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图片摄影:杭州摄影师高老师

笔记 ·
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读的自我成长的通俗读物。作者周岭,2020年9月出版。
书籍涉及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知识点,帮助我们洞悉内在的底层规律,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我仅选择四个主题与大家分享:认识我们的大脑;走出焦虑;挖掘元认知;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认识我们的大脑
我们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本能脑:是动物原始的条件反射,对外界做出本能反应,如遇到危险战斗或逃跑,遇到猎物就捕食等。
情绪脑:控制我们的情绪,如兴奋、忧伤、愤怒、恐惧、焦虑紧张等。人们往往对有共情能力的对象产生认同。这也是人们喜欢把狗、猫当做宠物的原因。
理智脑:高级的理智脑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它使我们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立足未来获得延时满足。从这个角度看,本能脑和情绪脑要低级一些。

不过,我们若因此而沾沾自喜,未免高兴的太早了。因为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比起本能脑和情绪呢,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
原因是:进化时间、发育成熟度都不一样,一般来说,本能脑与生俱来,情绪脑12岁就基本具备,而理智脑要到22岁才基本发育成熟。(如图)。

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八成的大脑神经元,掌控者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知觉、触觉……调控着呼吸、心跳、血压……因此运行速度极快,且相对省力。
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所以它们天性使然,表现出目光短浅、即时满足、趋难避易和急于求成。
如:只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喜欢在待在舒适区内逃避真正的困难。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把大脑看成一个公司,本能脑和情绪老是公司里的员工,一个资历很老,一个年富力强,但他们都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事业心,只在乎眼前的舒适跟安逸。而理智脑则是这个公司的经理,他富有远见且身居高位,但因为太年轻,所以没有威信,做出的决策经常被两位老员工藐视。这样的大脑构造导致我们总是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
如:
明知道读书重要,转身却掏出了手机;
明知道跑步有益,但跑了两天就没了下文;
明知道要事优先,却整天围绕着琐事打转……
不仅如此,他们还总能为糟糕的选择找出逃避的理由。
如:
“这会儿也看不了几页书,不如放松一下吧”;
“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减肥呢?”;
今天先玩吧,明天一定加倍学习,把浪费的时间补起来就可以了”……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成某事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愿望不够强烈,行动不能坚持,意识不能专注。面对新知识、新技能,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愿意调动理智脑,并渐渐形成路径依赖。
作者说:“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这让我想起之前导读的一本书——《超越智商——聪明人也会做傻事》,作者的结论:“人人都是认知的吝啬鬼”。
是时候改变自己了!
走出焦虑的泥潭
焦虑肯定是你的老朋友了,它总像背景音乐一样伴随着你,我们虽然对它极为熟悉,却从来不知道它究竟是谁。
作者列出了几项常见的焦虑,不妨对照:
1、任务焦虑:日程排得太满,要完成的任务太难,想学的东西太多,随意承诺他人……
2、定位焦虑:超出自身能力太多的目标,又急于求成看到结果。或对标的参照物过高,如将比尔盖茨、马云等作为自己的目标,却忘记了他们为此付出的时间与努力。
3、选择焦虑:想做的事情太多,想要的欲望太多,鱼和熊掌都想兼得,不懂得取舍,于是陷入患得患失的选择焦虑。
4、环境焦虑:来自家庭、职场、社会等外在环境的压力,承担的责任等,超出了自己能力可以承载的分量和能够支配的时间,而陷入两难焦虑
5、难度焦虑:有些书就是很难读,有些文章就是很难写,有些知识就是很难懂,有些技能就是很难学……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当欲望和能力产生落差,那么欲望越强,焦虑越重。
如何减少焦虑?书中并无多谈,借此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1、对自己的目标(对标物)要有理性的认知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和谁比很重要。
我觉得最好的对标物是“跳一跳够得着的苹果”,最好的参照是和自己的昨天比较。
比如:一起摄影的朋友中,有的刚刚开始学摄影,甚至是第一次拿单反相机,有的已经是多年训练成师了。一起外拍,同样的风景拍不过经验丰富的同伴,此时看到同伴的大片而产生焦虑,就是对标物选择错误——人家十年磨一剑,你想一步就赶上,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最好的办法是不和别人比,和昨天的自己比:昨天我还不会用单反,今天居然拍出图片了,真不错啊!——你看,快乐与自豪感就产生了!
2、对自我的能力要有理性的认知:人的智力有差异,能力圈也有边界,所谓“术业有专攻”,跨界也要量力而行,做好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懂得生存和发展应该懂得技能就已经很了不起。知我所知,学我所学,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力而为便好。对那些经过努力仍然达不到的目标、勤奋训练却学不会的知识和技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无能”、“无力 ”便好。
3、降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期待
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你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诉求。有求必应的老好人并非让人人都满意,勇敢说“不”,接受他人对你的不满意,不在意别人对你的不满意,视为自然,视为无视。学会将快乐源泉向内求,自己为自己点赞。
我一直有一个信条:“只为能力可以改变的事情奋斗,不为能力所不能改变的事情焦虑,尽人事,听天命。”
与你共勉。
挖掘自己的“元认知”
在汉语中,“元”代表着“头、首、始、大”等,元认知就是从根本上、更高、更多元的角度来认知自己:从过去、未来看自己,从高处、深度看自己。这个第三方的视角不是别人,而是从自己抽离出的另一个自己,即自我反观,自我反思。
如图:

