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27 人民币贬值的原因


2022年10月19日,随着美元指数显著走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7.22至7.27接连走贬,盘中一度跌至7.2741,收盘于7.2648,日内贬值幅度为0.64%。由于结汇盘对人民币仍有支撑,因此随后趋于缓和,20日收复7.26关口。21日再度跌破7.27关口,截至18:00,最低至7.2788。

10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接连跌破7.24和7.25两个关口,16时30分日间收盘报7.2494,较上一交易日跌117个基点。这一收盘价突破了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的前期低点(9月28日收盘报7.2458),创下了2008年1月中旬以来的新低。

本周(10月17日-2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563个基点。同时,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保持平稳,本周累计下跌98个基点。
“美元在部分美联储官员发表抗击通胀决心的鹰派讲话下走高,虽然中间价在努力维稳,但人民币还是承压。”某国有大行外汇交易员表示。美元指数10月21日最高升至113.38,一度较前日上涨超过0.5%。费城联储主席哈克当地时间10月20日表示,加息对于控制通胀几乎没有作用,因此美联储需要更多加息。

9月以来,稳汇率重要性逐步提升,多项举措接连出台,如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远期售汇的风险准备金率,并召开外汇自律机制会议。

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有两方面力量驱动
一是美元加息驱动的美元指数大幅上涨。美元指数大幅上升,欧元、日元、英镑等世界主要货币对美元都大幅贬值,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如果看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而非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以外其他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甚至还在升值。
二是中国经济景气程度偏低,出口有放缓趋势。人民币汇率和短期资本流动与国内经济景气程度密切相关,从历史经验看,其相关程度甚至超过美元指数和中美利差。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汇市场上发挥主导力量的参与者不是金融投资者和家庭部门,而是有外贸外资背景的企业部门。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结售汇,对外举债或者还债,购买海外资产或者出售海外资产,都与企业手里的订单有关,与未来现金流预期有关,与国内经济景气程度有关。经济景气程度上升的时候,往往也伴随着资本净流入和人民币升值。近期中国经济景气程度偏低,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出口订单也有下降趋势,这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压力。
无论是美元指数上升,还是国内景气程度偏低,都是短期因素,是周期性因素,而非长期结构性因素。预计人民币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弱势,但由于主要受到短期和周期性因素推动,人民币不会一路贬下去。

三、适度贬值有利于提升国内经济景气度,防止汇率过度大幅贬值的重点在于提振内需,而非外汇市场干预
货币当局一直强调和致力于发挥汇率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当前经济环境下,人民币汇率的适度贬值对宏观经济恰好发挥了稳定器作用。人民币适度贬值不仅有利于保持出口竞争力,也有利于提高各种进口替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对提振需求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起到帮助。
适当的汇率贬值并不可怕,反而有助于当前经济局面。需要避免的是人民币过度大幅贬值。要避免人民币过度贬值,最根本的政策保障不是外汇市场干预。避免人民币过度贬值的最根本支撑是中国经济基本面,这既包括短期内通过逆周期财政和货币政策改善经济景气程度,也包括通过中长期的结构改革措施优化中国经济结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信息来源网络;本公众平台不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即刻删除。
 航运精英圈更多精选内容,欢迎扫码关注

戳阅读原文更精彩 欢迎留言  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