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美国要求台积电、三星等半导体企业提交商业机密数据的最后截止日期。
而台积电可谓是精准踩点,在这个最后截止日期前,还是按照美国的要求提交了美国想要的数据。
虽然台积电仍然声称“会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保护客户的机密性,确保在回复中不披露任何客户的特定信息”。
但这显然只是给自己一些遮羞布。
毕竟美国也不是吃素的,按照台积电提交的那些商业机密信息,以美国的能力应该是很容易推导出他们所想知道的信息。
台积电此举仍然有很大泄露客户信息的可能。
而且,包括台积电等23家对岸厂商,都已经在截止日前回复美方“交卷”并回传相关数据。
可谓是“整齐划一”的动作。
而相比之下,韩国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都还没有提交数据给美国。
此外,德国半导体大厂英飞凌,也尚未答复美国。
于是,台积电等23家对岸厂商,成为第一批把数据交给美国的半导体厂商。
这骨头着实软得可以。
不过台积电之前还一度试图装作自己很强硬的样子,这说白了只是为了维护台积电自己会保密“客户资料”的形象罢了。
在9月30日、10月6日,台积电曾经两次表态“他们不会泄露敏感资料”。
但在10月22日,台积电却妥协,表示会按时把数据交给美国。
然而在10月25日,台积电却又表示,不会“完全上交数据”,会保证“客户隐私数据安全”。
言下之意,就是台积电上交的数据不会包括客户信息,但会上交其他美国所要求的数据。
所以,今天台积电也是不出意外的,赶在最后截止日前提交了数据。
生怕美国马上对它制裁一样。
除了台积电之外,三星目前看,也是大概率最后还是会提交数据。
韩国官员11月9日会访美,据悉到时候才会决定是否让三星提交数据,不过,三星至少还能多撑一会。
很多人并不太清楚,美国这次强逼全球各大半导体厂商提交商业机密数据,究竟意味着什么。
所以,我还是专门来分析一下。
9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发出《半导体供应链风险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美国称“为促进供应链各环节信息流通,要求半导体供应链中有兴趣的企业自愿提供相关资料,信息收集截止11月8日。”
面对各方质疑,美国解释说,这是因为供应链业者间缺乏信任,传言有企业囤货而无法掌握确切需求,客户端却说无法从供应商取得直接回应、甚至可取得的芯片数量还在减少,因此有必要请业者提供信息,以解决当前半导体产品短缺的问题。
然而美国打着“解决芯片短缺”的旗号,却要求半导体企业“自愿”提交的数据,并不简单。
美国向这些半导体企业勒索数据的内容包含:过去三年企业的订单出货情况、库存情况、客户信息、制程节点、供货能力、生产计划等等,可谓是事无巨细,问题清单多达26条。
这些数据很多都属于企业商业机密数据,企业之间的竞争,这些数据要是掌握在竞争对手,那可都是价值连城的数据。
而人们普遍怀疑,美国会将这些数据,经过梳理后,告知美国自己的半导体厂商英特尔。
包括我自己也怀疑,美国打着“解决芯片短缺”的旗号,实际上只是为了扶持美国自己的半导体产业,解决当前美国半导体产业荒困境。
此外,美国口口声声说是让这些半导体企业“自愿”提供数据。
但在10月13日,韩国驻美大使称“韩国企业不会轻易提供高度机密的信息。”
在这之后,美国商务部长马上威胁称“美国有很多方法能让这些企业交出数据,虽然不希望走到那一步,但如果有必要必定会采取行动。”
美国先说让这些企业“自愿”提供数据,然后有企业说不想提交数据,美国马上又进行威胁。
就这样,美国直到现在还在说台积电是“自愿”提交数据。
美国的脸皮还真的是厚。
最讽刺的是,对岸某些政客,居然还配合美国,美化起美国这种强盗掠夺行为,称台积电这些企业提交数据的行为是自愿而非强制。
这简直就是吃里扒外。
要知道,台积电可是对岸的支柱企业,对岸最近这20多年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但唯独半导体产业领先于全球,这完全就是靠台积电这样的龙头企业支撑。
而现在美国强逼台积电提交商业机密数据,摆明就是为了把台积电宰了,去养肥美国自己的英特尔。
结果对岸居然有这样一批吃里扒外的人,去配合美国,来自己宰自己,这不得不说是相当悲哀的事情。
对岸要是没了台积电,我都不知道对岸还有啥能拿得出手的产业。
美国在这场芯片荒里,意识到当前全球芯片制造业,美国已经沦为配角。
在芯片制造上,目前台积电占据全球56%的份额,掌握最先进的芯片制程。
我们所熟知的苹果芯片、高通芯片、英伟达的显卡芯片等等,几乎世界最先进的芯片,都要由台积电代工制造。
而三星则紧随台积电后面,占据全球18%的芯片制造份额。
然而美国所有半导体企业加起来,也才拥有12%的芯片制造份额。
而在1990年,美国半导体产业可是拥有全世界42%的产能,占据绝对优势。
过去这30年,美国芯片制造能力不断下滑。
虽然美国仍然保留芯片制造上游的一些关键技术,来确保这种“卡脖子”能力。
但一个显然的现实,在具体的代加工芯片制造上,美国的芯片制造技术已经落后于三星和台积电至少10年。
今年三星已经宣布完成全球收颗3纳米芯片的试产,而台积电则更领先一步,宣布已经突破2纳米的芯片制造技术,并声称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
而美国英特尔,还在10纳米技术挤牙膏。
