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手握80万大军,当听到“无条件投降”后,冷冷说了4个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战争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家破人亡,骨肉分离,精神上的痛苦,绝望,痛苦编成了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人们的穹顶之上。
这张黑色的网蒙蔽了胜利者的眼睛,更蒙蔽了他们黑色的心。

我们的民族经历了14年的艰苦抗战才迫使日本天皇向我国投降。但是当时手握重兵的日本将领岗村宁次怎么也不会相信,堂堂的大日本帝国会向一个如此贫瘠的国家发出投降。
是什么让当时手握80万大军冈村宁次,听到“无条件投降”后,却冷冷说了四个字?到底是哪四个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甲级战犯岗村宁次在收到这跨洋电报的时候都被吓了一跳,他不理解为什么天皇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他只是冷冷的说了四个字。

他想违背日本天皇的意愿,背水一战,他当时认为自己手握80万的兵力,面对一个如同蝼蚁一般东躲西藏打游击战的国家完全有与之一战的可能。
他能这样想完全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他出生在一个没落武士家庭,在当时日本如果孕妇的肚子开始隆起就有用白布束腰的习惯,这一举动会限制胎儿的生长。

并且他母亲生他的时候他还不足月是个早产儿,生下来就很瘦弱,夫妇俩对于这个孩子格外关照。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规定了作息时间和学习要求。
而后就进入陆军幼年学校,并且顺利的毕业,带着青年人独有的豪放和热情,一再请缨要为天皇陛下建立功勋证明自己的价值,首次参加了真正的战役。

而后他也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也在北京做起了顾问,在当时做顾问期间他就多次为日本军队摇旗呐喊,为其在国际上争取利益。同样也认识到陆战的优势。
而后续的工作让他彻底的认为脚下这片土地更应该属于他们,属于大日本皇军。他开始潜心钻研中国的文化,上至天文历史,下至民俗神话。而后妥妥的成为了一个“中国通”。
他一步步的了解中国,看出了这个民族的薄弱之处,了解了这个国家的问题所在,这些常年累月积攒下来的经验为以后他成为我们强劲对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细致周密沉稳老练
九一八事变之后,岗村宁次作为日本天皇的秘密武器犹如一把毒刃直插华夏大地,他的想法就像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让日军以中国为突破口称霸全世界。

一个如弹丸之的小国,却有着何等的狼子野心。
岗村宁次高举着发展陆军的大旗,受到日军重用,进军东北,成功撕开一个口子随时准备后续的侵略活动。
在早期的抗战活动中,岗村宁次虽然和国内其他日军将领的作战思想有十分大的出入,他凭借着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甚至穿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去体验生活。

历史上记载的那个骇人听闻的“三光政策”就出自岗村宁次之手。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政策造成至少270万百姓失去生命。是两百多万鲜活的生命啊!
他不仅熟知中国文化也了解中国的现状和军队。他知道国共两党很少交流军事情报,合作也不积极,而且还知道八路军也只能做一些普通侦察,不了解远处的情况。
他秘密调集远方的部队,连夜奔袭,在天亮发起攻击。打八路军一个措手不及,再把隔岸观火的部队一网打尽。他每次进攻都经过缜密的计划,不做无准备之事。

岗村宁次还十分善于学习,八路军搞游击,他也搞游击。八路军夜间活动,他也安排夜间偷袭。八路军便衣行动,他也搞便衣侦察。八路军利用百姓传送情报,他也培训密探。
他的这一系列阴险狡诈的操作,让华北地区的抗战在前后一年的时间进入了低谷时期。也成了抗日战争较为困难的一个阶段。他同样也成为让领导人头疼的存在。
跌宕起伏无奈接受
立志要为天皇陛下做出贡献的岗村宁次在收到投降消息的那一刻是崩溃的。他不理解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甚至还想在拼搏一次。
是他还没有认清当下的局势,美军向日本投放的两颗核武器已经给强撑着的日本来了致命一击。日本野心勃勃想要征服世界,战线拉的太长以至于最后无暇顾及。

当岗村宁次看清楚现实之后也无奈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却被无罪释放了。他一项小心谨慎的性格,让他销毁了大量罪证,而后国内内战四起,他趁乱溜之大吉。
他盘算着宏图大业,着眼未来,却没有看清当前局势,在已经被偷家的情况之下,还依旧想着奋起反抗,没有坚实后盾的支持在尖锐的矛也会有顿的那一天。
并且他作为一个侵略者,强盗一般的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依旧想着在抢走点什么。这明显就是自我认知不足还有对对手的轻视。
盲目的自信并不能带来力量,简单的四个字“继续作战”!

可能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但是更多的是对于实际情况的盲目乐观。把问题想的既简单又乐观。
人活在世上,可能不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幸福、辉煌、富有的活着。人的理想,可能也不会像预计那样全都完美的实现。
做人做事更要活在当下,着眼于当前。很多东西得不到就不要硬是更他较劲,做一些无谓的挣扎。坦然接受也行更好。

认清现实,老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无端的贪婪勾起征服的欲望,确实在初期获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看着家园被占领同胞被侵害而袖手旁观的。
结局是注定的,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着眼当下认清现实,接受该接受的,丢弃该丢弃的。
岗村宁次虽然被迫接受,可这不是他最好的选择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