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还在为石油争论时,中国取得多个突破,占据新高地,有进展


迹象表明,此时,全球经济依然还在为石油争论得喋喋不休。除了OPEC+就石油产量不断发生各种变化,维也纳谈判悬而未决之外,据俄媒RT日前报道,美国通过出售此前扣押的伊朗200 万桶原油赚取了约 1.1 亿美元,据悉,这些原油是在阿联酋海岸被扣押的。这被伊朗称为国际经济海盗行为。
另据美联社援引文件称,这些原油可能被运往委内瑞拉。此外,迹象表明,油轮还与利比亚有某种关联。更加复杂的是,稍早前一家总部位于阿联酋的石油公司对被扣押的原油提出索赔,据报道,当时这些原油已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卸货。无独有偶,伊朗石油此时又传来了另一个新消息。
俄媒6月23日援引伊朗石油部新闻社报道,伊朗已开始在海湾阿布扎尔海上油田的一个巨大的新油库中抽油。伊朗海洋石油公司(IOOC)宣布已从位于波斯湾哈尔格岛西南部的阿布扎尔油田阿斯马里油藏中获得第一批石油。IOOC 石油工程主管 Javad Rostami 表示,Asmari 油藏每天可生产 6,000 桶 (bpd) 至 10,000 桶原油,钻探五至八口井。这意味着,伊朗已开始启动大型海上油田的生产。
据《德黑兰时报》报道,该地区共钻探了 107 口油井。阿布扎尔油田迄今,其中90口井仍在作业中。近几个月来,伊朗一直在提高原油产量。伊朗石油部长不久前表示,当美国解除对其石油工业的制裁后,伊朗的原油产量可能会提高至 650 万桶/日。不过,能源分析师认为,这一预期可能还存在种种变数。而就在这个时候,全球石油经济还发生了一件事。
这就是,中国在石油领域又有了重大突破和进展。据报道,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石油勘探获得重大成果,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的页岩油整装大油田,成为我国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页岩油大油田。
据悉,在不到三年拿下探明储量超10亿吨整装“巨无霸”级的大油田,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油气勘探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预计“十四五”末,长庆油田页岩年产量将增长到300万吨,助力油气发展冲刺7000万吨新高度。而恰巧近期在全球石油领域,又发生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
沙特能源部长前不久表示,沙特不再是一个石油国家,而是一个能源生产国俄媒分析认为,他的意思可能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正式宣布自己不再是石油生产国,这是值得注意的。俄媒称,沙特计划到 2030 年将 50% 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部分原因是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实际上,此刻,全球经济已经处于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迭代的交汇期,而中国勤劳智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则实现了一些能源领域的突破和创新。这些突破也让中国企业占据新能源高地,并创下了多个全球绿色能源之最,并确保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1年全球能源回顾》报告,2021年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4.6%,中国在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取得成功。在核能领域,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到2030年中国就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核能国家。但目前,美国的核能公司前景却暗淡。
目前全球的核电建设都在依赖中国制造,据悉,包括法国、英国、肯尼亚、印尼、南非、土耳其、泰国、哈萨克斯坦等有国都对中国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有强烈的合作兴趣。
不仅于此,关于可燃冰这一新能源,中国也已在技术上领先美国日本等国外公司,可燃冰就被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而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掌握可燃冰试采核心技术的国家,并将要正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中国将在36000公里外的太空建太阳能发电站,根据计划,将在2030年开始建设兆瓦级空间太阳能试验电站,这意味着中国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家。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分析称,中国正在努力制造人造太阳,预计该项目将于2021年完成并投入试运营。
俄媒三周前称,该人造太阳装置已经在去年12月在成都正式建成放电,等离子体温度达到1.5亿摄氏度,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将进一步加快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步伐。据介绍,人造太阳没有链反应或放射性废物不受控制的问题,甚至海水也可用作燃料,所以,仅从这点上说,热核反应堆能产生人类用不完的能量,并解决未来清洁能源问题。
另据媒体公布的最新消息称,被称作中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造太阳装置,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更是超过韩国同类项目的5倍,为中国核聚变发电奠定了坚实的物理和工程基础。
这些新进展表明,当全球多国还在为石油喋喋不休时,中国不但在石油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已经在新能源领域提前占领高地。这无疑正在为中国打造新的战略能源储备增长奠定了基础,并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用油成本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中国能源企业、工程师及科学家们对新能源孜孜不倦地探索可能已让美国、日本等国的传统能源工业感受到了未来能源发展的某种危机。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代人所面临的重大投资机会之一。(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