际上能以此逆天改命的寒门子弟并不多。

因为长官推荐的人才是根据个人标准来评判的,万一这个长官是个见钱眼开的贪官,有人给他塞了一大笔钱,希望能以此求得人才推荐的机会,那么寒门子弟还能有机会吗?
寒门子弟没钱贿赂长官,也不屑于此等小人行径,但是大多富贵出身的少爷为了谋求一个前程,都会以钱财买通长官。
如此来看,察举制也算不得是个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有钱人可以花钱走后门,穷人依旧只能感叹时运不济。

真正算得上是公平的选拔制度,还是科举制。
在隋朝时期,科举制才被广泛应用,且在这之后的唐朝与清朝,也一直在沿用此制度。
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不限身份地位,只要你有这个才能,哪怕是身无分文的穷乞丐也可以参选。
不过,此制度虽然没有身份的限制,但考核评判却十分严苛,要先乡试,再省试,最后还要参加殿试。

殿试就是评出一二三名的中级考试,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然而能进入殿试的,那都是人才中的人才,属龙凤之辈,不知有多少人在乡试这一关便被pass了。
乡试又称“秋闱”,是地方官在8月于当地举办的科举考试,这场考试一般三年举办一次。

能参加的乡试的人,必须先考上秀才,如此才有资格报名,也就是说《武林外传》中的“吕轻侯”是有资格参加乡试的。
不过,乡试也并不好过,只有中试了之后才能参加之后的省试。
乡试中试的人被称为“举人”,成为举人之后就有了可以做官的资本了。
简单来说,想要做官走仕途,就必须通过乡试,否则是没有机会的,“吕轻侯”一直以来都是个秀才,所以他是没有被朝廷授以官职的条件的。

当然了,并不是每一个中试的举人都有机会当官,因为可供给举人这个水平的官职就那么多,必须得有人退位,才能有人补位。
所以大部分中了举的考生都会参加省试再往上考,毕竟爬得越高,往后能被朝廷授予的官职便更大。

如果说举人是做官的最低标准,那么比举人还低一级的秀才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
其实并不是的。
想要成为秀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秀才的本事
我们看《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便可知,他能熟读四书五经,能把大宋朝的法律倒背如流。
在日常生活中,“吕秀才”也是出口成章,措词造句皆是成语,甚至还会上几句洋文。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仅这四本书的字数便多达17万字。
能将17万字熟记于心的人,那能是寻常人吗?想来我们在高中时期背诵几篇唐诗宋词已是十分困难,更别说17万字的内容。

由此可见,秀才也是能力非寻常人能比的才子,只不过因为是科举考试中最低的级别,所以才会被人瞧不起。
而且秀才也并不都是没钱的穷酸人,根据古时书院先生的应聘要求,以秀才的才学水准,完全可以去书院教书。
当个教书先生虽然比不上做官赚得多,但也不至于过得太寒酸。

所以,无论是以学识还是生活水平来看,用又穷又酸来形容秀才,未免有些偏颇了。
《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完全可以去书院中当个教书先生,总比在客栈当个账房要强得多。
古时的教书先生等同于如今的教师,除了幼儿园的幼师,中小学的教师基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由此可见,古时的秀才放在当代也算得上是本科学历了。
结语
如果按照秀才等同于本科学历来算的话,那举人就是研究生,举人再往上就是硕士,那状元探花便等同于博士后。
不过古时的科举考试基本是三年举办一次,现代我们的高考是每年都有,如此来看,古时考试要更为严苛,因为每三年才能评出一个状元。

如今的高考在形式与性质上不同于科举制,但其实主要目的是一致的,一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二是个人谋求个更好的前途。
所以说,如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古代的影子,如果没有古时科举制的实行,也许也不会有如今的高考。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