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大白话时事”轻松关注!点击上方蓝字↑↑“大白话时事”轻松关注!
点击上方蓝字↑↑“大白话时事”轻松关注!
(2020年4月29日)
本文首发:“大白话时事”微信公众号。
备用号:“大白话杂谈”。
(文末有语音版)
今日分析
明天就是布伦特原油6月合约的交割日期了,所以今天就当前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的巨大差价,做一个分析。
从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石油产业的一些困境,以及背后一些大国博弈的蛛丝马迹。
(1)
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的区别
首先来了解一下二者的区别。
目前全球有四大石油期货交易市场。
分别是:布伦特原油、WTI原油、迪拜原油期货、中国原油期货。
这其中布伦特原油在伦敦交易所交易。
WTI原油在纽约交易所交易。
迪拜原油在新加坡交易所交易。
中国原油期货则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
这是这四大原油期货,首先从交易地点上的一个直观区别。
其次,WTI原油因为在纽交所交易,而且主要影响的是北美的石油价格,所以也被称为“美油”。
基本上,WTI原油期货的价格,就是美国原油价格的最重要参考标尺。
除了WTI原油之外,布伦特原油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石油期货交易市场,也被视为国际原油价格的重要参考。
所以,相比WTI原油侧重于美国原油市场,布伦特原油的国际影响力会更大一些。
布伦特原油也因此被称为观察国际市场油价走向的一个晴雨表。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简单这么理解。
WTI原油对美国石油价格影响更大,但对中东和俄罗斯的出口石油价格影响则比较低。
布伦特原油对中东和俄罗斯出口石油的价格影响比较大,但对美股石油价格的影响则没有WTI原油那么大。
在以往,WTI原油通常都会比布伦特原油低上3-5美元的价格,然而这通常不会相差太大,互相之间的走势也基本是一致的。
但在3月9日俄罗斯和沙特联手发动价格战之后,我们却发现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的价差越来越大。
从一开始的5美元价差,到现在的10美元价差。
比如当前WTI原油主力合约价格是14.23美元,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的价格是23.6美元,而这价差接近10美元。
换句话说,在沙特和俄罗斯大打价格战之后,美油暴跌的幅度远大于布伦特原油。
这实际上已经客观直接印证了,我之前所说的俄罗斯和沙特联手搞价格战,真正目标是为了搞垮美国页岩油产业。
因为从结果来看,美油在这次价格战中,受打击程度远大于布伦特原油。
由于从2019年开始,美国成为了石油净出口国。
这实际上使得中东的石油生产商,出口到美国的石油数量锐减。
因为美国已经实现了大部分石油都自给自足的情况,自然不需要去大量进口中东石油。
包括特朗普去年也曾经炫耀说美国对中东石油已经不那么依赖了。
但已经有毒奶潜质的特朗普,做梦也没想到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降低,反而成为未来美国石油产业的一个致命陷阱。
那就是中东,或者说沙特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去通过阻击美国石油。
因为沙特出口到美国的石油规模,已经不是很多。
即使WTI原油价格跌太多,哪怕跌成0美元,对沙特的影响也不至于要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至于俄罗斯就更不用说了,由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长期紧张,再加上美国长期制裁俄罗斯。所以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没有出口到美国的。
这使得俄罗斯更加能肆无忌惮的去阻击美国石油。
理清这个逻辑之后,我们再来看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的巨大价差,就可以看清楚一些事情。
那就是,对俄罗斯和沙特利益影响更多的布伦特原油,价格相对坚挺。
而对美国石油利益影响更多的WTI原油,价格却如崩堤之势,包括之前搞出负油价的,也是WTI原油。
我们来对比一下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的近一段时间走势就知道了。
所以从实际结果看,本轮石油价格战,对WTI原油的杀伤力,远大于布伦特原油。
换而言之,本轮石油价格战,对美国利益的杀伤力,远大于对俄罗斯和沙特的杀伤力。
这实际上已经印证了俄罗斯和沙特在很默契的通过石油价格战来搞垮美国页岩油产业。
而不可能是美国和沙特在联手搞俄罗斯。
因为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逻辑,如果这场石油价格战是美国发动的,美国再蠢也不至于让WTI原油价格崩堤,反而布伦特原油价格坚挺。
那样的话,美国就不叫打击敌人,而叫做自残。
所以会提出是美国发动石油价格战的人,大都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程度,对当前实际国际局势和石油期货市场的客观情况,并没有做深入的了解。
(2)
为什么布油会比WTI原油更坚挺?
