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事出门,晚上回到家也8点多了,本来是想请假的,不过因为今天正式宣布了拜登在下周二早上跟我们见面的事情,很多人比较关心,所以我还是来跟大家做一个详细分析。
本来是没想写太长的,不过一口气写下来,也有4000多字,达到了平常篇幅,就省去请假了,所以文章也发得比较晚,还望大家见谅。
关于拜登找我们见面这个事情,相信有看我文章的人应该都不会感到意外,只会觉得意料之中。
毕竟我最近这几天文章,也一直在说,随着11月10日美国通胀数据一公布,我一看美国10月份通胀率直接破6,我就知道拜登应该很快就会确定跟我们视频见面的事情。
我在大前天文章分析美国通胀率的事情时,也说拜登应该很快会找我们视频见面了。
这个倒不是说“神预言”什么的,因为现在美国确实很着急,我知道很多人不信美国有这么着急,但事实摆在这。
所以,只要搞清楚,美国现在因为通胀失控很着急,对很多事情就不会感到意外。
这也不是“赢麻了”什么,我们自己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只不过美国比我们更着急,仅此而已。
关于美国着急,这个其实可以从很多细节看出来。
比如10月底,罗马G20会议,美国国务卿是专门跑到我们代表团驻地,来跟我们见面会谈,最终才商定要在年底视频见面的事情。
谁找谁,是一目了然。
再加上美国总挑通胀率刚公布的时间点,去找我们打电话、见面。
很多人问过一个问题,就是美国这些人难道不能提前知道这些经济数据吗?
这个他们当然知道,但是他们故意就是要在通胀数据一公布,才去找我们打电话或者见面。
这本身就是故意做出来的姿态,背后也是在故意释放一些信息。
另外,有不少人觉得,通胀问题对美国影响不大。
这是很多潜意识还认为美国无比强大的人,所遗留的一些潜移默化影响,特别有这样潜意识影响的人是一些有影响力大V,他们很容易带这样的节奏。
但当前通胀对美国的影响也确实很大。
要不然拜登就不会说,扭转通胀趋势,是他的第一要务,更不会如此着急。
包括英国首相也不会在前几天因为通胀失控问题,而公开对民众道歉。
这是因为,从上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以来,全世界已经有40多年没经历过大通胀时代了。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基本没经历过真正的通胀。
我们在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还是有经历过一波大通胀。
当时有前后差不多10年的时间,通胀率是有两度超过25%的超高水平。
如下图所示。
不过在1994年汇改之后,特别是2000年加入WTO,我们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开始经济腾飞之后,我们就没有再发生大通胀了。
从2000年至今,我们整体物价水平还是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关于这一点,可能有些人会有一些不同看法,认为过去20年物价已经涨很多。
不过这个问题,主要是“参考坐标系”的不同。
比如我们以猪肉价格为例。
因为我是88年出生的,所以我小时候还经常听父母讲,说我出生前,猪肉还是五毛钱一斤。
但到了2000年的时候,猪肉基本就是5块钱一斤。
十年涨了10倍,这样才叫做大通胀。
但是从2000年到现在,过了20年了,猪肉价格前段时间跌到谷底的时候,也才10块钱不到。
20年也差不多就是翻倍水平,有通胀,但不属于大通胀。
一般年通胀率要超过两位数,才能称之为大通胀。
从上图也可以看到,2000年之后,我们通胀率最严重的时候,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一度达到了9%的通胀率,这已经属于相当过热的经济周期。
不过整体来说,过去20年,我们经济整体是还没有经历过大通胀周期。
而且最关键是,我们过去20年,经济腾飞,我们民众的收入也是出现大幅度增长,收入的增长跟通胀水平整体是相匹配的。
客观来说,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平均收入所能买到的东西,会比20年前还要多。
这是生产力大幅度增长所带来的被动通缩效应。
但是,我们日常生活明显感觉,现在的钱购买力是远不如20年前,钱是明显变薄了。
这个主要还是房价涨太多了。
2000年的时候,全国房价平均价格应该是2000元左右,但到现在,全国房价的平均价格应该是至少涨到了1万,全国房价在过去20年是整体涨了5倍。
而在一线城市,房价涨得更加离谱。
我们收入在过去20年里,提高得很快,而我们整体货币供应量也在过去20年里增加很多,这也是需要客观面对的事实。
不过我们大量热钱,都跑到房地产去了。
房地产不但成了货币蓄水池,也成为了压低通胀的压舱石。
我们过去20年大量发行的货币,其实都是跑到房地产去,要不然以我们过去20年发行的货币规模,我们的通胀率肯定不是能保持在个位数水平。
所以,我们如果以房价作为“参考坐标系”,我们是一直在经历一个通胀过程。
但我们如果以日常生活购买商品的价格计算,其实过去这20年,物价整体变动程度并不大。
但有一个明显变化是,基础消费物价不大,但人工服务消费的价格变动很大。
比如20年前理个发只要5块钱,10年前理个发只要10块钱,现在理个发基本要30。
人工成本上升很多,因素比较多,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是一直在提升,所以人工成本也必然水涨船高。
但整体来说,我们过去这20年,通胀能保持不发生大通胀,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庞大的制造业产能规模。
任何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都不太容易发生大通胀。
因为整体是产能过剩的。
只要产能过剩,那么终端消费品的价格,就比较难涨上去。
此外,因为电子消费类产品,存在摩尔定律,处于长期通缩螺旋,这一块也是降低通胀。
这个不单单是我们,全世界在过去20年里,严格来说,都处于一个通缩轨道。
虽然美元等全球货币都处于一个严重超发过程,以黄金计价,包括美元在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所有货币的购买力都是在持续稀释,持续贬值的过程。
