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释放石油储备,还想碰瓷我们,围绕油价的博弈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最近围绕着油价的博弈开始进入白热化。
上周,美国请求多国释放石油储备后,当时俄罗斯是第一时间拒绝,韩国也拒绝,日本则扭扭捏捏面露难色。
不过呢,这两天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美国能源部预计将在11月23日宣布释放石油储备,并且是和日本、韩国、印度等全球主要消费国,一起联合释放石油储备,来共同应对高油价。
考虑到美国的时间,估计最迟明天早上应该就能看到相关新闻。
好吧,我文章刚写一半,在晚上8点就看到弹窗消息。

美国白宫正式宣布,拜登将与其他国家一起协同释放战略石油储备。
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这样多个主要石油消费国联合释放石油储备。
可见,当前美国失控的通胀压力,对拜登的压力有多大。
所以,拜登只能选择高油价,这个最简单直接的目标。
而且打压油价,还能恶心一下拜登对手的背后金主,拜登会有此举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不过拜登这个做法,就引发沙特比较大的不满。
OPEC+最新表态称,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从其最大客户的库存中释放数百万桶石油是不合理的,该组织下星期开会时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增加石油产量的计划。
OPEC就是欧佩克,也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一开始是不包含俄罗斯的,以中东国家为主。
后来俄罗斯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再加上为了应对美国页岩油的巨大冲击,OPEC后来就把俄罗斯为首的一些中小产油国也拉拢进来,形成了OPEC+。
所以,目前OPEC+基本就是沙特和俄罗斯作为双核心的这么一个产油国组织。
当前围绕着国际油价的各方博弈,也是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今天文章我会来详细分析一下。
(1)韩国身不由己,日印趋之若鹜
韩国最近经常遭到美国“霸王硬上弓”。
前段时间,美国强硬要求三星“自愿”交出企业机密。
当时韩国一开始也是看似很硬气的拒绝美国,声称三星不会轻易提供高度机密的信息。
但实际上,到了11月8日,美国设立的截止日,三星一样还是提交了所谓的机密。
当然,三星也同样声称,提交给美国的是包括机密信息。
但这个说归说,实际怎么做,是没有人知道的。
在这次美国“请求”多国释放石油储备的事情里,韩国一开始也很硬气称“我们正在彻底审视美国的请求,但我们不会因为油价上涨而释放石油储备。我们可以在供应不平衡的情况下释放石油储备,但不是为了应对油价上涨。”
但按照白宫晚上的公告,韩国仍然还是响应了美国这次联合释放石油储备的请求。
不过按照目前的报道称,日本和美国是这次释放原油储备的主力军,而韩国、印度,还有我们只会提供少量原油。
那么再来说说日本。
日本在上周接到美国的请求后,并没有马上拒绝,而是有点面露难色的意思。
当前日本是美国最忠实的小弟,几乎就是跪舔姿态,美国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而之所以让日本这样忠实小弟都面露难色,是因为日本2012年修正石油储备法后,释放条件变得更加宽松,但仍仅限于海外发生灾害时的情况,不包括原油价格上涨。
也就是日本如果想要响应美国的请求,就需要绕开他们法律的制约。
目前日本是打算和私营部门合作,把私营部门所持有的石油储备释放一部分。
可以看到,日本为了跪舔美国,也是绞尽脑汁。
而且目前报道称,日本应该会成为美国之后,本次释放原油储备最多的国家。
再来说说印度,上周我看一些新闻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倒是没看到印度的身影。
不过,路透社在11月22日就引援三位印度的消息人士称,印度计划释放石油库存,以配合其他国家,表达对OPEC+控制产量的不满。
该报道称,日本和印度官员正在研究如何与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同步释放国家原油储备以抑制价格。
目前印度尚未决定释放石油储备的规模和时间,印度方面称,这需要和日本等其他主要石油消费国进行协调。
不过也有美国媒体再次“消息灵通”的报道称,印度计划释放500万桶原油储备,会和美国一起公布。

