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当叱咤于疆场挥斥方遒,一生戎马当先英雄本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岁月更替间,逢乱世必出英雄豪杰。三国时期,卧龙凤雏般的智者以谋略分的天下一方,以诸葛孔明为首,空城计、六出祁山等事迹,成为日后千古流传的美谈。
如此贤才自然备受君主青睐,刘备不惜三顾茅庐也要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而诸葛亮也用自己的才智,为刘备领导的蜀国增兵强将,这世间有多少伯乐千里马两两相助,方得始终。
近现代以来,为了中国的明天而奋斗的革命者们有勇有谋,可立于文学谈古论今,可杀于战场报国保民,有勇有谋彰显革命格局。
国民党的将领白崇禧素来有“小诸葛”之称,但是对于我军大将陈赓,白崇禧一直有着极高的评价:“虽然我是小诸葛,可陈赓是赛诸葛。”
小诸葛白崇禧
白崇禧从求学之际就非常刻苦,从国学教育到外出求学,白崇禧对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这也让他在众多求学者当中非常突出。
在他的求学生涯中,李宗仁对白崇禧十分赏识,也是源于白崇禧的过人之处,李宗仁也非常乐意以伯乐之态,帮助白崇禧不断进取,在白崇禧的事业生涯中,李宗仁亦师亦友,对他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北伐战争前际,当时一度被认为经验稀少的白崇禧经过精心策划,成功占领了广西,虽是自保之举。但是也因为这一次的行动,白崇禧自此备受瞩目,当时年纪尚小的他,也因为这一捷战颇受欢迎。
白崇禧喜好研究,战场上也是胆识谋略过人,在之后的南昌攻城战中,蒋介石在此耗费很长时间,但是白崇禧出马之后,南昌自然也是被成功攻下,其过人之处当下便显现出来。
白崇禧对于战场上局势有效的分析是他每次至胜的关键,也正是因为他得天独厚的谋略之道,因此被称为“小诸葛”,这一名称也是对他的谋略和才智最佳的评价。
然而,这样一位“小诸葛”碰上了陈赓却也是不得不服输。对于陈赓,白崇禧也是敬佩有加,他表示自己虽然是小诸葛,但是陈赓却是赛诸葛。
众不敌寡,甘拜下风
一向在战场上有胆识有谋略的白崇禧,没有想到有一天也会败北。南昌解放战争的发动,将国民党部队打得四散而逃,当时的国民党部队早已呈现金玉其外败絮之态。
我军面对国民党部队的现状自然是要乘胜追击的,周希汉作为追击白崇禧部队的主力军,率领第十三军的两支师部37师和38师,对敌人进行围堵。
敌人虽然处于溃败之势,但是国民党残余势力仍然有着非常多的兵力,所以面对前来追击的37和38师,自然是想要对其进行吞没。
按照当时周希汉率领的部队所面临的情况,白崇禧如果调转兵力对我军进行围击,37师和38师面临的情况是非常糟糕的,或许会全军覆没也是不无可能的。
白崇禧的这一想法还未付诸行动便被我军截获这一情报,但是陈赓并未派出部队来支援周希汉,而当时的白崇禧率军足足有九个师。
面对拥有如此强大兵力的白崇禧,陈赓的举动不免让人想不通。当然,陈赓并不是让周希汉率领的两个师陷入绝境而无动于衷,他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之后的战场上验证出了结论。
虽然白崇禧所率的兵力十分多,但是陈赓却十分确定,即使自己不派兵救援周希汉,周希汉率领的37和38师也不会被围击,反而白崇禧率领的部队一定会受到重创。
而一切也正如陈赓所预料的那样,白崇禧的部队再一次被重创,周希汉紧随而来的捷报使得陈赓的想法被证实。这一场战争的打响,也让白崇禧对陈赓有了更新的认识,或许和陈赓的斗智斗勇是注定要略逊色一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陈赓对于任何一场战场的对决都十分重视,在他的眼中,只有对敌人有了十足的了解才能够取得胜利,而且崇禧这位老对手,陈赓非常了解。
正是因为了解,所以面对白崇禧所率领的九个师的情报,他便有了自己的判断。当时的国民党部队已经处于四散而逃的境地,所以即使名号再大,也很难完全集结起九个师的全部兵力。我军也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大胆地对敌人进行阻击。
周希汉也抓住机会对敌人发动猛攻,很快他所率领的部队便将敌军击散,缴获了敌军许多门大炮,俘虏上百人,白崇禧也只好带着剩下的残余势力逃窜,回到国民党当时驻军的老巢之后才得以休整。短暂得以休整的白崇禧时候便分析此次战争失利的原因,他不能相信自己声明在外的部队有九个师,为什么陈赓敢下令让两个师来进行追击,而之后竟然也不给周希汉援军,这是怎么料到的?
赛诸葛陈赓
陈赓作为我军的高级将领,自身履历十分优秀,他的祖父便是湘军最高的将领,或许是源于祖父的教导,所以陈赓从小就对于军事理论等方面颇感兴趣,所以长大之后他便想要和祖父一样要将自己投入军队,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不过他并没有依靠自己的家族来获得什么,家世背景虽然显赫,但是陈赓还是从最基层的做起。他的工作从最初的军事教育到情报科,一步步走得非常踏实。
虽然陈赓一心想要有征战沙场的愿望,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工作丝毫不懈怠,也正是源于他的优秀,所以之后他所率领的386旅成为击打敌人的主力部队,更是让敌人闻风丧胆。
从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陈赓经历了无数次的战火洗礼 但是心中依然有着少年时期的热血和勇气。因此之后在面对白崇禧的时候,他非常清楚对方的所有作战方法。
而周希汉曾经是他麾下的参谋,自然是十分了解,因此在这一场看似以少对多的战况中,结局似乎早已囊入陈赓的手中。这样一份自信有直白的预料,实在是令人佩服,也难怪白崇禧会说自己虽然是“小诸葛”,但是陈赓是赛诸葛。
小结:
对于陈赓来说,无论是“小诸葛”还是“赛诸葛”,或许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他对于战场上发生的一切都进行谋划,从最初他所率领的386旅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
而之后一场场战争的发生,也让他不断优化着作战方法。这是一场残酷的实战经验,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没有人比他更缜密。
陈赓这位“赛诸葛”能够让日军忌惮,能够让白崇禧佩服,已然彰显了他杰出的才能,有这样优秀的将领,麾下的战士们也是团结一致,如此军队怎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