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胡鑫宇表姐泣血七问,三方力量死磕“厌学”,关键在于字迹鉴定


近日,胡鑫宇的表姐更新动态,怒斥网络传闻。她指出:没有证据,也没有官宣,凭什么说胡鑫宇厌学?

在这篇动态中,胡鑫宇表姐连续提出七个问题,每一个都直击要害:
1、在警方没有证据也没有官宣的情况下,请问厌学出走是哪里听来的?
2、一个多月就可以导致厌学?
3、在封闭寄宿学校如何自行出走?
4、快3个月不联系中年得子疼爱他的父母?
5、如果真是自行出走,为什么枕头底下的钱没有带走?
6、他又是如何躲避层层监控的?
7、没有身份证和手机的他能走哪里去?
事实上,早在这起离奇失踪事件发酵的过程中,就有网友提出了一些疑惑。胡鑫宇的表姐此次将这些问题汇总,表述言简意赅,让人一目了然,实在太给力了。
同时,大家也能感受到胡家人的悲愤之情!孩子明明是在一所封闭式寄宿学校失踪的,现在反倒要家长请侦探四处寻找,搞不好就会定性为一起失踪案,最终不了了之。这样的结果,搁谁身上都受不了啊!

现如今,这起事件出现了三股力量。其一是胡鑫宇的家人以及支持他们的网友;其二是校方以及他们的追随者;其三是当地相关部门和他们的粉丝。这三股力量现在势均力敌,若是他们联手,真相迟早大白于天下。但如今的问题是:三方就胡鑫宇是否“厌学”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各有各的道理。
“厌学”一说为何如此敏感?因为它会间接影响到这起失踪事件能否被刑事立案。
根据前不久发布的官方通报,胡鑫宇的书堆里夹有一些“消极厌世”的文字,通过这些文字的内容,相关部门推断他“厌学”。一些网友甚至断定他“早恋”、“抑郁”。
官方言之凿凿,声称经过专业的笔迹鉴定,最终得出这一结论。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结果又出现惊人反转。

12月底,胡鑫宇的舅舅接受了凤凰网的采访。在访谈中,他特意提及了这些“消极”文字。
当初,在侦探的建议下,胡舅舅委托班主任组织同班同学进行“情景再现”,从而收集到了全班同学的笔迹。其中有一份笔迹跟这些“消极”文字谜之契合。胡舅舅还专门作出解释:之所以得出如此结论,是因为一个“我”字。通过对这个“我”字书写方式的鉴别,找出了“消极”文字的真正主人。
更狗血的是,据胡舅舅透露,这些消极文字的内容其实是歌词。
读过高中的网友想必都能理解:在读书闲暇之余,顺手写下一句歌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不可能因为这句歌词而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
虽然有网友认为,胡舅舅凭借一个“我”字就想撇清胡鑫宇“厌学”的嫌疑,实在太敷衍。但在小编看来,他起码清清楚楚地给了大家一个理由,还展示了手稿。这总比一句空泛的“专业鉴定”来得真实吧。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果这些笔迹不是胡鑫宇的,那么就无法证明他厌学。既然他没有厌学,那么他就没有理由离校出走。如果他没有主动离校出走,那他去了哪里?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在封闭寄宿学校消失了,不找校方又能找谁?
反过来推断:如果这些笔迹是胡鑫宇的,那就优肯证明他厌学。如果胡鑫宇真的厌学了,那么这将成为他自行离校的动机。既然存在他自行离校的可能,那么这起案件就有可能被定性为失踪案。久而久之,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等到热度下去了,迟早会被大家淡忘。

正因为如此,三方力量才会死咬住“厌学”不放。这位表姐的泣血七问,其实意在强调胡鑫宇没有厌学,也不可能自行离校。至于她的这些质疑能否得到回应以及合理的解释?让我们继续关注!字迹鉴定则成为目前的关键点。但如何鉴定,由谁鉴定,这也是个问题。
对此,你有何见解?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