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日本之前,我做了很多功课,但等真正到了日本,才知道很多和想象中有天壤之别!
1、礼貌。比如说问路,十个人中有6个会直接你带到目的地,当然不是绝对的,只是大概率会这样。
我问过很多次路,有时不带,但特别客气。
①、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在茨城县,碰到过一位大爷给我指完路,竟然还给我鞠躬!搞得他好像在拜托我似的……
②、在大街上还能遇到这样的场景,两个日本人擦肩而过碰到了,都会停下来,然后互相弯腰鞠躬和道歉。
③、电车上一般都很安静,手机音乐视频音量没有外放,相互之间也没有说话,有部分人捧着纸质书,或拿着报纸在阅读。
就算是接到电话,也会明显压低嗓子说话,甚者有的铃声响了,默默移步到角落,一边鞠躬,一边掩着嘴最低声告诉对方,现在在电车上,等到了打给你,非常抱歉。
我当时感动不可思议,这是多爱鞠躬!电话那头又看不见啊!
当然也有吵闹的时侯,但往往不是当地人,而是一些欧美人,谈笑风生的声音蛮大的。
④、图书馆也是异常安静,哪怕是键盘打字的声响也不行,得去讨论区。
⑤、礼貌同时体现在日常中,比如在吃饭时要双手合作:“我开动了”;吃完饭要说我吃饱了,在外面则说多谢款待。
要出门:“我走了”;
下班放学回家:“我回了”(即使是家里没人)。
等等,诸如此类。
在日本待久了,你会发现这种礼貌并非来自内心,更像是一种规矩。
有意思的是遇到稍微大一点的风雪,或大雨等恶劣天气,电车必定停运。
这一点确实做得比我们完善,能让残疾人尽量过得上正常人的生活。比如在国内尽管也有盲道,可是往往规划不合理,或者被障碍物挡住了(共享单车、树木、柱子……)。
为什么我们有14亿人口,街上却很少见残疾人?
其实并是少的问题,而是无障碍设施落后,让残疾人感到没有安全保障,所以不愿意、不方便出门,在公共场所就少见到了。
②公交车都是从后门上车,然后下车时给钱、刷卡,从前门下车。这一点与我们相反,谈不上优劣之别,只是比较有意思。
③在人流量很少但车量多的道路上,人行道的红绿灯会一直显示红灯,方便车量畅行无阻,然后有行人要通过时,在灯杆按下按钮,没一会就变成绿灯了。
④日本的巡警通常不是开摩托,不是开汽车,而是骑自行车,那下雨也是吗?没错,穿上雨衣啊!说到自行车,不得不提在日本购买自行车时,竟然也要登记!
⑤去日本旅游的朋友,建议大家选择联票(区域联票或一日联票)能省下一笔钱。毕竟市内的交通,以及城际轨道挺贵的,比方说从大阪坐新干线到东京,花费将近20000日元!
相比之下,有一种联票仅七百日元,就能在一天内乘坐免费且无限次数的铁路和倒挂列车。
②、住宿的旧或坏家具和大个的家电,是没有地方给扔的,要给人家钱才能帮忙处理,花费至少得几千日元。
③、路上每隔不到百米就有自动贩卖机,里面还有热饮!0糖0卡的茶、饮料,以及0嘌呤的啤酒等。
④、每隔两百米就有便利店(在东京)。不单纯只卖零食烟酒饮料,还有一些非处方药,生活用品、衣服、杂质、文具、猫狗粮等,相当于一个小型超市!
除此,也能寄存快递,充值、缴水电费、房租、给网购付款等等。
4、饮食。日本的饮食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像一本精致却又薄的书!
食材新鲜有质量安全,餐具小巧玲珑是没假,可是翻来覆去就那些,刚去觉得好吃,不用两三个月就腻了,整天不知道吃啥,想念咱们大中华的多样化,有镬气的美食。
日本人在外面吃饭或者娱乐,习惯AA制。
关于日本饮食详解,感兴趣的可翻阅我上篇文章【为什么日本街上鲜见有胖子】。
5、穿着。日本人着装不算时尚,但收拾得细致整洁,包括面容上,少见那种油腻形象,给人感觉干净利落。
男白领习惯穿白衬衫黑西裤,肩背着方正的斜挎包。女的打扮偏向可爱型,很好区分。
日本的大学是没有学生宿舍的,得去外面自己租房,所以他租了个15平方的,月租1600。总体上生活过得算满意。
在日本读高中和大学时,有很多人都会去兼职(满16岁就合法),因为工资能自由分配。
写在最后
简而言之,在日本工作薪资高,但那种上下级观念严重,那种加班文化,故作努力的姿态,以及社会各种各样无形的“框架”,真是压抑。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薄,就算是彬彬有礼,也会感很疏远。
所以,我认为短期去日本旅游、留学、工作,还是挺不错的,但不适合长期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