晚上在白宫宣布的名单里,也能看到印度的身影。
目前各方消息看,本次美国竭尽全力联合多国释放的原油储备规模可能在1亿~1.2亿桶,这会比全球每天石油消费量稍微多一点点。
当前全球每天石油消费量大约是接近1亿桶的水平。
那么这一次为何多国会逐步响应美国的请求呢?
主要原因,我认为是这一次美国是打算带头释放原油储备。
上周,美国对多国请求的时候,并没有说美国自己要不要释放。
我也提到过,美国想让其他国家跟着他释放原油储备,至少美国自己应该释放原油储备。
每个国家的原油储备都很宝贵,是辛苦积攒下来的,大都是为了应对天灾、战争,不能轻易动用。
所以,美国想让其他国家响应他的请求,至少他应该是要带头表率。
之前消息称,美国可能会在这次联合释放原油储备里,释放4500万桶到6000万桶,至少应该会占到一半的规模。
而美国晚上公布的准确数字是,美国将释放5000万桶原油。

看来美国总算是有点长进了,知道带头大哥如果不真的冲锋的时候冲在前头,他的那些小弟,也没几个愿意跟着他冲。
(2)沙特继续硬刚
面对这次美国联合多国来释放原油。
沙特的反应也是比较激烈。
有报道称,如果消费大国从其储备中释放原油,或者如果大流行再度抑制需求, OPEC+可能调整提高石油产量的计划。
言下之意是,如果这些消费国联合释放原油,那么OPEC可能会保留一些原油,并将抵消释放储备的影响。
虽然这是OPEC出面释放的消息,但谁都很清楚,这实际上就是沙特意思。
当前沙特在石油博弈的问题上,如此和美国针锋相对,也让当前沙特和美国的关系的紧张,还是浮出水面。
去年3月份沙特和俄罗斯暗中唱双簧打石油价格战,实际是捅了美国一刀子。
我当时分析沙特和俄罗斯唱双簧的可能性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认为,沙特是美国的忠实小弟,不可能背刺美国。
不过当前也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沙特和美国的关系并不那么的紧密。
彭博最近也发表评论文章称,美国和OPEC+之间的这场石油增产博弈,是去年沙特和俄罗斯价格战以来,石油政治领域的最大动荡,这也折射了美国和沙特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10月底G20峰会结束后,美国一直指责OPEC+没有及时增产,导致油价高企,将破坏疫情后的经济复苏。
包括美国能源部长甚至直接断言,美国汽油涨价都赖OPEC+这个垄断寡头。
啧啧,你看着锅甩的,都甩出花式效果了。
美国能源部长难道不清楚,美国才是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吗?
在页岩油革命后,美国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登上了世界第一产油国的宝座,也从曾经的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变成了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也得益于石油资源丰饶,美国以前一向以油价低而闻名,结果现在油价大幅度上涨后,就马上把锅甩给OPEC+,不管是沙特还是俄罗斯,自然不愿意背上这口黑锅。
沙特认为当前的能源危机主要是因为天然气和煤炭价格的飙涨,相比之下油价的涨幅并不算太大,所以OPEC+的各国部长们认为他们不应为此负责。
因此,之前面对拜登不断施压,但OPEC+一直坚持不进一步加大增产力度,而是维持原计划12月份增产40万桶的计划。
拜登也是因为在OPEC+碰了硬钉子后,才会转而寻求联合多国来释放石油储备的计划。
(3)我们的态度
那么在这件事情里,我们的态度又是如何?
我注意到晚上围绕着白宫公布联合其他国家释放原油的名单里,有一些细节。
我们主流媒体的报道通稿里,目前我并没有看到有包含我们的名字。
大都是说包括印度、日本、韩国和英国等。

不过,也有媒体报道的时候提到白宫的声明里的联合名单里,包含了我们的名字。
但这类文章大都不是通稿,属于进一步的评论分析,文章的意思也是,明明是美国“碰瓷”我们,美国却开始自吹自擂起来。

从目前信息看,白宫官网公布的联合名单里包含了我们的名字。
这个我之前有提到过,美国这次是在碰瓷我们原计划的石油储备年度轮换计划。
考虑到我们主流媒体报道的通稿里,并不包含我们的名字。
所以我也不清楚,美国这次碰瓷加上我们名字,是否是我们默许同意的。
也有一种可能,美国是在我们还没有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把我们名字加上,那么这完全就是恶意碰瓷。
所以,一切要以我们自己的官方公告为准。
我先来分析一下,美国在这件事情上碰瓷我们的来龙去脉。
我上周文章也有提到过,美国似乎很想把这件事情跟我们碰瓷。
实际上我们很早就开始释放原油储备,进行原计划内的年度轮换。
早在10月31日,国储局就发布公告称“近日开展年度性国家储备成品油轮换工作。”