首先,这是俄罗斯和沙特,借由石油价格战和疫情因素,给美国石油精心设置的一个陷阱。
这个陷阱的设计是比较巧妙的,因为正好也是利用了WTI原油交割的一些缺陷。
这实际上,是因为WTI原油在成立之初,就给自己埋下的一些隐患,是作茧自缚。
因而被俄罗斯和沙特,给精心利用罢了。
WTI原油的交割缺陷,之前文章也分析过,就是WTI原油只能实物交割,不支持现金交割。
而且WTI原油的交割地点,位于内陆的库欣石油基地,还不支持海上油轮交易。
这使得,平时石油供需关系平衡的情况下,还不会有啥问题,因为库欣石油基地的常年储备量都不会超过一半,至少会有一半的闲置空间供人们进行石油交割。
再加上库欣石油基地的存储规模很大,达到了9300万桶的规模。
而布伦特原油的5个码头存储规模也才3100万桶,仅有库欣石油基地的1/3。
所以在以往正常情况下,库欣石油基地是不可能出现存满油,而使得WTI原油交割的时候,会出现无油可存的最极端情况。
下图对比了全球四大石油期货市场。
可以看到,图里的第二列Brent,实际上就是布伦特原油。
而布伦特原油也是全球四大石油期货市场里,唯一支持现金结算的石油期货市场。
其他交易市场都是需要用实物交割。
布伦特石油支持的这个现金交割,意思是说,当持有的石油期货到期后,投资者即使不打算交割现货,也可以直接按照现金进行交割,而不一定真的要拿出实物来做交割。
这就使得布伦特原油理论上不会存在因为没办法进行实物交割,而会被这样极限逼仓。
再加上布伦特原油的交割地点是在港口,支持游轮交割。
而不像库欣石油基地因为在内陆交易,只能支持管道和储油设备交割。
这使得,在本次疫情所带来的这种全球石油都快存满的极端情况下,布伦特原油的抗风险能力,相对比WTI原油要高很多。
这是布伦特原油相对WTI原油价格会更坚挺一些,且价差一直在扩大的主要原因。
包括我们看布伦特原油的不同月份的价差,也没有WTI原油那么大。
当前布伦特6月合约的价格是21.42美元。
而布伦特原油7月合约的价格是23.59美元。
价差只有2美元。
而WTI原油的6月合约价格是14.34美元。
7月合约的价格,则是18.88美元。
而这价差4.5美元。
这一切都是因为WTI原油的交割方式只能在内地的库欣石油基地,再加上库欣石油基地即将被存满油,导致WTI原油存在巨大交割漏洞,所带来的后果。
而WTI原油的这个巨大漏洞,也被俄罗斯和沙特,精心利用来,成为阻击美国石油价格的武器。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4月21日,WTI原油出现负价格之后。
沙特曾经迅速宣称,会考虑提前进行立即减产,而非按照之前的减产协议所说的那样等到5月份才开始减产。
这可能是当时看到布伦特原油也被WTI原油负油价带崩了,沙特才会这样表态。
但后来,沙特看到布伦特原油只跌到16美元就止跌了,并没有WTI原油跌得那么惨。
这个立即减产的说法,后来也就没有了下文。
目前看仍然还是得等到5月1日开始减产。
而且另外一个消息显示,沙特为了搞死美国页岩油产业,几乎都快拼了老命。
上面文章说过,沙特出口到美国的石油规模,实际上因为美国页岩油产业已经降低到最近30年的最低值。
但为了打击美国页岩油产业,沙特近期还专门给美国送上一份“5000万桶石油”的大礼。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美国本土储油空间马上耗尽的情况下,沙特居然动用了20艘超级油轮,满载着5000万桶原油,前往墨西哥湾。
这是在嫌美国石油存得不够多,想一口气撑死美国的意思吗?
