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 十月逸沫
春节假期,终于有时间看囤积已久“精神年货”了。
“阅片无数”的我,自然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好友的询问:有什么好看的剧推荐吗?
当初苦口婆心喂安利你不要,现在来找我补课了?
这届年轻人,平时工作学习拖延症,怎么连剧都能延迟追?开播就上车不香吗?
不香。
延迟追剧,避雷神器
不知名·恐烂尾·追剧人
埋坑不填、人设崩塌、结局BE,在我这儿都算烂尾。别管前期多精彩,一旦烂尾就会列入我的黑名单,午夜梦回都想寄刀片给编剧!
所以我一定要等到大结局,看了各方评价后再决定要不要看剧,毕竟,比起剧透,还是烂尾更可怕。
你以为是大家愿意看“过时剧”吗?
最大的原因想必是观众苦烂尾剧久矣。
纵观近年影视片单,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剧都存在高开低走和烂尾的问题。
不少追剧爱好者实在被烂尾坑怕了,早已失去了同步看剧的勇气。
拿《赘婿》来说吧。
这部剧打着《庆余年》原班人马的噱头宣传,硬生生让张若昀穿越成了郭麒麟。
虽然有点儿不可思议,但这波梦幻联动确实制造了不少热度。
前期也是造梗无数,你听这段话耳熟不:
“找五个朋友帮你砍价,你就能得到优惠;如果你的朋友也想砍价,就需要再找五个朋友。以此类推。”
“您先付款,隔数日再凭票证前来领货即可。”
好熟悉的话术,好陌生的场景!
把现代生活现象挪到古代整活儿,叱咤古代商界,谁能不代入宁毅爽一把?
但是,随着剧集的播出,我大喊一句:不妙。
果然,剧情一发不可收拾地急转直下。
为了衬托男主宁毅,强行降低周围人的智商,看得我满脑袋问号。
女主苏檀儿,前期明明是独立精干的女商人形象,怎么演着演着就被“傻白甜”附身了?
婚后的女主,收起了商场上的算计,听从宁毅的建议顶着压力关闭布行,任凭宁毅操盘搞垮乌家……仿佛离了男主什么都做不好,双商时常下线,这让身为观众的我看得莫名其妙。
剧情更是从商场斗争毫无防备地变成家国之事,格局打开了,节奏没跟上。
总之,全剧草草收尾,豆瓣评分从7.1下行到6.3,很能说明问题了。
当然,烂尾不是国产剧的专利。
韩剧边拍边播的传统模式,更是积攒了不少“易烂尾”招牌。
比如成为“烂尾韩剧参照系”的《奶酪陷阱》,前八集奶酪、后八集陷阱的经典剧评,成为多少人的“追剧阴影”。
这不,前段时间热播的韩剧《那年我们》,埋了不少伏笔,让不少追剧人边看边怕:这坑,还能补上吗?
烂尾剧,追剧人的“一生之敌”。
因此,为了对抗烂尾,这一届追剧人只能选择延迟追剧了。
开播任他播,忍到大结局,尘埃落定再补,成功避雷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选择,一来节约时间成本,二来减小过分期待带来的落差感,何乐而不为呢?
看看,延迟追剧就是一个过滤器,过滤掉了那些哗众取宠、虎头蛇尾的烂剧,堪称“避雷神器”。
宁愿延迟满足,不愿追更空虚
不知名·追更征服者·追剧人
最近终于在看《觉醒年代》了,已经一口气刷到23集,爽!
听说它首轮播出的时候停更了八九天,苦等更新也太难受了吧!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优秀国产剧出现!
追热播大剧固然紧跟时代潮流,实现即刻满足,但追更的滋味……懂的都懂。
不得不提最近的《开端》,两天播8集,观众直接上头!
再回头看看日历,好家伙,一共就15集,剩下的7集要用2周才能挤出来,非会员耗时更久,这谁能忍?
实在让人怀念曾经卫视们一晚两三集的播剧劲头!
剧粉纷纷喊话白敬亭:你不是男主吗?快来管管!
