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增长4.9%,我们需要适应GDP增速进入5时代



今天文章来分析一下刚公布的今年三季度经济数据的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三季度同比增长4.9%。
可以看到这个分季度增长速度下降得比较快。
这个主要是因为去年一季度因为疫情原因,导致经济基数比较低,然后随着二季度开始恢复后,去年三季度基本恢复到一个常态化状态。
所以今年一季度的高增长是建立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本身就是不可持续的。
只要是看今年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假如去年有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段,都得最好用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一个经济恢复情况。
相对来说,今年前三季度GDP,两年平均增速为5.2%,结合三季度的同比增长4.9%来说。
我认为当前我们经济增速已经从2019年的6时代,开始回落到5时代,甚至是4时代。
但总体来说,我认为我们经济会在接下来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还是能维持在5%左右的经济增速。
也就是我们需要习惯经济增速下滑所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从追求经济高增长,到追求经济高质量的轨道上。
也就是经济要从“量”到“质”的转变。
本身在我们经济体量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想要一直维持以前动辄6%、8%的高速发展,已经不太现实了。
现在我们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100万亿GDP的情况,每增长1%的难度,都比以前增长3%要难很多,并且同样比例的经济增量也要大很多。
这个门槛在于,我们的GDP也已经达到了美国70%的门槛。
在二战以后,只有日本在上世纪最鼎盛的时候,曾经达到过这个门槛。
但是日本达到美国GDP70%这个门槛后没多久,就发生泡沫化危机,然后就陷入失落的三十年,日本GDP过去三十年基本是停滞不前,但美国GDP继续维持有2%左右的年均增速,所以当前日本和美国的GDP差距是越来越多。
但反过来,我们在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级第二大经济体后,就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去年我们GDP在疫情冲击下保持正增长,但是美国在疫情冲击下出现负增长3.5%。
这使得我们去年GDP占美国比例达到了70.83%,是过去100年来,我们GDP首次占美国的比例超过70%。
同时按照今年我们和美国的GDP增速情况,预计今年我们GDP占美国的比例会达到73%。
也就是我们和美国的经济体量差距还会持续缩小,直至我们经济体量超过美国。
所以,在我们当前经济体量达到一个相当大规模的情况下,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是不现实的。
其实大家可以发现,从2018年开始,就不断调低人们对经济增速的预期。
从2019年基本都只是维持6%以上的增长。
再到今年初,国内外所有机构普遍预测我们今年可以维持8%的高速增长情况下,我们提出了6%这个相当保守的经济增速目标。
按照当前前三季度9.8%的经济增速来说,实现6%这个增长目标是肯定没问题的,哪怕第四季度0增长,全年GDP增速也可以保持在7%以上。
所以,今年我们完成全年经济增速目标是肯定没问题的。
至于国内外机构普遍预测的8%全年经济增速,能否实现,则要看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速。
我粗略算了下,只要第四季度能保持在3%以上的增速,那么全年GDP增速就可以达到8%。
所以,今年我们GDP增速达到8%,问题也不大。
我们去年GDP增速是保持正增长,是所有主要经济体里,去年唯一正增长的。
所以我们去年全年的经济增速是比其他国家要高很多,基数也比较大。
不像美国今年GDP增长水分那么大。
我们今年能实现全年8%的GDP增长,还是很难能可贵的。
但同时,我们需要清醒意识到,当前我们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
这次对三季度的GDP增速预测,国内8家机构研究的平均预测值是5.5%,实际是4.9%,还是跟市场预期落差比较大。
细分来看,三大经济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增速情况。

可以看到,除了出口维持高增速态势之外,投资和消费这两块都出现比较明显的经济下滑。
但是,消费在经历8月份只有2.5%的超低增速后,9月份消费数据有所回暖。

9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4%,比上个月环比小幅增加0.3%。
虽然这个消费数据仍然比较不景气,但至少还算有所回暖,暂时止住消费数据增速下跌的趋势。
但当前消费低迷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9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比2019年来说,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3.8%。
这个消费增速是远低于疫情前,我们正常8%以上的消费增速。

在2018年~2019年,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低也会有8%的增速,远不是现在4%左右的增速。
8%的消费增速,匹配6%的GDP增速,消费增速大于GDP增速,才会起到消费拉动经济的效果。
如果消费增速低于GDP增速,那么消费就起不到这样的拉动经济的效果,甚至可能还会拖后腿。
当前我们经济主要靠出口的繁荣。
不过当前出口的异常繁荣,是建立在国外很多国家因为疫情冲击而供应链紊乱,大量订单转移到我们这边。
我们仍然需要注意提防,出口这样的异常繁荣,并不是可以持续的现象,要注意明年出口出现下滑的可能性。

当前一些出口的领先指标,比如出口PMI也开始出现下滑的迹象。
包括我们整体制造业PMI也是连续好几个月持续下滑,9月份PMI也是今年首次跌破50这个荣枯线分水岭。


当前我们国内制造业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原材料价格暴涨、能源价格暴涨和海运价格暴涨的大环境下。
特别是9月份开始出现这种因为全球能源价格暴涨,导致我们煤炭价格暴涨,进而导致我们电力资源紧张的局面,给我们制造业带来的冲击还是比较大。
所以9月份的制造业数据均有所回落,也并不奇怪。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给我们当前异常繁荣的出口,提前降降温。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是为了给出口降降温,才控制产能。
而是因为煤炭价格暴涨,导致电力资源紧张,而市场运行自然形成的产能控制结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能不能因祸得福,还得看我们能不能因势利导。
虽然我们国内经济当前也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还有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
但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也仍然可以因势利导去引导到对我们比较有利的结果。
我们也应该趁当前经济转型周期的机会,在这样的经济下行压力下,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加速经济转型,淘汰落后产能,从经济“高速”发展,变成经济“高质”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严控房价,坚持房住不炒。
同时,相比国外很多国家来说,我们经济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还都是可以克服的。
当前全球能源价格暴涨、原材料价格暴涨,是全球都面临的共同难题,不单单只对我们经济造成冲击。
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这样严重依赖于进口的国家,或者韩国这样完全依赖于出口的国家来说,造成的冲击更大。
美国当前供应链紊乱,出现缺货、缺人的问题。
欧洲因为能源危机愈演愈烈,也面临高通胀问题。
这实际上也是对当前全球化产业链的一次大考验。
面对美联储过去18个月的疯狂印钞,所形成的美元海啸,很多国家都明显准备不足,都出现普遍的高通胀现象。
我们当前能够把通胀控制在还相对比较低的水平,是我们很难得的机会,让我们的货币政策有更多的自主空间。
而在明年美联储即将从大放水,到大收水的关键转折时期。
全球经济、金融市场都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动荡。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其实世界各国都很难处理。
更何况由于美联储对通胀的错误估计,让现在还有点全球加速滞胀的问题,而滞胀是各国央行都最难处理的问题。
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所有国家也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前方已经没有人可以被“摸着”过河。
其实在这样的时期,其实最关键不是要做得多好,而是更需要不犯错。
美联储很显然已经犯错了,所以美国现在经济出现大问题了。
我们只要保持自己的韧性,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提前排雷,筑好堤坝抵御泛滥的美元海啸。
现阶段,不求做得多好,只要能比美国撑得更久,也就够了。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点下方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