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我们和美国的10月份通胀率,刚好都是在今天公布。
不过美国的通胀率是在我们晚上9点半公布,因为我的文章都是晚上9点~10点发布,所以是来不及单独分析美国的通胀数据。
从目前各方信息看,美国的10月份通胀率肯定会持续上涨,目前市场预期值美国10月通胀率为5.8%,会比9月份的5.4%通胀率提高很多。
具体是多少,大家晚上可以关注一下,我明天也会专门分析美国的通胀数据。
晚上美国通胀率公布后,恐怕美国拜登很快就会来找我们见面了。
今天先来说说我们10月份通胀的情况。
(1)10月份CPI
因为之前已经公布过10月份蔬菜大幅度上涨的数据,再加上大家自己日常生活里也有明显感受,所以大家普遍预期10月份CPI应该会出现上涨。
之前市场预期10月份CPI是同比上涨1.4%,也就是通胀率为1.4%。
而今天公布的CPI同比增长数据为1.5%。
这不但扭转今年5月份以来,持续4个月的下跌过程,并且还一举超过了5月份同比1.3%的上涨。
这个势头还是比较快的。
我们细分来看:
10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跌44%,影响CPI下降约0.98个百分点;
鲜菜价格上涨15.9%,影响CPI上涨约0.33个百分点;
所以,实际上10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9%,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由于猪肉价格大跌,导致即使蔬菜价格出现上涨,但整体还是不能完全抵消猪肉价格大跌的影响,所以CPI权重里,食品整体价格仍然是同比下降的。
那么10月份CPI上涨的主要推动项目是什么呢?
答案是:油价。
10月份CPI的大类同比涨幅里,交通通信的同比涨幅最大,达到了7%的同比增长。
而交通通信里,涨幅最大的是燃料,同比涨幅达到惊人的31.4%。
这个是因为国际油价暴涨,导致我们国内油价也不断上调。
我去年加满一箱油只要230元,前几天去加满一箱油要300元,涨幅还是相当明显的。
可见,国际油价暴涨,实际上也不可避免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通胀压力。
换句话说,相比大家很关注的蔬菜价格对CPI的影响,其实油价对CPI的影响还更大。
我昨天文章刚好是分析围绕着石油的博弈,这里也做一点补充。
(2)油价对我们的影响
由于美国现在通胀比我们要严重很多,这也是拜登当前支持率一路下滑到38%,成为美国历史上支持率下滑最快的总统,所以对拜登来说,目前头等大事就是压低美国的通胀。
所以,拜登最近一直恐吓欧佩克+增产,来试图压低油价。
但欧佩克+无视拜登的恐吓威胁,仍然坚持不进一步增产。
有人问,美国自己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油价高不是应该对美国有利吗?
而且美国为何不让自己的页岩油增产。
这个原因,其实挺复杂的。
首先,美国石油资本是站在共和党这边,再加上拜登大力推行新能源,基本跟美国石油资本是死对头。
美国石油资本肯定不会去配合拜登,来增产降价,这些资本不可能有钱不赚。
我们可以为了民生安全,全力遏制煤炭价格暴涨。
我们能做到,但美国这样资本主导的国家,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此外,美国页岩油产业在去年油价暴跌中损失惨重,几乎倒了一半页岩油企业,钻井数量也从疫情前最高的800左右,骤降到200左右,只剩下1/4。
虽然随着油价大涨,美国页岩油产业才好不容易得到喘息之机,但去年关停的石油钻井,要重新启动是需要时间和金钱成本。
所以目前美国活跃石油钻井数量是550,仍然只有疫情前高峰期的2/3。
本来美国页岩油最大的劣势就是生产成本过高,所以跟俄罗斯和沙特的竞争,很容易就被价格战打垮。
这也让美国资本现在对投资页岩油是一直比较谨慎。
这个也很好理解,要是美国资本现在加大力度投资页岩油,那么一回头可能沙特和俄罗斯又联手搞起价格战的唱双簧戏码,那这些资本新投入的资金,可能就又打水漂了。
去年的油价暴跌,对美国石油资本伤害太大。
这也是因为,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实在太高,超过40美元的生产成本,让美国页岩油在国际油价的竞争中很容易处于劣势。
毕竟中东石油的开采成本只有10美元不到,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成本也是在10~15美元左右,都比美国页岩油要低得多。
所以,只要美国页岩油投入大到一定程度,俄罗斯和沙特随时可以通过唱双簧搞价格战的戏码,来搞垮美国页岩油。
这让美国资本现在投资页岩油的时候,是有点投鼠忌器。
另外就是,拜登因为是大力推行新能源战略,毕竟要节能减排,这种情况下,美国资本自然更加青睐于碳减排有关的项目,而不是石油这样的传统能源。
以上诸多因素叠加,导致美国石油资本只想着赶紧休养生息,自然对拜登这种降油价的呼吁视而不见。
而石油资本不是拜登的基本盘,拜登自然无所谓石油资本的利益,只关心现在对美国最要命的通胀问题。