元认知分为被动元认知 和 主动元认知。
遇到问题如受到指责、批评、挫折、失败时,才不得不进行自我反思,这叫被动元认知;随时随地能够下意识地进行自我反思,所谓“日三省乎己”,就是主动元认知。
当一个人开始主动开启第三视角、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以为真正的觉醒开始了。所以我在沟通培训课上也经常说一句话:“最高境界的沟通,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我有一句座右铭,也经常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让未来决定现在!”这就是元认知的视角。
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俯看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未来视角总是当前行动的指南针,它可以在茫茫的生命中为你导航,让你主动选择去做那些更重要而不是更有趣的事情。
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早冥读写跑”
如何获得元认知?如何走出焦虑?如何提高自控力?如何深度学习?……作者在书中提炼了改变自己的口诀:“早冥读写跑”。
“早”,即早起。
早晨的时间被称作是黄金时间——安静、专注、精力充沛。
巴菲特每天6:45分起床;
乔布斯每天6点起床;
潘石屹每天6点开始晨跑,8点开始工作……
我自己的体会是,要想早起,必须早睡;要想早睡,必须工作时间要事优先,提高效率;业余时间减少低质量社交和低回报的行为。如没有主题的聚会、沉迷于游戏、漫无目的地刷屏等。
仅仅早起是不够的,还要做好一天的规划,用清单列出当天的要事,并给每件事情设定清晰的完成目标,张弛有度,轻松又充实。
《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书中有一句话:“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
我们共勉。
“冥”即冥想。
冥想是提高我们专注力、缓解压力的有效训练,在《终结阿尔兹海默病》《自控力》等书中都有很大篇幅提及。

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健脑操,就像我们通过举哑铃锻炼自己的手臂肌肉一样。闭眼静坐,或睡前平躺,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持续15分钟以上,就会感受到它的效果。
“读”即阅读。
阅读的好处已无需赘述。
但当我们想读书的时候,往往是情绪脑在做决定。兴冲冲网购了一堆书,但真的开始阅读时,其深奥的理论,抽象的逻辑,枯燥的案例,黑白的色调……阅读体验和想象中相差十万八千里,远不如刷手机来的轻松有趣,所以没过几天,书就再也翻不动了。

也有不少朋友读书很快,年阅读量也很大,但是知识并没有内化,行动也没有改变。只停留在“读过”而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假阅读”,因为在阅读的时候,只是全盘收纳,却没有启动理智脑进行反思、内化。
什么是好的阅读?
首先要学会选书,让兴趣、需求、难度三者最大化匹配,必须调动自己的理智脑:“什么是自己当前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求方有所得。
其次需要边读边思,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
“写”即写作。
这看似很难,并非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但是可以从简单的做起,比如读完一本书做书摘、笔记、随感等。我的“读者读着”公众号的专栏读书笔记,就让我收益颇多,不但补充了我的信息缺口,而且正在改变着我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跑”即运动。
运动的好处似乎也无需赘述了:如改善睡眠、治疗抑郁、缓解压力、强健体魄……
没有时间、没有场地、没有健身器材……都是不想运动的遁词,只要你想做,总会有办法。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决。
做一个头脑发达,四肢也发达的健康达人吧!

作者 · 观点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认知的觉醒。
一个没有自我反思、自我认知的人,可能永远在低层次重复,舒适区里徘徊,最后成了被温水炖死的青蛙。
自我认知的觉醒,目的是发现和改变;
自我觉醒的重点是“认知点和行动点”;
请列出可以落地的行动清单;
请坦诚面对自己,阶段性复盘;
你终将改变你自己!
点击链接京东购买原书

Get法规|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印发《第3205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信息系统审计》
复制下方链接后打开百度网盘App输入提取码:OM9M
https://pan.baidu.com/s/17FuF2iivSbGuTq-lLYEYGQ    


读书人是幸福人(视频)

好读书|2020年“快乐内审”专业好书清单

读书笔记| 读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自己是个假专家!惭愧惭愧/何为专家?何为授权?《专业主义》

值得收藏|2020年我读过的非专业类部分好书清单(下)+15篇精彩读书笔记 /(仅供参考)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