在更早之前,于9月9日就做了首次以“轮换方式”分期分批投放国家储备原油。
当时公告就明确说了,本次投放主要面向国内炼化一体化企业,目的是为了缓解我们国内企业的原材料上涨压力。

所以,现在美国包括一些美国媒体,实际上是有点想碰瓷这件事情。
在美国白宫晚上宣布这件事情之前,在上周,美国媒体就试图把我们早在9月9日开始的原油储备年度轮换计划,渲染成我们响应美国的请求,加入到美国所号召的多国释放石油储备的行列中。
美国之所以非要跟我们碰瓷,美国有几方面目的:
1、拜登为了给自己政绩加分,挽救其糟糕的支持率。
2、拜登试图通过这样联合多国进行的行动,来彰显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力”。
3、毕竟过去这半年,我们对美国是软硬不吃,让美国也是憋了一肚子气,所以也只能这样碰碰瓷,来寻求心理安慰,更多也是做给美国国内的选民看的。
目前关于美国碰瓷这件事情,还需要等我们自己公告,一切以我们公告为准。
我认为,不管美国怎么碰瓷,我们都不会因此就改变本来的年度轮换计划来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释放石油储备。
也就是,我们应该不会跟着美国大幅度释放原油储备,顶多只是象征性的释放一些。
我觉得有几方面原因:
1、我们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所以要是国际油价能因此回落,我们是乐见其成的,对我们也是比较有利。
2、如果国际油价不能因此出现较大回落,损伤更大的也是美国自己,要不然美国现在也不会着急得联合多国释放石油储备。
所以这次被美国碰瓷,不管结果如何,对我们都不会有什么利益损害。
美国更多只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
拜登如果是想要我们也跟着大幅度释放石油储备的计划,我认为可能性很低。
如果我们跟美国关系好,我们倒是不介意做个顺水人情。
但我们现在跟美国关系好吗?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虽然我们和美国前阵子刚视频见面完,但美国并没有改变起各种挑衅行为,前几天说要考虑外交抵制冬奥会,今天才刚又派导弹驱逐舰穿过海峡继续挑衅。
美国这种出尔反尔,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压根没有点合作诚意。
所以,面对美国这次碰瓷,我们最后公告是默许,还是戳穿美国。我认为,都不会影响我们按照自己9月份早就定下的计划,按照自己节奏去释放原油。
不管上没上美国的联合名单,我们都不会按照美国的要求去行事,美国爱碰瓷是他的事情。
我们的石油储备也并不算太丰富。
这个可以对比一下。
日本作为岛国,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所以日本有着世界最庞大的石油储备规模。
根据公开数据,日本的石油储备规模高达6.3亿桶左右,日本是每天消耗440万桶原油,意味着日本的石油储备足以支撑日本145天的石油消耗。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石油储备规模也是高达7亿桶,不过美国石油消耗量是世界第一,每天消耗高达2049万桶,所以美国石油储备虽然规模更大,但也只能支撑34天左右。
但关键是,美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所以储备的天数并不需要达到国际公认的90天安全线。
真遇到天灾和战争,美国完全可以停止出口,来实现石油自给自足。
而像日本是基本没有什么石油资源的,一旦海上生命线被人掐断,就完全只能靠石油储备,所以日本才会储备如此之多的石油资源。
我们虽然是世界第七大石油生产国,但相比我们每天1300万桶的石油消耗量来说,我们石油产量是每天377万桶,还只够零头。
所以我们每天石油进口量是大约1000万桶的水平,石油自给率只有29%,有71%是要靠进口。
这使得,我们也有很大的石油储备需求,来应对一些可能出现的天灾,甚至是战争。
我们并不会定期公布石油储备规模,最近一次公布是2017年表示,截至2017年年中,包括部分公司库存在内的国家储备总量为3773万吨,即2.807亿桶。
按照目前我们每天约1000万桶的石油的规模,我们2017年的石油储备,顶多够我们用30天,这是低于国际公认的90天安全线。
所以,当时我们也有做一个远期规模,目标是在2022年建设可以达到100天储备规模的庞大石油储备。
所以过去这三年,我们是大量建设大规模的石油储备基地。
正好去年疫情爆发,让国际油价暴跌,我们也是趁机大幅度进口石油,来增厚我们的石油储备。
虽然目前还没有公开数据确认我们有多少的石油储备规模,但有国际机构预计,我们的石油储备规模是达到了80天左右。

