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鸟,明明风度翩翩,却被古人说成是“众鸟之妻”、“不守妇道”


点击下方👇“hi科普启示录”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有一种鸟,明明风度翩翩,却被古人说成是“众鸟之妻”、“不守妇道”,还把它的名字用在了古代妓女身上,这就是大鸨(bǎo)。最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又准时来到北京延庆的野鸭湖过冬。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会有几只大鸨在这里过冬,今年大鸨的数量是破纪录的一年,足足有8只(图一)。这一次来的都是雌鸟,雌雄不在一起生活就是大鸨这种鸟的特性,除了繁殖季,其余时候雌雄大鸨都会分开行动,各自成群。

这个习性可以算是它们被古人指着鼻子骂的原因之一。因为大鸨是一种生活在草原地区的候鸟,每年繁殖季都会在东北或者内蒙古的平坦草原上生活,而新疆地区生活的大鸨是留鸟,不会这样每年迁徙。这些地方人烟稀少,只有当它们离开繁殖地过冬的时候,才容易被古人看见。而不在繁殖季节的大鸨,雌雄外表差异不大,整体形状和羽毛颜色都差不多,远看还有点像大雁。
只是雄鸟下巴到脖子上长着标志性的白色丝状羽毛,而雌鸟是没有的,体型上雄鸟比雌鸟大了一圈,但是这种区别只有在雌雄一起活动的时候才看得出来,古人基本看不到大鸨的繁殖期,所以会觉得大鸨这种鸟里,只有雌鸟没有雄鸟。真正的雄性大鸨平时看起来就很拽,等到了发情期,它们就会彻底“改头换面”,换成个夸张到一般人都认不出来的形象。每年4月中旬的时候,大鸨进入了繁殖期,这时候雄鸟会挺胸抬头,努力把尾羽、翅膀都向上抬,露出下面一层的白色羽毛,表示自己要开始追求姑娘了。谁露出的白色羽毛越多越白,在雌鸟眼里也就越帅。求偶时的雄性大鸨造型非常夸张,甚至会让人找不到它的脑袋在哪里(图三)。当遇上了雌鸟的时候,雄性大鸨更是用力地展示羽毛,整个身体看起来就像开了花一样。除此以外,它们还会露出胸口两个蓝灰色的喉囊,用力吸气吐气,把喉囊撑起来,再跑到雌鸟面前抖给人家看。而求偶期必不可少的就是雄性之间的决斗,不过大鸨之间的决斗,比起其它动物来说非常斯文。两只雄性大鸨如果看不对眼,它们会慢慢向对方靠近,用自己骄傲的胸膛互相推挤,谁力气小谁就输了,会被赢家驱逐。
而如果打了个平手,两只雄鸟就会放低身体,翘起尾羽,然后靠近去啄对方的嘴表示友好(图五、图六)。所以,在大鸨群里,并不会出现打到羽毛乱飞的情况,反而很是优雅。但是大鸨在求偶期的这些行动,古代的中国人是很难看到的,在他们眼里,大鸨种群里明明没有雄鸟,却每年都有新的小鸟出生,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大鸨会向其它鸟“借”孩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说过,大鸨“纯雌无雄,与他鸟合”,就是说大鸨为了生下后代,会去找其它鸟类中的雄鸟交配,怀孕之后生下孩子也是独自抚养,一点都不符合古人的价值观,于是就被骂成“万鸟之妻”。明代还有人说:“妓女之老者曰鸨。鸨似雁而大……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就是在说任何一种雄鸟都可以和大鸨交配,而大鸨们来之不拒,品性和一些年老的妓女一样,从此之后就把大鸨的名字按在了妓女头上,变成了“老鸨”。到了清朝,人们就骂得更离谱了。因为雄性大鸨在交配之后会立刻离开,寻找下一个对象,在人们看来,大鸨就是没有雄鸟,所以,即使人们一直没有亲眼见过大鸨和其它鸟类交配,也要编造一个非常离谱的传说来指责大鸨的品行不端。

这个传说是这样的,只要有其它种类的雄鸟从大鸨头顶上飞过,它的影子落在大鸨身上,那就等于是交配了,大鸨就能怀上孩子。当然,现在的人不会相信那么离谱的传说,不过现在的大鸨也远没有古代那么多了。曾经一群大鸨能有几十只,现在七八只就已经是一个大家族了。栖息地大片草原被破坏,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会造成大鸨数量骤降,同时传统中医里还说大鸨可以补肾壮阳,于是,曾经在中国经常就能见到的大鸨,现在全中国只剩下了几百只,比大熊猫还濒危。#头条创作挑战赛##奇妙的动物##鸟##鸟类摄影##大鸨##保护动物#



点击下方👇“hi科普启示录”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