小白终于下场亲自催更,一番努力猛如虎,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加更1集。
《开端》不是个例,现在不少网播剧都是这种播出模式,开播首周大放送,营业的热情挡也挡不住。
在观众“上头”之后开始“高冷”起来:一周就播这么几集,你爱看不看。
剧粉在各个平台摇旗呐喊求加更,一旦真的实现,剧方又给自己立个“有求必应”的宠粉人设。
热度一来二去有了,折腾的全是追剧人罢了。
追更的劳累,追了就知道,只有延迟追剧能满足你一口气追到结局的愿望,连带售后一条龙服务。
比如,最近我正在看《机智的医生生活》,看完第一季之后,大数据又给我推了第二季、相关的《机智的山村生活》《机智的监狱生活》,无缝连接,沉浸式追剧,直呼过瘾!
遥想当年,追机医的各位友友们可谓是等得心力交瘁,不仅忍受着一周一更的痛苦,还要时不时来一遭停播的打击。
更有甚者,看了第一季,时隔一年之后再看第二季,之前好不容易整明白的人物关系,早就还给了编剧。
这一对比,不禁感叹,延迟追剧简直是咱打工人的福音,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一旦追剧上头,天天抓心挠肝。
还不如等空闲时,通过关键词精准定位播完的好剧。
到时候,想看哪部看哪部,想看几集看几集,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看剧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不知名·好剧不怕晚·追剧人
有时候属于被动延迟追剧,好剧播的时候可能我没时间、没心情或者没出生……
没错,延迟追剧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有时候就是一个契机。
这两年,每一部“新武侠剧”的开播,都给观众来一波“反向安利”。
经典武侠剧被一遍遍拉出来怀念,让我突然懂得了那句话:“翻拍剧最大的贡献就是捧红了原版。”
不仅是金庸迷,就连一些可能没听说过老先生的00后们,也刷起了《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
于是这些剧又被大家重拾起来,不少00后们“如梦初醒”。
原来武打戏是可以一招一式、拳拳到肉、不用慢放的:
原来武侠剧的OST不必有那么多佶屈聱牙的词汇:
原来杨过可以长得这么帅:
甚至与年轻时追金庸小说的爸妈也能聊上两句了,大家同为“金庸迷”,代沟都被武侠招数填平。
当然,父母也会延迟追剧。
曾经他们嫌吵嫌闹的《武林外传》,如今倒是跟着我一起二刷三刷。
剧中的名场面,至今都不曾过时,“武林外传,yyds”时不时上个热搜。
当有人偷税漏税时,《武林外传》紧跟时事:
当看选秀节目发现不太简单时,《武林外传》原来早有预判:
当有人“卷生卷死”,白展堂站出来替你说:
当你看到某明星夫妻因为离婚上了热搜,大嘴说出了:
除了偶尔“蹭”个热度,剧中的不少经典台词,当时逗人捧腹一笑后,多年后却是越品越有滋味。
“当岁月流逝,到了生命的尽头,你将什么都带不走,除了那份美好而又真挚的回忆。”
“真正的友情,是需要心来换的。”
可见,作品只要过硬就无畏时间,总有一天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论是当下看剧,还是延迟看剧,大可轻松些,不必纠结。
经典、有品质的文艺作品总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在不同的阶段看,也会有不同的感悟。
有人说,延迟追剧会让我们错过热点,轻易被剧透,还少了跟朋友实时吐槽交流的乐趣。
其实,延迟追剧的人也有他们的无奈之处。
听了上面三位追剧人的心声,小编似乎听出了他们的潜台词:
怕烂尾——被烂尾剧骗多了;
不想追更长跑——剧播战线拉得太长;
需要个追剧契机——新剧不太行,给我个看老剧的机会……
仔细一品,延迟追剧似乎有了些“叛逆”的味道。
言归正传,甭管你有怎样的追剧习惯,这都是你的自由。
看剧就是图个享受,这一点追剧人要明白,剧作方和播出平台也要明白。
换句话说,还是希望未来的剧集质量再高些,影视环境再好些,让我们看剧时少些心理负担,不再为了外部因素而被迫延时追剧。
真正的好剧是不怕积灰的,常看常新,也一直都会有人与你品味。
当你打开弹幕,看到满屏的同好讨论时,就会明白:
延迟的只是时间,同步的是追到一部好剧的幸福感。
#互动#
留言提名你的延迟剧单
假期补起来!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