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岭植物花卉(81)——蓼,蓼花诗里最美的草。


诗词赏花:
两岸西风拂蓼花,
轻红楼粟蘸晴沙。
秋杯清绝秋江晚,
自绾花枝系客槎。
——李孙 宸《蓼花》

基本信息:
       蓼(学名:Polygonum)是蓼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蓼科中部分植物的泛称 [knot-weed]。叶味辛,可用以调味。最普通的如酸模叶蓼、水蓼、荭草等。大多生长在水边,有何首乌、水蓼、红蓼、扛板归等。全草可以入药,而叶或茎则可拿来作染料使用,但其作为靛青染料之原料实为是相当浅的蓝色,故往往再经由不同的提炼技术变化出多样染法。我国各地均产。

时珍曰∶韩保升所说甚明。古人种蓼为蔬,收子入药。故《礼记》烹鸡、豚、鱼、鳖, 皆实蓼于其腹中,而和羹脍亦须切蓼也。后世饮食不用,人亦不复栽,惟造酒曲者用其汁耳。今但以平泽所生香蓼、青蓼、紫蓼为良。

形态特征:
节常膨大。托叶鞘状,抱茎。蓼的叶子为披针形,花小,白色或浅红色,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

植物花语:
蓼的花语是:依赖。
蓼蓼者莪。--《诗·小雅·蓼莪》。
又如:蓼蓼(长大的样子);蓼萧(指君王恩泽及于四海)。
生长环境: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或水中。
该类群在中国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在水平分布上,物种数目由东北到西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有6个高密度的分布区,集中沿横断山脉秦巴山脉分布。除首乌属全国广泛分布外,其他各属或组均有其主要的分布区域。在垂直分布上,整个蓼族植物几乎都分布在海拔5000m以下。在海拔1000~3000m,蓼族植物广泛分布,冰岛蓼属、拳参组、头状蓼组一年生型和神血宁组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扁蓄组、春蓼组、刺蓼组、首乌属、虎杖属、金线草属和荞麦属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
主要价值:
1995年,俄罗斯奥尔登堡大学的生物学家梅格列特在研究一种叫蓼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时,意外地发现蓼的叶子中含有异常高的锌、铅、镉等金属。这是否表明蓼有从土壤中吸收这些金属的"嗜好呢"?于是他带着这个疑问,在一些被锌、铅、镉之类金属污染过的土地上种了大量的蓼。这些蓼长得非常茂盛,叶子又大又厚,结果在1 公顷的土地上,一个季节就收获了大量的蓼。梅格列特将蓼草放入800 ℃的炉子里烧,草化为灰烬,结果从中得到了1.3千克镉、23千克铅、322千克锌。

饮食注意:
《黄帝内经》云:"蓼,食过多有毒,发心痛。和生鱼食之,令人脱气,阴核疼痛求死。妇人月事来,不用食蓼及蒜,喜为血淋带下。二月勿食蓼,伤人肾。"

拍摄地点:
2021年11月3日,拍摄于王仙岭旅游区。
按下列二维码可以了解
更多内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