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为何在年轻人里再度流行?深邃的思想永不褪色



12月26日,这一天发生过很多事情。
30年前的今天,苏联正式宣布解体,这样一个在冷战时期可以跟最强盛的美国分庭抗礼的庞然大物,却在苏联一堆带路党的推动下,从内部轰然瓦解,其速度之快,简直洗刷了那个年代人们的三观认知。
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而是在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中动态变化,历史是在周期性的螺旋上升轨道中前进。
所以再强大的事物,如果不能保持自我革新的坚定意志,就没办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那么终将不断的腐朽,最后化为历史的尘埃。
强如苏联是如此,现在的美国也是如此。
这都是警醒我们的最现实例子。
幸好,我们还有伟人深邃的思想。
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28周年。
128年前的今天,一代伟人来到世间。
那是一个充满动荡、变革、惨烈、蜕变、新生的年代。
他引领着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神州大地上已经与百年前截然不同。
但即使如此,伟人的思想,却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这说明,深邃的思想是永不褪色的。
东西方都有流传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仍然指引着人们精神方向。
昨天催稿费的文章里我也提到“警惕资本的糖衣炮弹。
其实资本不单有糖衣炮弹,还有资本自身存在的缺陷所带来的的严重副作用。
当前全球范围内,都出现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瓶颈临界点后,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现象,带来诸多问题。
今天我就顺着这个话题,趁这个日子,来聊聊为什么“毛泽东思想”现在反而更加流行,而且不单单在我们这里流行,在西方国家也有一些“毛泽东思想”流行的火苗。
也顺便推推书,毕竟好久没写“读书分享”了,今天自然要推的就是《毛泽东选集》。
(1)更流行
大家可能有注意到,最近这两年,年轻人群体里阅读《毛选》似乎有点流行的趋势。
有人在地铁上抓拍到这样看《毛选》的画面。

清华大学图书馆去年发布了2020年借阅排行榜,《毛选》连续第二年位列榜首。
在京东的图书“社科榜”的畅销排行,《毛选》也是常年保持前三的位置。
为何当前年轻人,又流行起看《毛选》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
就是当前资本化太严重,并且当前社会出现了很多矛盾,再加上随着触碰到一些发展瓶颈,各方各面都出现一些内卷的现象。
在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出现过的诸多问题、矛盾,基本也都在我们现在复现了。
所以,可以说在我们过去这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资本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也在不断出现。
诸如阶级固化、贫富分化、向上空间渠道开始缩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等诸多矛盾,让年轻人不少都陷入迷茫和徘徊。
人在迷茫的时候,往往就需要一些思想武器,作为指路的灯塔。
而那些哲学思想著作,自然就是最好的思想武器。
《毛选》作为一代伟人的思想精华,在当前年轻人迷茫的时期,自然而然就成为我们很重要的精神灯塔,这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客观来说,这其实不单单是我们这边所发生的一些现象,全球范围内,最近这些年都发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回归的思潮。
资本主义在高速发展几百年后,也进入到一个瓶颈期,也在全面的内卷化。
不管是欧洲、美国、哪怕是北欧这种高福利社会,也都开始冒出很多的问题。
其中美国作为资本主义最强盛的国家,其内部当前积蓄的问题矛盾是最多的。
比如,美国当前的贫富差距是历史最高水平,已经超过1929年的纪录。
美联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美国收入排在中间60%的所谓“中产阶级”所拥有的财富,在国家总财富中占比已经跌至26.6%,创30年来新低,而收入前1%的富人却拥有27%的国家财富。
而1928年,美国上一个贫富差距最严重的时候,最富有的1%富人占有23.9%的国家财富。
当前美国贫富差距严重程度,已经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时候。
除了贫富差距分化,美国还存在严重的种族问题、阶级固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民粹化问题,以及美式民主已经沦为作秀工具,缺乏实干,没有真正去解决问题能力等等,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一些属于人性本质问题,另外一些属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可能产生的问题,属于资本主义的内生缺陷。
所以,在当前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瓶颈,甚至到了一个求变的临界点时。
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只要还在独立思考的人,都会自然而然把目光看向了“马克思主义”。
这个在美国也有一些典型例子。
比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这就是一位身居华尔街资本的大本营,还是其中某一位大鳄,但他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入研究,并且他也精读了《毛选》,对我们其实是相当熟悉的。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达里奥在各种场合看好我们的未来,同时也在不停看衰美国的未来。
达里奥的团队,还经常做一些量化数据模型,把大国的国力给量化,并将我们和美国的国力变化做一些数值模型推演。
而达里奥也基于此发表过很多文章,去分析为何美国的国力处于衰退周期,并很难改变,而我们的国力未来是大概率超过美国。
其实,要是美国能多一些达里奥这样对我们有深入了解的人,也不至于让美国现在对我们有如此深的误读。
绝大多数美国人,他们所认知的中国,是跟我们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们从未真正去了解过中国。
这是当前中美关系走到如此糟糕境地的主要原因。
傲慢的美国人,从未低下他们的头颅,去不带偏见的了解我们。
唯有惨痛的未来,才有可能让他们清醒。
(2)资本主义的临界点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临界点,最近全球范围内学术界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思潮。
日本《朝日新闻》最近就发表题为《资本主义的临界点》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作者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佐伯启思。
他认为,通过拓展空间、技术和欲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资本主义”已接近临界点。
这篇文章里提到,资本主义过去这一百多年发展遇到过两个瓶颈。
第一个瓶颈是上世纪70年代,高度工业化之下由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支撑的经济增长在这个时候走到了尽头。
关于上世纪70年代,我过去文章也提及过很多次。
它不但是美国经历长达十年的大通胀、大滞胀时期。
同时也在1974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
并且1971年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美元一度失去了世界货币的地位。