但一边是货币贬值,一边又是通缩,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以日本为例,日本过去30年,一直在通缩,民众收入也基本停滞,跟30年一个水平。
但日元也同样跟随全球主要货币,处于一个贬值趋势。
这根本原因是。
过去这20年的全球货币超发,基本都流到的资本市场,而非直接到民众手里。
所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资产价格节节攀升,而日常消费支出基本保持不变。
全球资产价格,不管哪个国家,基本都是热钱流到房地产和股市,不管是美国、欧洲、日本,还是我们,都是一样。
热钱推动了资产价格疯涨,但另外一方面,又可以让民众日常新消费的物价稳定,不发生通胀。
所以,就会出现不同参考坐标系下,通胀的发生标准是不一样的。
以资产价格作为参考坐标系,过去这20年,全球一直在大通胀,因为资产价格在一直疯涨,所以世界各国的货币,都是在稀释。
从30年前至今,美元的购买力至少是稀释了十倍,所以跟美元挂钩的所有货币,都在超发状态下,也普遍处于购买力稀释状态。
但同时,因为热钱基本都流到资产价格里,所以还能维持普通民众日常消费不发生大通胀,甚至像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过去这20年,基本处于持续通缩状态。
而之所以,欧美等发达国家,可以在货币持续超发的过程里,保持民众日常消费通缩,除了热钱都跑去炒作资产价格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我们作为世界工厂,为全世界制造大量廉价商品。
欧美日这套MMT货币超发理论,想要不发生通胀,其实有一个很重要前提,也是MMT理论里不好意思提的,就是需要一个可以任劳任怨,只赚辛苦钱的庞大制造国,来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享受,提供大量廉价商品。
制造业、产能、生产力、才是最根本的一切。
欧美日的发达、繁荣、享受,其实都是建立在很多制造国的“血汗”基础上。
而这往往被很多这些搞理论的西方经济学家,所刻意忽视。
但是,当前,欧美主导的这套货币超发体系,已经到了一个难以维系的地步。
为什么呢?
因为太过于严重的贫富差距。
这套货币超发理论,由于热钱都跑到资产价格,这使得持有大量资产的富人们,财富疯狂增长。
而大多数普通民众,只有稳定的收入,很难发生财富跨越,虽然没有发生通胀,还可以安稳过日子,但一辈子可拥有的财富也基本到头了。
像日本民众过去30年的整体收入是没有太大变化的。
但这30年,全球资产价格都疯涨了N倍,所以,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是越来越严重。
美国现在贫富分化,已经超过1929年的最高水平。
0.1%的美国富人,所拥有的财富已经超过30%美国整体财富。
本来税收是一个调节贫富差距的有效方式,但特朗普之前上任后,还专门针对美国富人大搞减税,这使得美国现在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只能陷入赤字货币化的怪圈。
民众财富长期停滞,享受不到社会发展的红利,这肯定是不行的,会出问题。
所以,这套模式是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不然按照欧美所设想的理想模式,有钱人财富一直大幅增长,民众财富虽然维持不变,但也不发生通胀,有一些专门培养的制造国,长期供应廉价商品,来维持这些发达国家稳定。
这样,他们即满足了有钱人的胃口,还让民众能保持安居乐业的状态,这似乎让欧美发达国家,陷入一种“经济永动机”的错觉里。
但他们都忘了,这样的“永动机”是建立在对资源国、制造国的劳动力剥削基础上。
所以,前文提到,最近这些年,我们人工成本上升很快,所以我们开始经济转型,不再想只当一个苦力。
于是,我们和美国的最核心矛盾就出来了,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往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进发,而这就是美国长期靠霸权垄断的核心利益。
美国在二战之后,扶持了很多制造国,但这些制造国,基本发展到一个瓶颈,就会被美国收割一波,然后陷入到一个天花板状态。
这是因为美国卡死了他们的发展上限,所以很多国家都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
而我们人口众多,要是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美国就失去制约我们的任何能力。
所以,在我们已经抵达中等收入陷阱的门槛后,美国现在不择手段的想要遏制我们的发展。
但因为美国这两年对我们的遏制手段太过于激进,再加上这两年刚好爆发了疫情这个世纪大变数。
不但全球供应链紊乱,甚至美联储都开始疯狂的大印钞,极端的滥发美元。
而这诸多因素,最终不可避免的引发全球大通胀的出现。
我们虽然因为过去18个月,整体保持比较克制的印钞,没有跟随美联储大放水,但我们也面临十分严重的输入性通胀,PPI是屡创新高。
而欧美都普遍出现失控的通胀,就连日本这个长期通缩的国家,虽然CPI还没怎么涨,但也面临过去30多年来最严重的输入性通胀,企业物价指数创30多年来新高。
所以,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当前的通胀会让欧美如此头疼。
因为低通胀,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维持这套印钞模式的前提。
他们相信印钞只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而不会引发民众通胀,所以推崇MMT货币理论。
但这两年的百年未有大变局,似乎说明这样的“经济永动机”也只是一时的虚假繁荣表象。
透支式的消费繁荣,终归还是可能因为很多变数,而迎来还债的时候。
所以现在美国就着急呀,看我们还软硬不吃,美国才会出现这样,一边积极的找我们见面,一边各种无底线的升级挑衅,搞得很“精分”一样。
只不过,美国如果是想指望我们去帮美国压低通胀,我认为这是有点太想当然。
因为我们现在也没有这个能力。
我们能解决好我们自己的内部问题,就很不错了。
哪有能力去帮美国。
所以我们顶多就是跟美国虚与委蛇一下。
美国还是得靠自己。
我们也是得靠自己。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点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