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淑威摄影作品分享
审计叔说,内部审计是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审计人员怎样才能提出好建议呢?
一、提建议的基本点
回答这个问题,要有明白两点。
首先,提建议是“二人转”,不是“独角戏”。
一条审计建议,姑且无论“好坏”,如果不能被采用甚至招致祸患,就是失去了意义。提建议前,审计人员务必要摸透“被建议方”,不怕“对牛弹琴”,只怕“讳疾忌医、睚眦必报”;反之,如果被建议方是“纳谏如流、闻过则喜”,怕的是提不出更多的好建议。
其次,提建议是提解决方案,不是提意见。
提意见一般是上级对下级,提的解决问题的原则;而提建议则是针对一个问题提成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提建议的最大前提是找到真问题,而真问题里往往隐藏着好建议。
两个基本点是审计人员提建议的基础,如果还是不明白,不妨重头逐字逐句的再读两遍。
付淑威摄影作品分享
二、好建议的三大特点
“好建议”本身是一个伪命题,立场不同,“好坏”相反。好建议虽无绝对的标准,但基本都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第一,好建议应趋利避害,而非事倍功半。
试想,一条建议既不能增加价值,也不能防范风险,甚至还费时费力费钱,这不是给人家“添堵”吗?有审计人员提这样的建议吗?呵呵,有,还很多。不信你看看自己的审计报告,哪些没被采用的审计建议都符合这一条。
第二,好建议应系统解决问题,而非顾此失彼。
有些审计人员提建议,喜欢“就事论事、一事一策”,但却一不小心掉进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陷阱,结果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是审计部要求做的,有问题找审计去”,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窘况呢?除去整改单位甩锅或避战外,大概率是最初的审计建议“拆东西补西墙”,“十个壶九个盖”,出BUG了。
第三,好建议应站位高远,而非锱铢必较。
审计不是会计,不能在非审计线索上拉锯,更不能在圆角分上耗费人力。审计人员所提建议应聚焦于重要问题重大发现,立足于化解重要风险缺陷,不宜“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以推动责任单位自主解决小微问题。
提建议不宜,好建议更难。但审计人员仍应敢于提建议,善于提建议;一起打粮食,才是“业审融合”“物超所值”。
(完)
付淑威摄影作品分享
昨日经典再现
2021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赏析——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经验总结
我集团审计团队在疫情期间是如何组织学习的?
缺失的280号凭证/堪称教科书式的审计案例
缺失的280号凭证,真相大白!堪称教科书式的审计案例(下)
审计部的姐姐仔+4月9日快乐内审直播间精彩瞬间
我集团审计团队在疫情期间是如何组织学习的?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赞转发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