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为什么要过年啊?”
临近春节,很多孩子都会问这样的问题。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吃的东西,随时能吃到,想穿新衣服,也不用眼巴巴地等到过年买。
物质丰富了,年味却淡了,很多仪式感也慢慢不见了。
孩子们再也体会不到过年独有的兴奋和快乐了。
今天我给大家列了一份过年清单,各位父母不妨参考,给孩子一个更有色彩的新年。
从日常的仪式感中,找回更有年味的春节。
01
和孩子一起做做这几件事!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也许有些过年的风俗不再适用,但是一定要在春节期间和孩子做做这些事,增加生活的仪式感,显得出对春节的尊重,让浓浓年味扑鼻而来,萦绕脑海。
1.和孩子一起来次卫生大扫除
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一年了,刚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和孩子一起来次卫生大扫除。和孩子一起打扫房子、拆洗被子、整理东西。可以给家里部分小家具变更一下位置,增加或者更换一些小饰品,收拾一下孩子的衣服、玩具、书本等,进行分类、送人、收纳等等。
东西清爽了,家里干净了,心情自然会轻松很多。若干年后,孩子肯定会怀念那些年底和父母一起整理的日子。
2.和孩子一起去采办年货
父母们可以带上孩子一起采办年货。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可以考虑孩子在采购年货方面参与度的不同。
从购物计划的拟定、到商品的挑选、到排队结账、回家后的分类整理等等都让孩子参与,从而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锻炼统筹、理财、条理性等各种能力,明白春节不仅仅意味着吃喝玩乐,还有父母付出的艰辛劳动。
3.和孩子一起贴春联
不管是哪一天,一定要和孩子贴贴年画、春联、窗花等。给孩子讲讲春联的来历、张贴春联的讲究等等。
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写写春联、剪剪窗花。红红的春联贴起来,祥和的年味自然来。
4.和孩子一起包饺子或者让孩子参与年夜饭的准备
北方过年吃饺子,南方过年吃年夜饭。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可以让孩子参与,即使孩子帮不上大忙,让TA在旁边帮忙递递东西也是极好的,重要的是参与感。
无论多少年后,孩子们吃饺子和年夜饭时都会觉得满满的载着爱和思念的味道。
5.给孩子压岁钱
压岁钱绝对是年味回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体现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可以在孩子拜完年后当面给,也可以在孩子睡着后悄悄放在枕头边。
6.带孩子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到亲朋好友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
借此机会可以带孩子跟亲戚朋友熟络一下感情,还可以让孩子懂得一些社交礼仪,锻炼一下交际能力。
02
让孩子懂得这些讲究和习俗
春节期间,有很多讲究,这些讲究和迷信无关,只是图个好彩头,所以,这些讲究要给孩子传承下去,增加年味。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做到这些,一个祥和而又年味浓浓的春节就来了,并且深深的印在孩子的脑海。
▌编辑:满地打滚求分享的小播
▌文章源自:网络综合,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小 编 点 在看 哦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本真图书微信专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