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析:产油大国各自的减产小算盘,也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2020年4月2日)
本文首发:“大白话时事”微信公众号。
备用号:“大白话杂谈”。
今日分析
在过去24小时,国际石油价格随着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消息刺激下,一会儿大幅度上涨,一会儿大幅度回落,走势就跟过山车一样。

刺激国际油价跟过山车一样剧烈波动的,就是围绕着“沙特、俄罗斯、美国”这石油三国杀之间的减产传闻。
本文会就此做一个详细分析。
(1)
昨晚午夜上半场
首先围绕着昨晚午夜上半场,从22点25分~0点59分,石油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布伦特原油一度暴涨40%,但随后很快回落至18%的涨幅,这个回落幅度超过20%,波动巨大。
影响昨晚半夜的石油波动,是一系列消息组成的。

首先是22点35分,特朗普发了条推特,直接说预计俄罗斯和沙特会减产1000万桶/日。
这个消息直接导致石油价格瞬间飙涨40%。
以前在炒股界就有个段子说:一顿操作猛如虎,涨跌全看特朗普。
现在特朗普在美国股市已经对消息不太敏感之际,开始转战国际原油届了。
让国际石油也有了:一顿操作猛如虎,涨跌全看特朗普的说法。
人们都有点怀疑,特朗普是不是操作完美股之后,跑来开石油多单了。
特朗普昨晚那条推特,直接让石油价格飙涨40%,一口气从26美元,最高涨到36美元。
但可能因为特朗普以往夸张表演和造谣的前科太多,市场对这条消息在最初反应之后,马上开始有点怀疑特朗普所说的真实性。
果然俄罗斯马上出来辟谣声称跟沙特没有过沟通,随后沙特也出来辟谣说没有减产1000万桶的事情,最后欧佩克也出来辟谣说沙特和俄罗斯没有减产协议。
这让国际油价直接从40%的涨幅,瞬间回落至18%的涨幅,随后大半天的时间里,国际油价基本在30美元附近上下波动。
这是昨晚石油过山车的上半场:冲高回落。
(2)
下半场今天傍晚
在昨晚石油过山车之后,世界围绕着石油减产问题,可谓是消息迷雾重重。
不过在今天下午之后,这件事情开始逐渐明朗起来。
首先是欧佩克石油组织一改昨晚的口风,开始透露有可能进行1000万桶的减产计划。

但欧佩克强调,美国应该加入欧佩克+的减产计划。

受此消息刺激,昨晚从最高36美元回落到28美元的布伦特原油,在今天下午3点之后出现又一波冲高,迅速涨回到了34美元。
这是我文章写到这里时候的一个情况。

从昨晚到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已经出现数次超过10%的巨大波动,由于国际石油期货炒作都是高杠杆的,动辄上百倍杠杆,这意味着超过10%的巨大波动,炒作石油已经成为一个巨大赌场。
可谓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而这一切波动,都完全围绕着消息去波动。
这是国际石油短线充满巨大的赌博和不确定性。
但其实从长线看,我在上周文章就提到过,国际油价在今年恐怕会长期在20美元~40美元之间波动。
这是可以从各个产油大国之间的利益得失,来推测各自的小算盘,从而可以得出来的一个结果。
(3)
各个产油大国的小算盘
昨晚文章也说过,美国、俄罗斯、沙特,是当前世界产油前三的国家。
1、美国,日产量1190万桶/日。
2、俄罗斯,日产量1129万桶/日。
3、沙特,日产量1000万桶/日。
所以,昨晚特朗普发推特说俄罗斯和沙特将减产1000万桶/日,很快被沙特和俄罗斯辟谣。
主要原因就是,特朗普心里打着的小算盘,是美国自己不减产,只靠俄罗斯和沙特去减产。
但毫无疑问,这种把市场份额拱手让人,只有自己减产的行为,俄罗斯和沙特是不会去做的。
这只是美国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这也是为啥俄罗斯和沙特,明明确实有过一些暗地里的沟通,来协调是否减产的事情,但要对特朗普抛出的这个减产计划,立即予以否认的原因。
按照特朗普的这个小算盘,美国维持日产量1190万桶,而俄罗斯和沙特却要各自减少500万桶,这几乎意味着俄罗斯和沙特要减少一半的石油产量。
在美国保持石油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俄罗斯和沙特把市场份额拱手让人。
所以特朗普这个方案是属于漫天要价,保持其过往一贯的夸张表演风格。
但这个方案不可能实现,不代表各国不可能减产。
各国的减产有一个首要条件,那就是美国需要加入减产计划。
这是今天下午不管欧佩克,还是晚上俄罗斯愿意减产的先提条件。

