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象表明,中国企业正在全球的液化天然气 (LNG) 油轮市场占据更多份额 ,国内外船东纷纷向中国造船企业寻求这种特种船舶。尽管长期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的韩国船厂订单已满,但当全球越来越多的船东纷纷将订单转移到中国时,这说明,中国造船企业正在打破韩国垄断该市场的局面。
根据航运数据提供商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s Research)的数据,中国造船厂今年赢得了45艘液化天然气油轮订单,价值约98亿美元,约为2021年订单价值的5倍。这使得,截至11月底,中国造船厂的液化天然气油轮订单从21个增加到66个,占全球订单的21%,价值约600亿美元。
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进一步显示,在此之前,中国造船厂建造的液化天然气船只占全球现有 LNG 船的 9%。显然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的船厂正在迎来创纪录的液化天然气油轮订单。分析认为,原因包括:中国造船企业在技术领域不断突破的同时,全球能源进出口格局不断变迁。
从全球能源进出口格局上来看,一方面,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仅今年1月至8月,欧盟从俄进口的包括液化天然气在内的天然气总量减少了390亿立方米。同期,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量年化增长近80%。这就导致欧洲买家对液化天然气油轮订单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与此同时,随着G7(7国集团)制定并得到欧盟支持的俄罗斯石油每桶 60 美元的价格上限12月5日生效,欧盟还对俄原油的海运进口实施了禁运。根据价格上限,俄只有以每桶 60 美元或更低的价格出售原油,才能使用西方公司的出口服务、运输和保险。
而由于全球普遍最大的航运公司和保险公司都位于西欧和美国,因此上限的制定者认为这足以限制俄罗斯石油的出口和运输。然而,俄已再次重申表示不会向执行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售石油。与此同时,亚洲市场的主要买家们呈现无视西方对俄石油价格上限,继续采购俄能源的状态。例如,印度能源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对西方航运和保险服务的制裁不适用于印度,印度打算使用非西方服务将俄海运原油和液化天然气等商品运往印度。分析认为,这也包括相关的油轮设备等发生的变化。
此外,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全球能源供应链受到冲击,运输成本也飙升至创纪录水平。包括中国的天然气交易商和船队运营商在内的全球商家们纷纷确保航运的稳定性,这也促使全球范围内新的液化天然气油轮订单不断涌现。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显而易见的是,这也成为中国的船厂液化天然气油轮订单增加的另一层原因。
再比如,随着中国采购商对全球液化天然气订单更加多元化,相关油轮的需求也进一步旺盛。例如,11月下旬的消息表明,卡塔尔能源公司已经签署了一份为期 27 年的协议,向中国石化供应液化天然气(LNG),这是迄今为止时间周期最长的液化天然气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液化天然气。这就意味着,卡塔尔至少将连续27年向中国运送天然气,总量高达1.08亿吨。根据这一协议的总量来看,也推动了中国造船企业未来或迎来更多液化天然气油轮订单。
而最新的进展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能源领域的整体合作将进一步扩大,这包括原油,液化天然气的采购,加强油气开发、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合作等。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结算石油和天然气的进程也将提速。特别是上海期货市场的原油人民币期货自2018年开始国际交易以来,已经取得了全球前三的成绩,全球油市占比达到6%以上。
目前,上海已经与纽约、伦敦三地组成24小时连续交易区间,甚至美国交易员都持续紧盯石油人民币期货夜盘。而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也发出愿意扩大人民币交易石油和天然气的多个关键信号。
此外,有迹象表明,在美元此前对伊朗石油出口发出金融限制过程中,伊朗持续将石油等能源类商品运往中国,这其中的交易相当一部分是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并且伊朗已经于数月前就正式宣布将人币列为外汇货币,以替代美元的地位。
应该说,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国际结算过程中,人民币做到了其他非美元货币都没有做成的事。没有美元就没有石油的时代事实上已经正式宣告终结。因此,当货币与经贸同步扩大的同时,对包括中国的造船企业在内的一系列商家,都将获得市场红利。
商品咨询分析师罗伯特松格(Robert Songer)表示,中国对液化天然气油轮的需求还受到每年从美国运输 2000 万吨液化天然气的需求推动,这是未来五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船队将增加三分之一的潜在因素。
另有分析师称,仅中国采购商就需要大约80艘船来运输美国液化天然气。在这个基础上,一些船只还可以被用于其他货物贸易。这些都将进一步推进中国造船业的繁荣。
而强大的本土造船能力有利于中国能源企业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还有助于更好地确保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燃料关键。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造船企业的优势也不断显示出来。罗伯特松格对此进一步表示,韩国的成本上升,中国船厂变得更具吸引力。中国未来将开始建造更多船只,这是一个合理的预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