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很多朋友在抱怨,某某植物太难伺候了,养着养着就莫名其妙地死掉了,然后就认为植物有问题,认为这种植物不好养,难伺候,从而彻底抛弃这种植物或者对种植植物花草失去了兴趣!
还有一些人种啥啥不活,彻头彻尾的一个植物“杀手”!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种不好植物呢?
植物种不好的原因很多,但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
一、植物自身有问题
有些植物商家培育出来就是作为一次性消费品,供我们观赏完就需要处理掉,这种植物养不好情理之中。
还有一些植物买来的时候没注意,植株有问题,不太健康,已经产生了一些病变,或根系枝干受伤,影响到成活,那么我们拿到后也是比较难养活。
当然上面这些情况只是个例,并不常见,大多数植物经过苗圃和温室培育生产出来的还是比较健康正常的,不会有什么大的缺陷或问题!
所以,植物养不好的原因之中植物自身的原因只占少数,最多占一成因素!
二、环境有问题
环境气候对植物的生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把植物种在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之中,它才能有正常的表现,该开花的开花,该长叶的长叶,展现出它的自然之美!
种植植物的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这四大环境因素只要跟植物习性大体相当,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种植物是适合在这个地方生长的!
而植物习性,我们完全可以在网上搜索得到,只要把它跟我们种植地的环境比较匹配一下就可以,很简单!
比如很多植物的习性都要求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只要你想种植植物的地方大体符合这个条件就可以。
如果种植地 环境部分满足植物生长的习性,部分不满足植物的生长习性怎么办?
那就要看是哪种因素了!
反正光照是硬性指标,必须要大体符合,其它的温度,水分,土壤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人工手段来改善,让它们变得适合植物生长!
可能有人会问,要是不按照植物的习性来种会怎么样?
结果有很多种,可能会长得不太健康,不好,也可能会死,也可能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慢慢适应了起来。反正,不会长得太好!
三、种植行为不对
除了植物自身的原因和环境因素外,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应该从我们自身找原因,很多时候植物种不好或者死亡,跟我们的种植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发现大多数人种植植物有两个不太好的毛病,是什么呢?
就是“过度关心”和“漠不关心”!
植物刚买来种下一段时间,比较新鲜好奇,心中对它有一些美好的期待!
所以,我们几乎天天都会关注植物,甚至一天要看几次。比如:
一会儿看看发芽了没?
一会儿看看水干了没?
一会儿看看叶子有没有枯萎或者是否有出现什么不好的状况?
总之,有点“过度关心”!
一段时间过后,新鲜劲没了,心中的期待也没有出现,那么,我们就会慢慢转变为对它“漠不关心”,让其自生自灭!
“过度关心”容易让我们乱了方寸,出现错误的操作,比如浇多了水,施多了肥以及对植物的不正常表现反应过度。
而“漠不关心”则容易让我们忘了正常的养护,比如缺水的时候没给它浇足水,太阳大的时候没给它遮遮阴和长虫的时候没有及时打药等。
这两种毛病都不太好,需要注意,植物买来种下,平常心对待就好,心中虽有期待,但要有点耐心!
因为植物换了一个环境生长,就像我们人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一样,有一个适应期,刚开始我们不能对它期待和要求太高,正常养护就好!
如果要种在院子里,就需要修剪部分枝条和把植物大部分叶子摘掉,以减少枝叶对植物水分的消耗,因为才种下,起挖苗木时受伤的根系还未来得及恢复,无法满足所有枝叶的水分消耗,摘除部分叶子和修剪枝条,可以大大减少植物的负担,让它更快的适应环境恢复过来。
如果是盆栽,那就需要把它放在阴凉的角落,先不要晒太阳,让植物缓一缓,再放在适合的环境。
并且,新买的盆栽植物,不要买回来就换盆,让植物适应一下,过一个生长周期再来换盆也不迟!
总之,对待新买来的植物我们按照平常心对待,正常养护就好,不要过度关心或漠不关心!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我们种不好植物的三个主要原因,环境因素和种植行为是导致我们植物种不好的主要原因,而环境因素归根结底是人为可控因素。所以,植物养不好要从我们自身找问题,别总怪植物!
我是顶哥,专业庭院设计师,每天分享优秀庭院设计案例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喜欢文章的朋友请点赞关注,多多转发,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