真的是有够阴的。
面对沙特的这种做法,美国方面也有做出回应。
自然是把禁止进口沙特原油,包括加收高额关shui又拿出来说。
但一向喜欢通过武力耀武扬威的美国,这次却完全不敢在中东在闹事了。
完全没有今年元旦后,悍然炸死伊朗将军的彪悍。
这背后的原因我之前已经分析过了。
那是因为有红方已经冲上前线,去给美国开嘲讽拉仇恨的缘故。
之前开石油峰会讨论减产协议的时候,红方又是航母出巡,战机绕岛,还进行大强度训练。
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做给美国看的,目的就是警告美国,只要他敢在世界其他地方挑起战事,我们会马上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虚而入,收复对岸。
这实际上,使得美国在当前被疫情肆虐,谨慎下最后一战之力后,已经不敢轻举妄动。
正因为有我们把美国的注意力给劳劳抓住,让美国分身乏术,没办法去在其他地方搞事情。
这才让俄罗斯、沙特,敢这样不断骑在美国身上扇耳光。
不然要搁十几年前,给沙特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样明目张胆的跟美国对着干。
所以,这么多事情和数据,其实都很明摆着沙特这次就是要搞死美国页岩油产业。
但很多人基于“美国无敌论”的幻想,总认为沙特是美国小弟,只能对美国言听计从。
他们自己骨头软的,就觉得天底下所有人的骨头都跟他们一样软,都不敢反抗美国。
甚至还有类似沙特王储跟特朗普女婿关系很铁,所以沙特不会跟美国对着干的说法。
但提出这些说法的人压根就不明白,个人关系再铁,在国家利益面前都是浮云。
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利益。
搞垮美国页岩油产业,对沙特的根本利益太重要了,在这样一个巨大诱惑面前,什么私人关系也没用。
像特朗普也整天说跟我们的私人关系很好,但整天攻击我们的也还是特朗普。
把国家利益之争,用私人关系去考虑,是很天真的想法。
国家利益面前,前一秒还是好朋友相称的两个人,后一秒可能就在互相捅刀子。
这都是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我们在考虑大国之间的博弈的时候,利益之争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瑞德西韦的最新分析
另外,晚上8点半关于瑞德西韦有最新消息,先简单分析一下,明天再做详细分析。
这个是美国那边公布的吉利德科学主导的那个临床试验结果。
跟我之前文章分析预期一样,果然美国那边自己公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果然还是要粉饰一番。
下图是我之前文章里的分析。
所以,晚上此消息一出,美股盘前期货马上拉了一下。
但实际上,这并没有用。
这种东西再怎么吹,只要真正大规模应用使用一下,就会马上见光死。
还是我之前说的,关于瑞德西韦,如果美国的临床结果和中国的临床结果有出入,请相信我们自己的临床结果,至少我们不是利益相关方。
而美国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按照我们的临床数据显示,以瑞德西韦的这个副作用程度和比例,美国愿意拿自己国民生命开玩笑的话,去大规模使用的话,那有可能成为人类药物史上的一次巨大丑闻。
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和股市,真的是连命都不要了。
不过更有可能的就是,瑞德西韦只是被美国资本市场利用来借机出货的工具。
资本联合吉利德企业,通过粉饰临床数据,来制造利好,从而让美股场内大资本在持续反弹一个月后,能借利好拉最后一波出货。
这也是为啥吉利德科学之前要临时修改主要终点的缘故,就是为了降低临床结果达标的门槛。
而且按照美国药品上市规则,需要“在两个多国、多地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型临床试验中均抵达主要终点”。
这实际上这个规则也是为了避免利益相关影响临床试验结果的可能性。
所以瑞德西韦有可能只是美国资本借临床试验炒作一下,毕竟临床试验结果还能够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去粉饰。但要是FDA敢真的批瑞德西韦去大规模使用,以瑞德西韦的副作用,那就真的是拿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生命开玩笑了。
资本确实没有什么道德底线。
从这个角度看,为啥瑞德西韦一出相关消息,美国资本市场就会出现较大波动,就很好理解了。
因为美国资本在借这个药的临床试验做局。
另外我们原定于4月27日公布的双盲结果,在之前WHO泄露偷跑之后,一直还没有公开。有可能是为了等美国公布结果后再去公开,这样打击效果会比较好。
个人感觉,围绕着瑞德西韦的临床结果,已经成为了红蓝之间博弈的另外一个环节。
背景底色说明
另外说一下,今天把文章的背景色换成传说中最保护眼睛的豆沙绿色。
因为昨晚用了白底,同样也有很多人说刺眼。
明天再试一下淡黄色的底色。
豆沙绿色和淡黄色,是比较公认的两种护眼色。
到时候我会再发一个投票,看大家最喜欢用哪个颜色。
毕竟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我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另外,其实微信最近也推出了支持安卓和苹果的“深色模式”功能。
以安卓为例,可以在“设置”→“显示”→“深色模式”里开启夜间深色模式。
设置后,微信里会全部变成“黑底白字”的模式。
所以如果有需要夜间阅读,习惯黑底白字模式的朋友,可以自行设置一下。
(上面语音技术来自讯飞语音)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我每天晚上9点都会发表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更多精华文章可以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阅。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个人研究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