所以,正如我昨晚文章分析的那样。
在当前因为疫情影响,石油需求骤然下降2000万桶/日的情况下。
世界各个产油大国其实也确实有客观的减产需要。
但问题在于,谁都不愿意只有自己带头减产,而只能寄希望于欧佩克+俄罗斯+美国,能够达成某个协议,进行一致性减产。
这样只有把1000万~1500万桶/日的减产目标,分摊到欧佩克、俄罗斯和美国头上,减产协议才有可能出炉。
否则石油三国杀只会陷入囚徒困境。
但从客观来说,在疫情导致石油需求骤减,使得石油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
当全球石油存储容量达到极限时,各个产油国即使不想减产,也只能被动减产。
(4)
石油存储容量即将达到极限
由于过去一个月油价暴跌,并且石油需求骤降,使得石油产能过剩,这使得世界各国都是开足马力加紧存储原油。
但世界各国的石油存储能力是有极限的。
根据多方机构的预测,在今年年中,全球石油存储量就会达到极限。

国能源信息署4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了1383万桶,汽油库存也跳升超过预期,攀升了750万桶,这都大幅度超过人们的预期。

包括我们中国,也是开足马力在全世界大量购油,来扩大石油战略储备规模。

根据之前我们的规划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要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规模,同时,目前中国已经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约能储备原油3325万吨。
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把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到5.03亿桶,这也是中国目前能够储存的最大数量的指标。
并且在今年底中国有可能把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到11.5亿桶。
这意味着,按照我国目前1300万桶的日均消耗量计算的话,即使外部石油进口因为一些突发事情被切断,中国也能维持90天的石油供应战略底线。
这个计算是这样的,我国目前的石油产量是380万桶/日左右。
这使得扣掉我们自身的石油产量,我们平均每天的石油进口量是1000万桶/日。
所以,一旦我们的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到11.5亿桶,则至少可以维持110天的石油供应,达到了90天的战略储备红线。
而在这之前,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规模一直不算太高,顶多只能维持30天左右的供应。
这一次趁着国际油价大跌,且国际石油产能过剩,我国趁机大量囤积石油,提高自身石油战略储备,这是大大提高我国的战略安全的举措。
也算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但即使我国这样极限提升自身的石油战略储备,当前国际石油仍然陷入严重的产能过剩。
本次疫情对全球石油需求的打击,可见有多么严重。
即使我们铆足劲去囤石油,到今年年中,全世界各国的石油容纳能力都会达到上限。
早前,市场研究机构IHSMarkit表示,按照当前的供求速度,2020年上半年,原油库存将增加18亿桶。剩余的存储空间估计仅有16亿桶,届时生产商将被迫减产。预计到6月份,将没有空间来存放无人需要的石油。
所以之前甚至有国外的研究机构认为,假如产油大国再不减产,维持当前产能,那么当今年6月份石油全部存满的情况,在石油无处可放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甚至可能跌入负数。

其实这也不是危言耸听。
这是建立在,全世界把石油存满了,石油无处可放,但产油大国仍然不减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发生的。
但基本上,只要石油跌破20美元,所有产油大国,都会出现被动减产的局面。
其实这样不奇怪,白俄罗斯之前还一度以4美元的超低价购入俄罗斯石油。

当然了,以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关系,这种价格并不具备普遍性,属于极特殊情况。
但从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俄罗斯和沙特之类的产油大国的石油生产成本有多低。
也从中可以看到,美国的页岩油产业,在低油价时代,压根不具备和沙特、俄罗斯竞争的能力。
(5)
减产能否拯救石油价格
这个问题,要看拯救石油价格的目标是放在哪里。
之前文章我的石油价格,主要是以布伦特原油来说。
不过实际上,我们衡量石油价格主要是看对美国页岩油的压力,那么应该以美国原油,也就是WTI原油的价格来作为衡量标准。
这里说明一下,布伦特原油是指在伦敦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原油价格,而WTI原油则主要面向美国本土。
现阶段来说,WTI原油价格会比布伦特原油价格低5美元左右。

