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
7月16日晚,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拉开帷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应在2020年举办的本届世遗大会延期到今年。为保障会议顺利举行,本届大会采取线下加线上的办会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首次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作为本届大会中国唯一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将提交审议。
详情👉: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
2、国家文物局推介百项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
近日,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100项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天津博物馆“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也在此次展览推介之中。
详情👉:国家文物局推介百项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
3、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为发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的教育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自6月19日起,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以专场参观和组织观众参观的方式,组织各界人士参观。7月15日起,展览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暂定每天面向社会公众预约参观人数为3000人,馆方将根据情况适时增加参观人数。
详情👉: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4、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揭牌成立
7月12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共建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介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将研究我国丰厚的黄河文化资源,阐释华夏文明母亲河的影响力,提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内涵,以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擦亮中国文化名片。
详情👉: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揭牌成立
5、第七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初评结果揭晓
7月15日,由中国文物报社、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和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初评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各文博单位、行业组织、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共11人组成的初评评委会,根据推介活动章程和评选办法,对具备参评资格的项目申报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评议,以记名投票方式,遴选出20个入围终评项目。
详情👉:第七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初评结果揭晓
6、天博、天美和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延迟闭馆启动
为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推进文化惠民服务,激发城市活力,配合2021年天津“海河国际消费季”,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和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自2021年7月17日(周六)至2021年10月17日(周日)这一期间的每个周末,所有开放展厅实行延迟闭馆。
详情👉:天博、天美延迟闭馆启动
详情👉: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延迟闭馆公告
7、文物复原展示跨界京剧表演 马王堆复原动态展演9月将在湘博试运营
7月15日,马王堆复原动态展演《一念•辛追梦》信息通告会在湖南省博物馆召开。该展演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与湖南省博物馆共同打造,是双方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的积极探索,为湖南省财政厅2019年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目前,展演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计划从今年9月份开始在湖南省博物馆五楼多功能厅进行试运营。
详情👉:文物复原展示跨界京剧表演 马王堆复原动态展演9月将在湘博试运营
8、全球最大天文馆开放!
作为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于2021年7月17日正式开馆。展馆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主建筑以优美的螺旋形态模仿天体运行轨道,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球幕影院构成标志性的“三体”结构,共同诠释天体运行规律。
详情👉:全球最大天文馆今天开放!
9、北京大学与伊朗国家博物馆将在多方面深化合作
今年是中国与伊朗建交50周年,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伊友好关系,拓展与伊朗在文化交流领域的互利合作,北京大学与伊朗国家博物馆14日举行线上合作签约仪式,未来双方将在学术研究、文博培训、会议举办、联合展览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详情👉:北京大学与伊朗国家博物馆将在多方面深化合作
10、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真迹展在京启幕
7月17日,作为第十五届中法文化之春重点文化艺术项目 “从库尔贝、柯罗到印象派——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真迹展”1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启幕,包含莫奈和莫里索等法国印象派艺术家、法国现实主义代表艺术家库尔贝、法国巴比松画派画家柯罗等的作品。
详情👉: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真迹展在京启幕
扫码关注
掌握更多文博资讯
信息来源:新华网 中国新闻网 国家文物局官网 弘博网 文博圈等
编辑:媒体中心 孙连裕 贾曼
监制:党委副书记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