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郑州洪涝灾害真的是“黑天鹅”事件?我差点犯糊涂了!



一、7.20豫见的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

先看一组数字,暴雨天气究竟有多大?
郑州20日16-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201.9mm,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一小时200毫米降水量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降雨量超过100个西湖。
按照公开资料简单换算,郑州市面积7446平方千米,这一小时在郑州下了近15亿立方米的水。如果以大家都熟悉的西湖来打比方的话。这一小时的降水量相当于106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
仅仅这一小时,就有100多个西湖的水被倒进了郑州。这还仅仅是20日的一个小时,
1小时降雨量创下多项记录:全球省会级城市小时最大降雨记录,全国国家级气象站小时雨量记录,大陆省会城市24小时降雨记录。
全国大陆国家级气象站的1小时降水量记录是2002年7月2日广东茂名的168.3mm,而整个中国1小时历史记录,是台湾澎湖的214.8mm。

一举创下全球省会级城市最大单位小时内降雨记录,全国国家级气象站小时降雨记录和大陆省会城市24小时降雨记录三项记录,同时这也是我们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记录。
......

二、什么是灰犀牛、黑天鹅事件?

最主要的区别,有两个主要的特征:
概率大小;
是否可预测。
如何来评判它的概率?是极端罕见,还是大概率发生?是完全不可预测的“未知”,还是有迹可循可预测的“已知”?
这里我想表达一下关于灰犀牛的所谓“大概率”表述,大概率应该理解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是重点,而不是在一个时期内一定会发生,不能用我们一般的概率理解去理解这个“大概率”。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一直不会发生。
看到上面对两个事件的特征描述,你现在能不能判断豫见的暴雨到底是属于黑天鹅事件还是灰犀牛事件?
前期文章这样描述:
综上,此次郑州暴雨,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意外少见、极端影响、不可预测。成为千年一遇的天灾,是黑天鹅事件。
近期我日思夜想,这次洪涝灾害有以下两个特征:
概率小;
可预测,天气预报提前一周已经多次发出预警。
到底是灰犀牛,还是黑天鹅?
如认为此次事件属于黑天鹅,那么同一个屋檐下的还有近在咫尺的洛阳城,由于有较强的政府执政能力,采取措施得力,提前转移有危险的群众,无人伤亡。
然而,灾难还是发生了,8月2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南最新灾情,截至8月2日12时,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已致302人遇难,50人失踪。其中,郑州市遇难292人,失踪47人;新乡市遇难7人,失踪3人;平顶山市遇难2人;漯河市遇难1人。
由此可见,此次洪涝灾害应属于灰犀牛事件,应该启动问责机制。
在灰犀牛乱撞的大变局时代,试问我们郑州的父母官:
你们听到国家、地方气象预警为何坐视不管?
为何将老百姓的生命置之度外呢?
你还是能被称为父母官吗?
细思恐极,我险些成为罪人。
一旦定为黑天鹅事件,有人就会逃避责任;
然而定性为灰犀牛事件,就难逃其责了。
据报道,国务院决定成立调查组,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进行调查。调查组聘请专家为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调查组将全面客观地对灾害应对过程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灾害应对经验教训,提出防灾减灾改进措施,对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追责。
我们拭目以待!
---THE   END---

大风控|郑州!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城市!这次豫见的风险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暴雨,被困在地铁里的河南人......
值得收藏|特甄选180篇干货一起体验风控、审计的节奏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