但拜登对国内石油资本无从下手,自然只能把恐吓对象瞄准沙特和俄罗斯,才会最近一直要求欧佩克+进行增产,来压低油价。
但这一次,沙特仍然很强硬的无视了拜登的增产要求。
包括前几天,沙特甚至很针锋相对的直接超预期上调油价。
这毫无疑问,会大大增加美国的通胀压力。
但同时,这也会增加我们的通胀压力。
这是我们需要辩证、取舍看待的问题。
我们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油价大幅度上涨,对我们的通胀压力自然也很大,这个也体现在10月份CPI里。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也并不希望油价的上升幅度太大,即使高油价对美国的伤害更大。
俄罗斯和沙特从去年唱双簧,搞得油价暴跌,在美国金融市场崩盘的时候,给予美国致命一击。
并且在美联储不得不疯狂印钞来救市之后,俄罗斯和沙特马上“握手言和”,开始很默契的维护油价,一路推升油价反弹到80美元上方,创下近年来新高。
俄罗斯和沙特这样做,根本原因还是维护其各自利益,目的是为了挤垮美国页岩油产业。
但这样的行为,最终会产生很多结果影响,其中就包括会加剧美国通胀,并给美国金融霸权“左右摇晃松土”。
这会严重冲击到美国金融霸权的稳定性。
所以,我们不能说,俄罗斯和沙特是为了推倒美国金融霸权,才这样做。
但可以肯定是,俄罗斯和沙特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美国金融霸权松动。
而对我们来说,当前是和美国博弈的关键时期,有机会导致美国内部金融地雷爆炸,是对我们很有利的。
因为一旦美国内部金融地雷爆炸,美国很可能会跟2008年次贷危机一样无暇他顾。
所以,我们虽然肯定不会去主动帮助俄罗斯和沙特来提升油价。
但面对当前油价上涨这个已经是“既成事实”的结果,我们也只能因势利导,去把这样的局面引导到对我们最有利的局面,而对美国最不利。
当前我们和美国的激烈博弈,如果说是一场金融战争的话,那显然是不可能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兵不血刃,让美国不战而降,有这种想法是活在梦里。
所以,油价上涨,也是对各方的一把双刃剑,对我们和美国来说都有压力。
但相对来说,对当前通胀已经失控的美国来说,压力会更大一些,高油价对深陷通胀泥潭的美国来说伤害更大。
而我们实际上,是有在做一些未雨绸缪。
去年油价大跌的时候,我们是大幅度提高进口原油力度,大幅增厚了我们的石油战略储备。
我们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所以我们最近才会这样全力遏制煤炭价格,这实际上也是为了提高我们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
煤炭我们整体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只要我们全力遏制,是可以让煤炭价格大幅度回落。
但石油就不一样,我们石油主要靠进口,而且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所以我们拿国际油价是比较没办法。
国际油价更多是由美国、沙特、俄罗斯,还有金融市场的炒作、全球石油整体供需关系、美联储货币政策,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
所以,我们不能说,我们希望油价涨,或者说油价涨对我们更有利,那样就容易变成“大棋论”
只不过,在油价已经大幅度上涨,这个局面已经是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因势利导”,让结果对我们更有利,而对美国更不利,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现阶段,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国内的通胀。
只有我们通胀不失控,我们对高油价才有更强的承受能力,才能让高油价对美国的杀伤力更大。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和美国双方比拼韧性的时候。
而现阶段,对我们来说压力最大的,还是严重的输入性通胀问题。
(3)PPI最大的问题
10月份的PPI工业出厂价格出现13.5%的同比增长,这是再次刷新这个涨幅记录。
这使得我们的PPI指数已经超过了2008年的历史高点了。
而我们PPI出现如此巨大上涨,根本原因就是全球能源价格暴涨、全球原材料价格暴涨所导致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今年的涨幅是高于工业出厂价格。
这说明,PPI的大幅度上涨,完全是成本推动的结果。
但工业出厂价格是处于上游,面向的是中下游制造业,而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
所以,上游因为原材料价格暴涨,而出现成本推动,导致工业出厂价格暴涨,中下游制造业只能被动承受,而没有太强议价能力。
但下游制造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话,却不是太容易提价。
