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剪”报丨一周大事都知道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详情👉: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2、团一大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
日前,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旧址的团一大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纪念馆共展出80多份珍贵文物,成为广大青少年学好党史、学好党的青年运动史的好去处。
详情👉:团一大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
3、故宫博物馆携手兵器工业集团为文物三维数字化制定标准
近日,由故宫博物院牵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五洲设计院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技术主导共同编制的《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规范 器物》正式开始实施。文件结合器物类文物的特点与实际需求,从器物三维数字化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工作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成果制作、成果提交等方面作了规范,提出了各等级数据成果的具体技术指标及其量化评价方法,为文物三维数字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指导,将为文物保护数字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详情👉:故宫博物馆携手兵器工业集团为文物三维数字化制定标准
4、千年运河迎来世纪复苏
千年运河今朝迎来世纪复苏。4月28日,历经14天集中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此次集中补水持续至5月31日,为将来京杭大运河全年有水积累经验。在此次补水过程中,国家骨干水网——南水北调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线贯通只是京杭大运河生命复苏的第一步。未来,京杭大运河在防洪排涝、输水供水、内河航运、生态景观等方面的价值将更加凸显。
详情👉:千年运河迎来世纪复苏
5、八大山人印章实物首次被发现
日前,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1.5万余件(套)新增珍贵文物名录,其中包含两枚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印章实物——“雪衲”和“傳綮”。据悉,这两枚印章实物是目前被发现的仅有的八大山人印章实物。据介绍,两枚印章均为青田石材质,于2018年在奉新县耕香庵遗址中被发现。现经国家文物局委派专家组鉴定,“雪衲”“傳綮”印章为八大山人用印,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详情👉:八大山人印章实物首次被发现
6、宁夏最新发现!令人惊叹!
近日石嘴山市博物馆文博科研人员在石嘴山市境内贺兰山深处,又发现了30余幅以马和鹿图案为主的新岩画点。这是继干沟动物群岩画后,发现的又一处新的岩画点。岩画所在岩石平面呈不规则凹凸形状,分布区域长约80米,堪称岩画长廊。在新发现的30余幅岩画中,可辨识度高的以马和鹿图案为主,以群马、鹿等居多。
详情👉:宁夏最新发现!令人惊叹!
7、伦敦博物馆将闭馆四年
伦敦博物馆宣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闭馆,此举是为将博物馆搬迁至距现址不远的新馆做准备,博物馆为这一计划筹备已久。博物馆预计将于今年12月关闭,最早要到2025年才能重新开放。自20世纪70年代作为巴比肯再开发项目的一部分而首次建立以来,博物馆一直位于伦敦市伦敦墙一个标志性环岛的中间。但如今,它将搬到史密斯菲尔德的原肉类批发市场所在地,这一搬迁已经计划了一段时间。然而,如此长期的闭馆令一些人感到意外。
详情👉:伦敦博物馆将闭馆四年
8、卢浮宫前馆长被指控涉文物走私案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法国检方26日说,卢浮宫博物馆前馆长让-吕克·马蒂内在任期间牵涉文物走私案,目前受到合谋欺诈和洗钱罪名指控。马蒂内2013年至2021年担任卢浮宫馆长,现供职于法国外交部,主管国际文化遗产合作事务。卢浮宫和阿布扎比卢浮宫尚未就此置评。卢浮宫是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新冠疫情暴发前平均每年游客量约1000万人次,目前馆长是洛朗丝·德卡尔。
详情👉:卢浮宫前馆长被指控涉文物走私案

扫码关注
掌握更多文博资讯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弘博网等
编辑:媒体中心    崔婷
监制:党委副书记  张玲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