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剪”报 | 一周大事都知道





1、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
10月18日上午,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并进行《中国出土彩陶全集》《中国考古学百年史》《三门峡庙底沟》考古报告新书展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推介活动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等100项考古发现入选。
详情👉: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
2、文旅部紧急通知!博物馆要合理限流,严抓疫情防控!
10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不动摇,坚持现有的防控措施不放松,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把疫情控制住,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详情👉:北京文博丨文旅部紧急通知!博物馆要合理限流,严抓疫情防控!(baidu.com)
3、文物行业首个职业技能标准将推动文物修复向社会开放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共同颁布《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部署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标准》涉及13个职业方向、65个职业等级,主要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内容和权重表四个部分。《标准》将该职业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详情👉:文物行业首个职业技能标准将推动文物修复向社会开放
4、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名单公布
10月20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南京百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由文物修复、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博物馆等相关领域的15名专家组成终评委员会,经过材料审阅、项目汇报、专家询问、综合评议,实名投票遴选出“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和“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详情👉: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名单公布
5、世界旅游博物馆首次线上展览正式发布
10月20日,世界旅游博物馆首次推出的线上展览在北京正式发布。世界旅游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一个以旅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截至目前,博物馆共征集到藏品411件(套),包括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26个国家的旅游相关文物与藏品,以及覆盖中文、英文、日文、法文等8种语言的历史文献资料,藏品的年代分布从1820年跨越至2020年。
详情👉:世界旅游博物馆首次线上展览正式发布
6、近100家博物馆将参加 天猫双11迎“文物复新”潮
以文创产品实现“文物复新”成为博物馆的新潮流。双11前夕,河南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集中入驻天猫,并为天猫双11推出限定款新品。这是继三星堆之后,博物馆组团入驻天猫。据悉,今年将有近100家博物馆参加天猫双11,为历年之最。
详情👉:近100家博物馆将参加 天猫双11迎“文物复新”潮
7、49件被盗于西汉贵族墓的文物移交山东博物馆收藏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公安局10月21日向山东博物馆移交49件(套)被盗于西汉早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文物,包括国家一级文物2件(套)、二级文物9件(套)、三级文物24件(套)、一般文物14件(套),填补了山东省馆藏文物的空白。这批文物的年代集中在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包括青铜器、漆器两类,规格较高,保存较好,为2019年嘉祥县公安局在“黄某等人倒卖文物案”中查缴。
详情👉:49件被盗于西汉贵族墓的文物移交山东博物馆收藏
8、山东潍坊要建“博物馆之城”
10月18日,山东潍坊全市文物工作会议介绍,2016年以来,潍坊全市争取上级无偿补助资金2.58亿元,完成了102个文保单位修缮保护和48个考古勘探及发掘项目。到2025年,潍坊全市博物馆将增至100家以上,建成“博物馆之城”。
详情👉:山东潍坊要建“博物馆之城”
9、南阳成立张仲景博物院
近日,南阳市委编办下发文件,将南阳市医圣祠(张仲景博物馆)更名为张仲景博物院,机构规格由正科级提升为正处级,属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由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代管。据悉,此举有利于推进医圣祠文化园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医圣故里仲景文化优势,推进打造集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医文旅综合体。
详情👉:南阳成立张仲景博物院

扫码关注
掌握更多文博资讯 
信息来源:新华网  国家文物局官网 中国博物馆协会官网 弘博网 文博圈等
编辑:媒体中心   李晶
监制:党委副书记  张玲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