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凌晨4点写的。因为情况比较特殊,今天临时改成早上更新文章。
本来是想天亮之后再写,但晚上刷着手机上让人触目惊心的河南暴雨数据,还有让人看着十分担忧的视频,这让我是迟迟没办法睡着。
而且,我有一些朋友是在郑州,昨晚我在看到那些严重的受灾视频后,我也是第一时间去询问他们具体状况,情况也确实十分严重。
面对这样千年一遇的极端暴雨,我们个人显得是十分的渺小而无助。
看着视频上,汽车如同玩具一样漂浮在城区里,被滚滚洪流冲走,其中还可以看到一些人影时隐时现,就更加让人揪心了。
我有河南的朋友被困在单位里,停水停电,还没有食物,面对这样的极端灾害,充满害怕而无助的情绪。
也是基于此,我索性就熬夜写着一篇文章,想给身处灾区的河南朋友们加油打气。
也想给我读者里的河南朋友们祝福,希望大家面对这样的极端气候,要保护好自己。
要是有人受困的话,也要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的救援力量,要保持希望,等待救援。
如果出现被困的迹象,要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同时不要在这样极端的自然灾害面前去贸然冒险,尽量躲到高处、高楼层去等待救援,远离一些洼地危险地区。
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我们只能相信我们的国家,众志成城,互相鼓励,坚持下去!
(1)触目惊心的暴雨数据
关于这次河南千年一遇的极端暴雨灾害,大家可能已经从昨晚到处都在刷屏的各类惨烈视频里,被极大的震撼。
在现代发达的社会,人类比起古代来说,科技和生产力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在自然伟力面前,面对这样极端的气候灾害,人类似乎仍然还是显得那么弱小。
关于本次河南各种让人触目惊心的受灾视频,我这篇文章就不贴了。
这个一方面是外面已经有铺天盖地的刷屏,大家应该都有看过相关视频了。
其次,有些视频和画面,确实让人看完心情很沉重。
此外,我也不太希望,身处灾区的朋友,被这些触目惊心的视频,加重焦虑感、加重恐慌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至少我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信心,能起到一些鼓舞大家的效果。
虽然不贴视频和受灾图片,但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就更能知道这次河南的暴雨灾害到底有多恐怖和极端。
这次河南被称为千年一遇的超特大暴雨灾害,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
最近德国那边也遇到千年一遇的暴雨灾害,德国科隆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为154毫米,引发德国史上最大洪灾之一。
而这次郑州从19日20时到20日20时,这24小时的降雨量,达到恐怖的552.5毫米!
这几乎已经是德国史上最大洪灾降雨量的4倍!
这是横向对比,我们再来看纵向对比。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郑州以往每年平均降雨量为640.8毫米。
而这一次郑州从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617.1毫米。
也就是说,郑州这次3天的降雨量,相当于过去一年的降雨总量。
等于是郑州把过去一整年的降雨,都集中在这3天以倾泻而下的姿态,狂暴集中的降雨。
这可是把一整年的降雨,都集中在这3天里,并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20日直接泼下去。
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面对这样极端气候灾害,可以说人类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抵御住这样狂暴降雨的袭击。
所以我们才会在昨晚刷屏的各种各样的视频里,看到郑州变成了汪洋,这不是简单的内涝,已经是严重的洪水灾害。
这次河南的暴雨灾害,不仅下的量大,而且特别集中。
一个是降雨量在地域集中,集中在河南,特别是集中在郑州及其周边地区。
从上图可以看到,20日全国几乎大部分降雨量都集中到了河南去了,其他地方除了广东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有降雨之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没什么降雨。
另外一个是降雨的时间段集中。
虽然这次河南是3天下了过去一整年的雨。
但其实更夸张的是,19日20时到20日20时,这24小时就下了过去一年86%的雨。
也就是说,从17日到20日,这3天的时间里,降雨量90%是集中在20日这一天集中倾泻而下。
而在19日20点之前,虽然郑州也在持续降雨,但还没有出现这样极端烈度的情况,也没有造成如此严重的灾害。
并且在20日下午16-17时最严重的时候,郑州1小时就下了全年30%的降雨。
可以说这个降雨是特别的集中,在如此猛烈集中之下,就造成了这次极端的自然灾害。
这确实是超乎所有人意料,让人始料不及。
(2)极端灾害成因
关于这次极端灾害的成因,中央气象台在昨天下午也是第一时间进行了分析。
我这里也简单叙述一下。
1、最近恰逢两个台风气旋的形成,其中台风“烟花”,也就是下图右下角那个特别大的气旋,虽然距离我们还有1000多公里,但却成为这次河南暴雨的主要元凶之一。
台风“烟花”从太平洋上,通过大气环流源源不断的朝河南一带输送大量的水气。
而这个刚好跟最近黄淮气旋叠加在一块。
2、黄淮气旋
最近在我们范围内,主要存在两个气旋,如下图所示。
上方那个气旋,就是黄淮气旋,也是造成这次河南极端暴雨的真正元凶。
这个黄淮气旋是对流层气旋,本来在内陆只会形成大风天气,但假如在这个气旋外部,有充沛的水汽流入,那么周围水汽就会流入这个低涡气旋里。
于是,就是太平洋上的台风烟花,还有刚登陆广东的台风查帕卡,这两个台风气旋就刚好给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黄淮气旋输送了大量充沛的水汽。
最终就导致大量的水汽就集中在黄淮气旋,并集中在河南上方,最终就导致了这次极端气象灾害的形成。
同时,中央气象台还分析认为“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导致降雨持续时间长。目前只有等台风“烟花”更靠近我国后,环流形势出现调整,截断水汽来源,河南的雨才能停。”
也就是说,这次河南的暴雨,还并不会一下子结束,这就给我们带来更严峻的考验。