英特尔素来有牙膏厂之称,就是最近这七八年,英特尔一直卡在14纳米技术,单单一个14纳米技术就用了好多年,直到前两年才推出10纳米制程的芯片。
但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因为采用了台积电最新的7纳米制程的芯片,所以在这两年的PC芯片市场上,可以说是杀得英特尔落花流水。
让AMD这个十年前一度差点破产的企业,现在完成对英特尔的漂亮逆袭。
然而AMD的荣光,却也是建立在台积电的基础上。
由于芯片制造环节巨大的成本投入,每提高一代制程,都需要耗费数百亿美元的巨额投资。
所以,当前世界上能真正有能力制造最先进制程芯片的企业是寥寥无几,只有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这三家。
而三星和英特尔基本是只生产自家企业的芯片。
所以,我们所熟知的高端芯片,比如高通的芯片、苹果、英伟达的芯片,基本都是台积电代工。
由于芯片制造环节,涉及芯片的利润附加值最高。
所以,苹果和高通都很乐意专注于芯片设计,而把艰苦的芯片制造研发的活,丢给台积电去做。
这才使得台积电能够拥有全球芯片制造56%的惊人份额。
我们在2018年之前,也一度认为,这样专注设计的芯片制造模式很不错。
包括华为在内,即使有自研芯片,也只进行芯片设计。
然后大家也都知道的,随着美国在2018年采取对我们全面转向的激烈博弈,华为被美国举国之力来制裁,这使得华为从全球第一的手机厂商,一下子面临无芯可用的局面,市场份额也迅速回落,虽然目前仍然还在努力支撑。
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这种只做芯片设计的弊端,就是太容易被人卡脖子,特别是我们还没有掌握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话语权时,就更是如此。
没有芯片制造技术,附加值再高的芯片设计,即使设计出再好的芯片,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制造业,才是根本。
美国当前虽然掌握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话语权,但面对芯片制造的最先进技术,都掌握在三星和台积电手里。
而美国自己的英特尔,却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最近这十年一直不断落后于三星和台积电。
本来30年前,英特尔的芯片制造是领先全球。
但现在反过来英特尔落后于三星和台积电10年。
如果按照正常的商业竞争,英特尔按照当前趋势,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并且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英特尔自己制造的最先进芯片,一直落后于竞争对手,长此以往,美国仅剩下的12%芯片制造份额,恐怕还将进一步萎缩。
再加上,今年出现的全球芯片荒,美国几乎没有任何抵御能力。
这都让美国开始重视芯片制造的空心化问题。
美国今年提出的战略规划是,在2027年要把美国芯片产能占比从当前的12%,提高到24%。而台积电到时候的产能占比,会从当前56%,下降到40%。
美国现在都已经直接明白无误的说要宰台积电一刀了。
但按照正常的商业竞争,英特尔是不可能实现美国的这个产能提升目标。
于是,美国只能不要脸的直接进行这样的强盗掠夺,打着“解决芯片荒”的幌子,要求台积电和三星等全球半导体企业,交出各自的商业机密数据。
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振兴美国的芯片制造产业。
而且从地缘角度来说,美国现在基本认为,我们会在未来数年内收回对岸。
这使得,美国完全无法接受,世界高达56%的芯片产能,处于这样一种可能不在美国掌控之内的局面。
所以美国当前才会这样不择手段的加速掠夺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甚至连脸都不要了,这显露出,美国是很着急的。
而面对美国这样的强盗行径,诸如三星和台积电这些企业,基本没有什么抵御能力。
因为三星和台积电,大都是华尔街资本占据大部分股份。
比如台积电前十大股东,外资股东高达八个,台积电的第一大股东是花旗托管的存托凭证,持有台积电20.52%的股份,而台积电所有海外投资者占据75%的股份。
包括三星也是一样,海外投资者持有三星也超过50%的股份,其中主要由华尔街资本持有,华尔街资本共持有三星股份44%的股份。
这使得像台积电和三星,明知道美国是要宰他们一刀,他们也只能被“自愿”的把脖子伸上去,等着美国砍下来。
顶多就是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这种已经退休的人,象征性的跑出来批评美国两句。
这对美国来说,是不痛不痒。
台积电仍然还是要明知道被宰的情况下,还得花千亿美元的巨额投资,跑到美国建厂,还得这样把机密商业数据拱手提交。
这堪称现代商业,最直白的美式强盗行径。
近代西方文明是靠海盗掠夺殖民发家,而美国发展了200多年,却仍然还是那套海盗掠夺模式。
现在的美国,只是披着文明外衣的海盗罢了。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点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