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毕业的泰国应届生,过得怎么样?



TIMES君

在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的这两年里,世界各国都有很多应届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状况。
上了两年网课的泰国大学生也难逃此劫,疫情之下,泰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到底过得怎么样?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新闻采访出处|sanook
编译|洁
图|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投稿
投稿邮箱:chiangmaitimes@126.com
  
对此,泰国媒体专门对一些快要毕业或者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以及疫情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1
应届毕业生的烦恼
一位朱拉隆功文学院的毕业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不管什么时期,泰国社会中很多人都对毕业生有着一定程度的不理解,有些长辈总是认为现在这个年代的年轻人缺乏耐性。
因为工作中的一点儿小事就辞职,没有得到合适的薪水就不干,挑三拣四、眼高手低,不如他们那个时候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咋感觉似曾相识呢?这不和中国一毛一样嘛?

来自同一学院的另一位毕业生,也向记者讲述了从朱拉这样的名牌大学毕业后面临的种种压力,例如:
“虽然领导知道我们是应届毕业生,但他们总是觉得,我们是朱拉隆功大学毕业的,所以我们什么都应该会,当我无法完成任务时就会感到压力山大。”
2
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工作?
文学院学生回答说:"由于文学专业的学习范围较广,工作面也相对较宽,不像医学和师范专业那么明确,毕业后就是当老师或医生,因此很多文学专业相关的毕业生毕业后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于是很多人去做翻译或者教师,但如果我们想要更高的工资,从事翻译或教师这样的职业是肯定不行的。”
“就觉得吧,文学用途广泛,但有点四不像的意思,在每个方面都能做一点,但如果要像医生、工程师、机械师在某方面有所精通的话,又做不到,我认为这是文学专业最大的弱点。”
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向我们说道:“泰国的教育系统,不会鼓励学生探索自我,而是让学生们按照同样的方式来接受教育。
这使得几乎所有的应届毕业生毕业时都会遇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擅长什么”。(突然想起一句话:谁的青春不迷茫?

“我是纳米工程学院毕业的,如果要选择真正对口的专业,就是从事科研。我也曾有过两次实习经历,都是做研究。
第一次实习还没觉得有什么,可是在第二次实习中开始感觉做科研不是自己想走的路,因为做科研太慢了,先要做研究计划,然后做实验,做实验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很久都不能做出成果。
同时,做研究使得我的知识面变窄,只知道自己研究范围内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做研究不适合自己,选择转行,尝试进入咨询公司工作。
这家公司是由学校里的前辈创立的,很多学长、学姐都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想先尝试一些未曾试过的工作,之后再慢慢考虑下一步的打算。”     
同时文学院的学生也提到:“工资也是应届毕业生选择工作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现实却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与内心预期相符的回报,和泰国曼谷高昂的生活成本相比,15000铢的月薪实在太低了,完全不够生活。
特别是对外府来的孩子影响更大,因为外府的工作机会没有曼谷那么多,但如果来曼谷工作,仅仅是房租就要5000铢,这还不包括水电费,剩下的工资必须非常节约才能攒下点儿钱。”
 

“我们勤奋学习、拼命用功读书好不容易才考入名校,以为名校毕业可以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工资,但现在的社会月薪少并且严重不公。”
另一位文学院学生还提到名校毕业生所面对的一些不合理待遇,例如“很多雇主认为学习语言、语法是谁都能做到的事,但实际上,我们学的是文化,是高效地沟通,是如何表达才能使对方理解。
有些人在工程学、计算机上很厉害,但他们有的人或许不擅长交流。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文学比不上其他专业,只是因为它是一个广泛性的学科,针对性不强,这样的看法贬低了我们的价值,使得我们的月薪大打折扣。”
3
新冠对你们有哪些影响?
“Covid-19对应届毕业生造成了非常强烈的冲击,因为泰国疫情情况一直没有好转,最后两年的大学生活几乎没什么体验感,没有在校学习,也没有见过同学朋友,上网课又累又麻烦。
除了严重影响正常的校园生活,疫情还使得我们无法出去实习,缺少实习和工作经验,也使我们面临着更严峻的就业形式。
因为在Covid-19的冲击下全国经济发展基本停滞,许多公司都倒闭了,或是没有能力继续吸纳应届毕业生”文学院应届毕业生说道。

   
另一位文学院学生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担忧:
“非常害怕失业,因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自己的公司只能裁员,还会有哪家公司会再招人?即使再招聘新人也不会给出令人满意的工资,另外多数时间也是在家办公,无法与同事在同一环境下工作,自己获得的经验很少,成长的速度也很慢。”
4
对未来有哪些打算?
当我们问起对未来的打算,一位学生告诉我们:
“我先试试这份工作,看看自己能否能适应这个工作,看自己是否喜欢,能否取得成功。如果上班后这份工作没有让我焦虑或压力大,那就先试着工作一年再说吧,以后再从长计议,但我内心还是希望能够继续深造。”
另一位文学院学生,也与他的想法基本一致:“我应该也会在这家公司继续做下去,现在我是应届毕业生,先按部就班地工作,未来当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之后,便会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

还有一位同样是文学院的学生认为,自己未来应该更想在国外生活:
“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够出国,因为现在感觉前途灰暗,政府的治理能力实在太差,不管是疫情还是经济都没有任何起色,所以我觉得我应该会移居国外。
我现在也在学习、准备,不断积累出国所需的语言能力,什么时候国家开放了,我大概率会出国,国外应该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位文学院学生最后这样说。

疫情之年找工作的小伙伴应该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其中的不易,哪怕是在国内,由于防疫需要很多线下招聘会也经常取消,很多考试总是推迟。
在泰国疫情如此严重的当下,泰国应届毕业生肯定更不容易,毕业就失业真的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当下很多国家正在发生的事实。
前段时间看到以前带欧洲旅游团的持证导游,在脸书上打广告说自己现在在工地上打杂修房子,也兼职跑车拉客,谁有需要可以联系他,服务保证,看着往日带团和今日工地打工的照片对比,不由心头一酸,这该死的疫情,到底有完没完?

对于这两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TIMES君在这里想说:
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要走,先尝试一些不同的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能到达你想要达到的地方。(听起来像鸡汤,但TIMES君就是这样鼓励自己的,在艰难的时候每天一碗鸡汤
疫情是危也是机,某些行业不行了,但某些行业可能反而因为疫情发展得更好了,例如互联网直播卖货。(你以为我会告诉你今年双十一我在抖音看直播买了一堆东西吗?我才不是那么不理性的人呢!


chiangmai_times
清迈有个君,名叫TIMES
攒了好多的吃喝玩乐/新鲜事
等你来了,毕生所学全部送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