但路透社的分析报告则认为,我们储备最多为3.84亿桶。
如果按照我们每天1000万桶的进口规模,80天的储备规模至少要8亿桶。
可见关于我们的石油储备规模,外界预期的数字浮动是比较大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石油储备规模距离之前规划的明年达到100天安全线,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所以石油储备资源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好不容易才增厚了我们的石油储备,所以我们正常是不会大规模释放石油,除非碰上了天灾,甚至战争。
从目前公开情况看,美国这次要释放5000万桶原油,我估计总的释放规模就是1亿桶,美国占一半。
其次应该是日本占大头,虽然日本因为法律限制,没办法动用日本官方的石油储备资源。
但日本也很喜欢藏油于民,日本包括炼油厂在内的民营公司持有约1.75亿桶原油和石油产品,所以日本可以动用这部分民间的石油储备。
我估计,日本可能响应美国号召,释放3000万桶左右。
要不然剩下国家也释放不了那么多。
目前印度是在白宫公布后,就紧随其后宣布会释放500万桶原油。

日本还谨慎一些,只是表示会先释放几天的石油储备,后续看情况再进一步投放。
按照日本每天消耗440万桶来看,这个几天至少是上千万桶的级别。
不过从日本这种谨慎态度来说,其他国家能真正行动上响应美国去大幅度释放的国家并不多,主要还是靠美国自己释放。
毕竟对所有国家来说,释放原油储备,都是要十分谨慎的事情。
像印度的石油储备才2650万桶,说白了只是美国抓来凑数的。
(4)对国际油价的影响
再来说说美国如果开始大规模释放原油储备,对国际油价的影响。
1990年以来,美国有过6次出售石油储备,算上这次是第7次。

大致来说,之前6次美国释放原油储备,都会对国际油价短期走势造成影响,除了2017年那次,基本都能起到平抑油价的效果。
不过今年的情况还是比较特殊的。
关键的问题在于,当前国际油价暴涨,真的是如美国所说的那样,是OPEC+不愿意增产导致的吗?
我认为油价暴涨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疫情和美联储印钞的影响都是起到根本性推动作用。
供需关系自然也有很重要影响,但沙特方面认为,当前世界的石油供应并没有短缺问题,供需关系没有失衡,这也是OPEC+不愿意进一步增产的原因,他们害怕这个时候增产,明年很容易出现石油供应过剩,那样的话会严重损害这些石油生产国的利益。
当前欧洲疫情再次大爆发,成为疫情新震中,疫情作为最大变数,也是制约这些石油生产国增产的一大原因。
咨询公司Facts Global Energy的董事长也表示,任何战略石油储备的释出都只会对价格产生两到三周的影响。
关键还是在于OPEC+的态度,12月2日OPEC+将举行会议,讨论原定的12月日产量增加40万桶的计划。
目前OPEC+的威胁意思是,假如消费国释放原油,包括疫情因素导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OPEC+有可能调整原定12月的增产计划。

目前比较魔幻的是,OPEC+认为石油供需并没有失衡,并且认为明年一季度可能就会出现原油供应过剩。
但另外一方面,是国际油价高企。
美国这次联合多国采取的释放原油行动,也可以视为对油价上涨原因的一次“剖析”。
正常来说,美国要释放5000万桶原油,肯定会对2-3周内的国际油价造成很大影响。
但假如在美国释放完原油后,国际油价仍然还涨回去,那么美国关于油价上涨是OPEC+不愿意增产导致的说法,就只是美国炮制的谎言。
那么假如油价上涨并非供需失衡,那么很显然,只有美联储的滥发美元,会导致国际油价暴涨。
所以,美国这场联合释放原油的行动,在我看来,更像是美国自己在扯下身上穿着的皇帝新衣。
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一直声称,当前全球高通胀,并非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导致的。
所以美国试图寻找可以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来解决当前美国高通胀的问题。
因为美国很清楚,一旦结束宽松货币政策,很可能导致美国泡沫化的金融市场出现重大危机。
但假如美国尝试各种办法,都没办法解决高通胀问题的话,就证明美国在撒谎,到时候对美国的国家信用和美元信用,都会造成巨大冲击。
现在让我们看看,美国的谎言是否会被戳破。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点下方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