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剪”报 | 一周大事都知道





1、《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全文公布
11月8日,《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全文公布。《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是第一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十四五”期间,要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全面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全面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规划设置了6类21个指标,明确了10方面重点任务,设置了10个专栏48项重点工程项目。
详情👉:“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全文公布 _光明网 (gmw.cn)
2、《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
11月4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全书包括总报告、专题篇、案例篇、国际借鉴篇、博物馆大事记、附录六个部分。总报告力求在广泛收集整合博物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总体回顾,从宏观层面指出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外发展经验,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详情👉: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 - 文化体制 - 中国改革网 (chinareform.net)
3、2022年北京博物馆通票发行 覆盖123家博物馆景点
11月10日,《2022年北京博物馆通票》正式首发。通票共收集了历史、科技、红色教育、艺术、名人故居、文化场馆旅游景点共6大类,汇集了北京市123家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景点,参加馆点绝大多数提供了两人次免费或者优惠折扣,为广大市民全面感受北京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详情👉:2022年北京博物馆通票发行 覆盖123家博物馆景点 _光明网 (gmw.cn)
4、首个声音博物馆来了
屋顶花园里有鸽哨基地,每天都有鸽哨表演;室内的声音博物馆,可以听老北京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语言和音乐的声音,了解声音原理等;占据两层楼的声音游戏空间让孩子们能在游戏中培养艺术感觉……2022年5月,声音艺术博物馆将在通州区宋庄开馆,这将是全国第一个有关声音艺术的博物馆。
详情👉:首个声音博物馆来了
5、香港M+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冀推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于11月12日正式开幕,并开放予公众参观。该馆设有33个展厅,展览空间约1.7万平方米,规模与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相若,亦是香港最大的博物馆。与香港其他博物馆相比,M+除了旨在提升香港市民文化艺术欣赏的能力外,更希望与世界顶尖的博物馆建立对话与合作,发展成为跨领域、跨文化的博物馆。
详情👉:香港M+博物馆今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冀推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hongbowang.net)
6、国内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即将开放!
南京城墙博物馆位于南京中华门瓮城附近,目前该馆已进入最关键的收尾阶段,博物馆总展览面积约8700平方米,将展示城墙在历史中的演变、见证的历史事件,以及近代以来的功能演变、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等,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
详情👉:国内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即将开放!
7、暴增400%成天猫“双11”黑马之一 博物馆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
今年“双11”首日,截至当天上午10点,天猫“双11”开售首日博物馆文创产品迎来爆发,同比激增超400%,新文创成为天猫“双11”最大的黑马之一。如何让文物从高冷走向大众,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成为文博界的共同话题。活起来的文化遗产,也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详情👉:暴增400%成天猫“双11”黑马之一 博物馆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科技频道-和讯网 (hexun.com)
8、将艺术带进独居老人家中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推出城市公益计划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受馆内藏品启发,与城市餐车公益组织(Citymeals on Wheels)合作推出了一项新举措,旨在为纽约市的老年人带来兼具创造力和艺术性的活动。每月的“大都会艺术盒”里有四张艺术卡,卡上印有馆内常设展藏品的彩图,以及与艺术相关的问题和活动,鼓励老年人与城市餐车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在每周交流对话中共同探索及创造艺术。
详情👉:将艺术带进独居老人家中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推出城市公益计划 (hongbowang.net)

扫码关注
掌握更多文博资讯 
信息来源:光明网  和讯网 中国博物馆协会官网 弘博网 文博圈等
编辑:媒体中心   贾曼   李晶
监制:党委副书记   张玲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