可能说到这里,有人会说,现在事情发生了才分析原因是不是太晚了,既然现在可以分析出来原因,为何不能提前判断出来。
这里,我也从几方面来说。
1、其实在7月19日,河南多部门已经发布了灾害预警。
从发布的预警内容看,我们在7月19日的时候,已经预判从7月19日至22日,河南省仍将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局部降雨量可达200毫米至300毫米。
2、虽然已经提前预警,但预警力度仍不足,对可能发生的超极端灾害可能性准备不足。
客观来说,当前这样千年一遇的极端灾害,任何人都不可能提前预料到。
而当前河南出现局部超过500毫米的恐怖降雨量,也远远超过我们气象部门19日预判可能达到200毫米至300毫米的程度。
不过其实,像德国科隆降雨量达到154毫米就引发德国史上最严重的洪灾。
我们既然已经预判可能达到局部200毫米至300毫米的程度,实际上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灾害预警。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这降雨量居然可以达到超过500毫米的恐怖程度。
对这样超极端的自然灾害可能性,我们还是准备得不够充分。
这不能说我们要求太严格,面对自然灾害,未雨绸缪就是要防备最糟糕的情况出现。
所以这里我觉得还是要做一些反思。
包括像昨天晚上,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地铁车厢被困在地下,看着视频里地铁车厢外洪流滚滚,车厢里的水位都没到胸部了,着实让人揪心和担忧。
幸好,消防救援人员最终还是及时赶到救援。
不过这件事情也着实让人感到后怕,要是当时情况再危险一些,后果不堪设想。
遇到这样极端的气候灾害,地铁这种容易遭受意外的,就应该提前关闭。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全球范围内极端气候灾害现象会发生得越发频繁。
今年德国及其周边国家发生史上最严重的洪灾,也堪称千年一遇。
美国和加拿大更是遇到史上最严重的高温灾害气候,加拿大甚至出现49.5摄氏度的超恐怖高温。
连北极圈都出现超过40度的高温现象,并且这已经是北极圈连续数年夏季气温超过30度。
北极圈的持续几年高温现象,必然加速冰川融化,并且随着全球气温逐步升高,也会给全球带来更加充沛的水汽。
虽然这有利于欧亚大陆的内陆地区,可以帮助一些内陆地区,比如我们西北地区的一些荒漠戈壁,带去更加充沛的水汽,让荒漠重新变回湿地。
但同样的,全球气温增高,所带来的充沛水汽,包括这种全球范围内的暖热失衡,所导致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也必然导致全球极端气候灾害发生得越发频繁。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当前全球极端气候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的大背景下,我们当前全国各地方,都应该加强对自然灾害,特别是极端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准备,面对每一次自然灾害,都应该有对超极端自然灾害的准备预案。
(3)众志成城
在反思之后,我们回到当前的河南还有郑州。
在当前暴雨仍然还在持续的情况下,郑州的灾害险情不容乐观。
这不单单只是城市的内涝洪灾,更大的危险还在于由于持续不断的暴雨,当前河南32座大中型水库都已经超限。
这就给当前河南整体的防洪形势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样极端的自然灾害,我们是肯定不能坐以待毙!现在只能全力组织动员起来,来抢险救援。
昨晚虽然看了很多让人揪心的视频,我这篇文章就不贴了。
但我也看到一些人们自发救援,让人感动的视频,我这里也贴一下。
民众这样自发的在危急时刻,能够这样齐心协力救人,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着实不易。
不过感动之余,我也希望我们作为普通民众,在参与抢险救援的时候,一定也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除了民众第一时间自发组织的救援,以及消防官兵的专业救援之外。
遇到这样的重大自然灾害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并且最能依靠的,自然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昨天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也是第一时间奔赴救援。
历史上,我们也遇到过无数次这样的重大自然灾害,但每一次这样灾害的磨炼,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让我们中华民族更加具有韧性。
即使当前科技发达,但我们人力面对自然伟力,仍然还是显得十分的渺小。
我们要能客观认知到自身的渺小和弱小,但同时又不能妄自菲薄。
我们这几千年历史,即有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时期,但也有面对自然灾害不屈抗争的过程。
人类历史就是这样螺旋交织的过程里不断前进。
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和弱小,我们才能更加敬畏自然,从而追求和自然和谐共处,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发生。
但自然灾害是难以避免,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我们也需要客观肯定人力的重要作用,肯定我们个人意志的重要性,也是我们文化里这种人定胜天的信念,这背后代表的是我们民族特性里不屈的意志。
众志成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不但国外那些宵小之辈压不垮我们,这些自然灾害也同样压不垮我们。
我们就是要有这样不屈的意志,去面对“人与自然”。
人心齐,泰山移!
这里也衷心祝愿河南的朋友们都能平安健康!
平平安安就是福!
郑州顶住,河南加油!希望早点雨过天晴!
另外我在本文末尾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贴了一个央视新闻的“河南全省救援电话汇总”的文章链接,大家有需要可以点击阅读。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点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