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鑫宇的舅舅接受了某官媒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他透露了一些重要细节。其中,就涉及到“情景再现”和“厌学”。
早在胡鑫宇失踪案发酵的过程中,便有专业律师发声,建议相关部门组织“情景再现”,将案发过程模拟一遍,找出突破口。本以为胡家人不知道有这么回事,现在听胡舅舅这么一说,才知道他们家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只是没有向外透露而已。
据胡舅舅透露,这一建议是侦探提出来的,侦探认为很有必要这么做。于是乎,胡家人采纳了这一建议。
胡舅舅还指出:他们担心跟胡鑫宇之间有代沟,不能切实掌握他的心理动态,所以求助胡鑫宇的同学,想收集同学们的观点。如此用心良苦,实在令人唏嘘。
于是乎,胡家人委托胡鑫宇的班主任组织同学进行“情景再现”:假设他们是胡鑫宇,会怎么做?最终,胡家人收集到了全班同学的小作文。
在这些小作文中,同学们提及“躲桥洞”、“如何避开监控”、“寻找食物”、“偷挖地瓜”,基本上都是一些类似的内容。很多同学都提到如何逃避监控,但这些信息对案情的侦破并没有任何用处。
对于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作文,胡舅舅指出:内容千篇一律,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疑似有人指导过。
胡舅舅还强调:他们写的这些字迹,正好印证了胡鑫宇的有关消极的相关文字,其实出自于他们班上的同学之手。这位同学写的消极文字,其实是某部电影的台词。并不代表这位学生真的意志消沉。
胡家人所邀请的侦探也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些小作文太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意,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内容貌似有人指导过,所以没什么参考价值。
虽然“情景再现”遭到人为阻挠,但胡家人意外找到了突破口:之前在胡鑫宇书堆里发现的那些内容消极的文字,其实并不是出自他本人之手,而是他的同学所写,内容居然是歌词!
在小编看来,胡舅舅向网友们提供了三个重要信息:
1、关于胡鑫宇“厌学”的推断不成立。相关部门之所以认为他厌学,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胡鑫宇的书堆里发现了一些内容消极的文字。但现在发现这是一场乌龙,这些字非但不是出自胡鑫宇本人之手,而且还是歌词!实在太讽刺了。
既然胡鑫宇并没有厌学,他又有何理由离校出走?
2、究竟是谁指导这些同学写下了千篇一律的小作文?为什么同学们不约而同提及“如何避开监控”?他们是想告诉胡家人:胡鑫宇完全有可能从监控盲区离校!
3、胡家人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情景再现”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可以迅速找出案件的蛛丝马迹。作为胡鑫宇的同龄人,这些同学正处于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年龄,但他们给出的小作文如此枯燥重复,实在不可思议。可见有人从中作梗,刻意引导,反倒露了痕迹。
在胡舅舅接受采访之前,有不少网友被带节奏。他们质疑胡家人的真实意图,认为胡家人应该相信官宣,不要再死磕学校了。但现在听胡舅舅这么一说,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些细节如此诡异,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学校的确脱不了嫌疑。究竟是谁在从中作梗?目前还不得而知。
小编认为:胡舅舅此次发声意义重大,他向网友们提供了不少信息。若是有胡鑫宇的同龄人看到这篇文章,不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情景再现”一次,向胡家人提供一些有效的观点,助他们一臂之力。
对此,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