再加上,上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还没有决出胜负,苏联的道路并没有从根本上被否定。
所以,当时西方国家的思潮,普遍存在一种悲观主义,就是有些质疑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当时美国社会也爆发很多矛盾,诸如一些思想“解放”运动,包括种族问题的集中爆发等等。
不过幸运的美国,等来了苏联解体,等来了信息革命,迎来了互联网浪潮。
“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90年代的信息化(IT革命)。发达国家通过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谋求新市场,在新金融商品和交易中寻找套利空间,以IT技术开拓新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格局迅速重新分配。
我们的崛起,成为21世纪开篇最宏伟的篇章。
这场建立在信息革命的全球化浪潮,美国是最大得益者,而我们也搭上了这班顺风车,可能也是末班车。
随着接下来的“碳减排”时代,通过碳排放,发达国家基本锁死了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发展中国家上升空间。
本来西方国家也想把我们的上升空间锁死,但幸好我们从最后那一丝窄缝里挤过去,我们自己的新能源技术已经不落后于欧美国家,甚至在很多领域领先于欧美。
比如太阳能领域,我们生产着全世界超过70%的硅料、硅片、组件,全球光伏产业链大都集中在我们这里。
比如新能源汽车,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在核心的动力电池技术上,我们也有世界前列体量的企业和技术。
所以,我们并不怕发达国家试图靠碳减排来锁死发展权的问题。
但包括我们在内,全球所有国家,都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就是“天花板”的问题。
发达国家锁死了发展中国家的天花板。
而发达国家自身也面临资本主义的天花板。
上世纪,资本主义走出70年代泥潭,是依靠信息革命,也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虽然当前人类也在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智能化革命。
但种种迹象显示,这第四次工业革命,并不能带来如同之前那样,可以让生产力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效果。
那篇文章认为“技术创新也并非很轻易就能带来经济增长。虽然技术创新的确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但它同时也意味着劳动者收入的下降,至少难以想象收入增长。如此一来,总消费无法增加, GDP自然也无望增长。”
“尽管发展迅速的AI、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并不能确保它们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如今与20世纪60年代已大不相同,那种以新技术刺激大众产生新欲望,并由此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经济增长良性循环的模式已成为历史。”
所以他得出一个结论“通过拓展空间、技术和欲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资本主义”已接近临界点。”
关于这个结论是否完全正确,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不过我个人总体认为,资本主义确实进入到一个十分坚固的瓶颈。
这会导致在全球范围内都出现全面内卷化的问题。
本质上,当前我们和美国的关系会如此之差,也是这种“内卷化”的现象所带来的其中一个结果。
因为新的增量蛋糕已经不足够瓜分了。
所以各方博弈的焦点,只能集中在存量蛋糕的重新再分配。
这是当前国际博弈的一个主轴。
所以,当前全球范围内,都存在这种资本发展的瓶颈。
一些之前强行掩盖的矛盾,就都开始集中爆发。
这种情况下,全球都会有这种“马克思主义”回归的思潮。
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我们这最好的本土化思想精粹,于是《毛选》会再一次于年轻人群体里流行,是自然而然的。
在30年前,前苏联解体的时候,《毛选》就曾风风火火地流行很长一段时间,当时因为正处于全球剧变,我们也出现不少变化,当时人们也出现普遍的迷茫,所以同样也需要寻求这样的精神灯塔。
可见,往往在社会发展到,人们普遍出现迷茫思潮的时候,“毛泽东思想”就会成为很多人选择的指路明灯。
当前这个社会十分的浮躁、纸醉金迷、娱乐至死、贫富差距也十分严重,各领域也存在一些固化现象。
越发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武装我们的思想。
其实像美国,现在“美国梦”那套美式叙事模式,也已经在美国年轻人群体不吃香了,美国年轻人也基本不信这套能够依靠个人努力,成为人上人,实现梦想的“美国梦”。
这也是为什么偏“社会主义”的桑德斯,会在美国年轻人群体里如此受欢迎。
当然,桑德斯那套所谓“社会主义”,跟马克思的唯物辩证主义是完全两码事。
美国整体是一个偏右翼国家,从根子上是反“唯物主义”,并且是反“社会主义”。
所以,马克思主义想要在美国传播缺乏土壤,像达里奥这样的人,在美国终归是极少数。
不过,随着美国问题越发严重。
如果美国未来十年真的解体,甚至爆发内战,到那个时候,矛盾集中爆发的美国,才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土壤,到那个时候,我们也可以给美国年轻人们多输出《毛选》。
其实,纵观全球和历史,马克思主义反而在我们中国上得到了最好的发展,我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最佳传承人。
我个人认为,这根本原因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底子,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是非常契合的。
比如,我们道家思想就有很浓厚的对立统一规律,道家经典早就深刻阐述过“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才以唯心主义的方式系统地表述了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认为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改造和吸取了哲学史上特别是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深入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述。
基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这些都在《毛选》的“矛盾论”“实践论”都有深刻阐述。
所以,我认为,我们中华文化其实是非常强调“实事求是”的民族,也有很深邃的哲学思想体系。
这都是我们的文化宝库。
所以,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把“马克思主义”送来了中国的同时,其实也让我们重新挖掘出我们自己的哲学思想宝库。
“毛泽东思想”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和我们中国文化流传几千年的哲学思想,进行完美结合的思想著作。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在物质高度发达的同时,却也面临精神迷茫困境的时候,就更需要从这些思想宝库中,寻找武装我们思想的武器。保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
另外说明一下,上面这个链接,我选的是“精装版”,因为后台商品搜索页面,我找不到“普装版”。
有需要购买“普装版”的,可以点进去直接在“已选”里可以选择其他不同版本。
本文来源“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
外面有假冒我的骗子号,点上方关注正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