因为终端消费,不是成本涨了,就一定能涨,更多还是要看市场供需关系。
所以我在一年前就跟大家提出一个概念。
现阶段,我们虽然很难发生全面通胀,但可能出现“必需品通胀、非必需品消费通缩”的冰火两重天局面。
一些不是太有必要的消费,如果涨价,我们可能就直接选择不买。
所以,10月份CPI上涨,涨幅比较大的,基本都集中在必需品。
像衣着、生活用品服务的价格涨幅就很小,因为这类消费,更多属于改善型消费,我少买点衣服,也不会没衣服穿。
因为我们当前整体消费是比较低迷的,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发生全面通胀。
很多人一说通胀,可能就会说蔬菜价格上涨的问题。
不过去年冬天蔬菜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也很多人就借此说要大通胀。
但实际上,每年冬天,特别是春节前,蔬菜价格上涨属于常态。
不过春节过后,蔬菜价格基本都会大幅度回落。
10月份蔬菜价格快速上涨,主要是气候灾害,致一些蔬菜主产区被淹,影响了蔬菜价格。
同时,在10月中旬开始,各地爆发了旅游团疫情已经波及了20个省份。
这种多地连续散发的疫情,对我们的生活物资、蔬菜供应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是,我们前段时间已经是全力保障物资供应和蔬菜供应。
所以,蔬菜价格的供应,我认为是不用担心的。
目前蔬菜价格也已经有了一波回落。
只是,今年因为还叠加了寒冬效应,我个人预计今年春节前,蔬菜价格仍然会整体维持高位。
不过春节后,蔬菜价格应该会跟往年一样,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所以,当前蔬菜价格上涨,并非货币因素所导致的通胀结果,蔬菜价格波动经常有比较大的短时弹性,更多会受气候因素和季节影响,并不需要过度解读。
相比蔬菜价格,我更担心的是PPI疯狂上涨所带来的的问题。
同时,PPI和CPI的这种剪刀差,巨大的PPI涨幅所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基本就是靠我们的中下游企业去消化承受。
这其实对很多中下游企业来说,当前日子是很艰难的,压力也很大。
但偏偏这种时候,我们也很难去大放水刺激经济。
因为PPI如此巨大的涨幅,已经某种程度制约了我们的货币工具箱。
CPI目前比较低,主要也是猪肉价格大跌。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CPI处于低位,就对通胀掉以轻心。
在PPI如此疯涨的情况下,假如我们也跟着美联储大放水,我们CPI涨上去也是很快的事情。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当前对于放水,要更加理性、克制。最多就是保持精准滴灌,比如最近就定向朝碳减排产业定向放水,通过绿色金融的方式,来扶持某些行业。
但对于全面放水,我们肯定会非常克制。
只要我们不全面大放水,我们的通胀整体应该还是可控的。
我个人预计,即使接下来PPI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慢慢传导到CPI。
在未来半年内,我们的通胀率应该也会保持在2%左右,最多不会超过3%。
至于半年之后,到时候再具体观察。
现在我们和美国的这场金融、经济博弈,其实胜负手已经挺明显的。
美国的死穴是失控的通胀压力,逼迫美联储提前加息,就可能戳破美国金融资产泡沫。
而我们则要避免,跟随美联储大放水,引发全面通胀,进而引发资产价格泡沫,这样很容易被美国来回收割。
所以现阶段,我们自己要避免通胀失控,对放水理性克制,尽量抗住这样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另外一方面,对美国通胀的失控,可以推波助澜,在一些同时对我们不利的影响因素,比如高油价,我们需要想办法调节,提高我们的承受能力,比如控制煤炭价格这样的方式。
但不管怎么样,都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底线原则是不能影响到民生安全,这个是根本。
比如说,我个人认为,油价如果在100美元下方,是还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但假如油价真像脱缰的野马,涨过100美元,恐怕我们也会开始出手来调控油价。
这个世界很复杂,凡事有利有弊,皆是取舍。
特别这样高度复杂的经济博弈里,不可能存在既能有效杀伤对手,并且只对我们有利,没有任何代价的方法。
所以,在跟美国博弈的时候,更多是需要全局去综合考虑来权衡取舍。
并且,想要真正推倒美国霸权,光靠我们是不够的。
美联储过去18个月滥发美元,导致全球通胀失控。
这实际上是美国在对全世界输出通胀。
所以世界各国都应该联合起来,把通胀挡回美国。
美国一直用“世界因为美国霸权而更美好”的谎言,来绑架全世界。
但世界没有了美国霸权,只会更美好。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点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