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事故过去33年,切尔诺贝利现已成野生动物的王国



核电事故过去33年,切尔诺贝利现已成野生动物的王国。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熔断,虽然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始了除污工作,但在附近生活的35万居民还是得逃离家乡避难,发电站周边也被禁止进入。 这一带直到今天都被严格禁止入内,曾经搬走的居民至今也没能回来,这一悲剧作为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被铭刻在人类历史上。 事故后33年,这片土地成了野生动物们的乐园 事故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最初放出的放射线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例如发电厂附近的松林就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事故发生后,因为高放射线的辐射,松树都瞬间死亡,所有的叶子都变成了红色,于是这里也被称为“红色森林”。 甚至当时几乎没有幸存下来的动物,因此这一带被认为是不毛的死亡沙漠,由于放射性物质的分解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几个世纪以来都没有生物靠近这里。 如今的切尔诺贝利,已成为生物物种丰富的地方 近年,切尔诺贝利区域内狼的行动变得活跃起来,野生动物回到切尔诺贝利的事情,逐渐引起人们注意。在事故发生33年后的今天,在横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禁止进入区域里,栖息着棕熊、野牛、狼、猞猁、蒙古野马等大型哺乳类动物和200多种鸟类。 2019年3月,研究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各国研究者齐聚英国朴次茅斯,共同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发布了包括大型哺乳类、筑巢鸟类、两栖类、鱼类、圆翅雀、蚯蚓、细菌类、落叶分解在内的非常多方面的研究结果。 研究表明,目前这个地区的生物物种非常丰富,放射线对它们基本上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每种生物都保持着稳定且足够的个体数量。 英国水文研究所的TREE项目组在禁止进入的区域内放置自动拍照的摄像机,拍摄到大量的欧洲野牛、北方大山猫、驼鹿、棕熊。根据拍摄的照片,除了首次观察到棕熊和欧洲野牛之外,狼和蒙古马的个体数量也在增加。 本次试验还发现,两栖类动物对放射线表现出了适应性。例如,禁区的青蛙比外部的更黑,科学家认为这是青蛙为了保护自己不受辐射的变异。 在污染程度高的地区,部分昆虫的寿命缩短,鸟类白化病的出现率提高,生物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也变大。这些生物在生理学、遗传上都发生了变化。 不过,这些负面影响对野生动物繁衍并没有太大影响。 切尔诺贝利受放射线的负面影响小的原因 首先,野生动物对放射线的耐受性可能比过去更强,比如青蛙,部分动物对放射线表现出适应反应。 更进一步说,禁区没有人类,对大型哺乳动物等许多物种来说是好事,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有时远比核电站事故更有害。 切尔诺贝利的未来2016年,乌克兰政府当局宣布将禁区设为放射线和环境生物圈保护区。 鉴于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急剧的环境变化,切尔诺贝利成为研究极限环境下物种进化的绝佳天然实验场所。目前,正有几个计划在该地区重新开展的人类活动。 比如切尔诺贝利旅游业、设置利用太阳能的发电站、还举办了艺术装置和技术派对活动等。 事故发生33年后,曾被认为是死亡沙漠的切尔诺贝利,又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