比如现在布伦特原油价格是33美元,而WTI原油价格27美元。
后面我文章里,会统一用WTI原油价格为基准。
如果以WTI原油价格来说的话,拯救石油价格于20美元,那么减产是必然能够拯救石油价格的。
所以,这次减产传闻一出,WTI原油价格马上从20美元飙涨到27美元。
因此,如果只是把石油价格从20美元的超低价中拯救出来,减产是能够达成这一目标。
并且,如果世界各个产油大国,真能就减产1000万桶达成内部分配机制,那么国际石油价格,会长期围绕着30美元价格做一个震荡。
但这毫无疑问,并不能让美国满意。
美国的真正目标是希望国际石油价格,能够涨回40美元。
但毫无疑问,这在当前石油需求骤降的情况,很难只通过减产达到这一个目标。
因为当前全球石油需求下降幅度是2000万桶的幅度。
而目前各国减产的目标是1000万桶。
单单只减产1000万桶,并不足以让石油价格涨回40美元。
至少需要减产2000万桶,石油价格才有可能涨回40美元。
但现在只是减产1000万桶就这么困难了,涉及到各方利益妥协谈判,那么减产2000万桶毫无疑问就更难了。
并且就像我昨晚文章分析的那样,对于俄罗斯和沙特来说,必要的默契是搞垮美国的页岩油产业。
因为俄罗斯和沙特都有着共同目标,这种情况下,指望俄罗斯和沙特会把减产目标提高到2000万桶,毫无疑问是不现实的。
本次俄罗斯和沙特之所以会开始准备减产,是因为疫情造成的石油需求量骤减远超过俄罗斯和沙特的预期。
对于美国来说,希望石油价格涨回40美元。
而对于沙特和俄罗斯来说,只要石油价格能够维持在30美元~40美元之间超过半年,就能够在搞垮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同时让自身利益最大化。
但毫无疑问,石油价格跌破30美元,甚至跌破20美元,并不符合俄罗斯和沙特的自身根本利益。
所以俄罗斯和沙特,有可能唱双簧搞价格战,把石油价格维持在30美元~40美元之间。
但在石油价格跌破30美元,甚至跌破20美元的时候,俄罗斯和沙特也必然会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减产。
但根据我这个分析,俄罗斯和沙特这个减产,会动态根据全球石油的需求变化,维持在一个不高不低的水平。
在石油需求骤降2000万桶的情况下,减产1000~1500万桶就是极限了。
这样未来半年的石油价格,很可能会控制在30美元~40美元的价格。
美国想要石油涨回40美元以上,不动用特殊手段,比如动用武力,那么是不太可能只通过减产来实现的。
甚至如果石油价格涨回40美元的话,俄罗斯有可能会重新挑起价格战,来对石油价格做进一步打击。
说白了,如果WTI原油价格涨上40美元,布伦特原油涨上45美元,俄罗斯就有可能增产,而一旦WTI原油价格跌破25美元,俄罗斯就会减产。
通过自身产量变化,俄罗斯和沙特这样唱双簧可以很有效的来控制国际石油价格。
最终目标就是搞垮美国页岩油产业。
这是当前俄罗斯和沙特非常清晰的一个目标,也是当前形势比较明朗的一个结果。
世界苦美已久矣。
有这么好的搞垮美国的机会,世界各国都不会放过的。
毕竟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只不过就像昨晚文章说的那样,现阶段要尽量提防美国可能狗急跳墙,尽量打了他一巴掌之后,赶紧给他一块蜜枣吃,让美国能继续待在温水里被当青蛙煮。
不过其实,如果美国真狗急跳墙,比如在中东和南美洲搞事情,其实反而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只不过美国也很聪明,一直提防着我们会不会突然动手,抱回对岸来突破第一岛链。
所以美国即使在外面被人不断打巴掌,也只能装装样子,把递过来的蜜枣和碎牙重新吞咽下去,而把拳头留着提防我们。
如果美国真忍不住,在中东和南美洲搞事情,那我估计我们做梦都会笑醒。
只是这种可能性比较低。
美国当前最大的提防对象,还是在我们身上。
这一点美国也很清楚。
其实今年确实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为今年是美国海外军事实力最薄弱的时候。

目前美国海军有11艘航母,但有4艘正在大修、2艘准备大修、而另外2艘福特级还没有完全形成战斗力。
所以美国当前能够立即部署的航母只有3艘:艾森豪威尔号即将部署在地中海、杜鲁门号部署在阿拉伯海、罗斯福号在西太平洋。
如果突击维护一下,可能可以动用5~6艘航母。
并且,在西太平洋用来针对我们的罗斯福号航母,目前正在被新冠病毒肆虐。

这使得美国当前的海外军事力量,空前的薄弱。
再加上疫情肆虐美国,让美国经济遭受重创。
今晚刚出来的美国非农数据显示,非农就业人口减少70.1万。

这是美国最近这10年来最差的非农就业数据。
现阶段,美国一方面自身经济遭受巨大打击,还面临俄罗斯和沙特的石油绞杀,另外一方面还面临着航母战斗群正在检修的尴尬局面。
这实际上,确实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过这种国家战略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谁也不知道美国航母集体趴窝检修,是不是在故意“示敌以弱”。
这也是我们需要提防的。
面对这个已经长期霸凌世界70多年的地球最强大国家,我们的确不能太过于轻视。
我们可以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高度重视敌人。
这也是伟人流传下来的思想。
在这样的大国博弈里,确实需要加倍小心谨慎,提防阴沟里翻船。
但遇到真正良机,也还是需要大魄力、大勇气、大智慧去抓住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管今年夏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里,风起云涌,将决定未来几十年的世界格局走向。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备用号:“大白话杂谈”公众号。
我每天晚上9点都会发表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更多精华文章可以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阅。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个人研究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