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费】今天是我的生日,聊聊历史大底这个话题



本来是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六会例行催稿费。
今天是周五,提前一天催稿费。
因为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所以我就干脆就合在一块,省得大家重复打赏,给大家省点钱。
强调一下,每个月底的例行赞赏,是自愿原则,属于无偿赠予,并无其他额外服务。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推荐股票,外面有一些假冒我的骗子在推荐股票骗钱,大家需要注意辨别。
我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视频的流量收入和大家的赞赏稿费。
稿费不用多,每个月赞赏1元即可,主要是靠积少成多,作为我坚持创作的动力,也是我不接广告的底气。
另外,今天本来是每周五闲聊休息的日子,不过既然是生日+催稿费,我就不先闲聊了。
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历史大底”做一些分析。
过去一周,大家比较关心的主要就是俄乌危机,但更关心这件事情背后的国际博弈,以及对全球金融股市的影响。
特别本周初很多媒体把A股下跌的原因,完全归咎于俄乌危机。
所以让人更关注俄乌危机的影响。
但其实这个是不太靠谱的。
又不是我们跟乌克兰打,其实正常俄乌危机对我们影响不大。
元旦后全球股市大跌,更多是受美联储不断提高嘴炮加息力度所致。
美联储的大幅货币转向,叠加地缘形势的紧张,才导致国际避险资金风声鹤唳,加速回流美国,给美债接盘。
所以,西方舆论渲染俄乌危机对金融股市的影响,其实是为了给美联储打掩护,这也是在为美国的金融战服务。
这些国际大事往往都不是孤立的,还是要从全局角度去分析看待。
最近这两天,美国试图拱火俄乌危机的图谋是有点失败了。
在昨天早上,经过四方会谈,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意,“无条件”遵守乌克兰东部的永久停火协议。
被美国渲染成“一触即发”的俄乌危机,给泼了一大盆冷水。
注意,这个四方会谈是德国、法国、俄罗斯、乌克兰,是不包括美国的。
过去这一段时间,主要是美国在不断拱火,极力渲染俄乌危机。
但欧洲、俄罗斯、乌克兰,其实应该都不希望看到俄乌危机升级。
现在美国拱火阶段性落空,俄罗斯股市昨天还大涨了8%,但昨天A股仍然出现大跌。
这个锅总不能甩到俄乌危机身上了吧。
根本原因,还是在美联储大幅度货币转向。
而且我认为,俄乌危机只是一个幌子,美国的真正目标还是在我们身上。
所以A股过去这一个多月,出现如此极端的连续下跌走势,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在美联储昨天凌晨发出信号枪后,北向资金连着两天流出超过100亿。

昨天流出146亿,今天北向资金又流出124亿。
这样连着两天大幅度流出,还是比较罕见的。
包括今天上证50尾盘比较异常的砸盘,直接一口气从0%砸到2%。
但在此期间,海外股市都没有太大波动。

连跌了一个月,连个节前红盘都不给,挺让A股的散户们心塞。
我以前也分析过,上证50更容易受A50影响,进而受外资影响。
这都不是太正常的现象。
不过,现在仍然有人认为,这种美国对我们搞金融战的说法,是阴谋论。
这个我也不去反驳,怎么想是每个人的自由,毕竟每个人的认知是不同的,我也不强求大家一定要认同我的观点。
还是那句话,大家要多多独立思考。
我只是提供大家另外一个分析和看待世界的角度。
但我还是想说,我们太多人都被保护得太好了,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对外部凶险的清晰认知。
我在2019年底写过3万字的长篇分析,认为最近这两年可能会爆发世界经济危机。
也基于此预期,我才在过去这两年不停跟大家提示风险,是希望大家能够躲过这次世界经济危机。
虽然2020年3月,美联储的无限印钞,强行把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延后。
但无限印钞只是推迟危机,只能掩盖问题,而不是彻底解决问题。
随着美联储大收水,被掩盖的问题会重新暴露出巨大的风险。
我也因为对世界经济危机这种可能性的担忧,过去这两年才这样不断提示股市的风险。
但说实话,我对内资机构过去一个月的表现,也有点看不下去。
这美联储都还只是嘴炮加息阶段,这些内资机构就吓得腿软,着实有点不堪。
也难怪有媒体要在头版喊话机构投资者:挺起A股的脊梁。
所以,我也希望我们A股的机构投资者,骨头能稍微硬一些,不要表现得那么不堪。
很多人说我太悲观,但了解我的人应该很清楚,我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
我是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坚定看好股市的长线投资价值。
只不过,我对全世界范围内短期存在的一些风险,也是高度提防。
我的乐观是建立在对风险的充足预期,不盲目乐观,也不过度悲观。
所以,我虽然基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对现阶段全球股市并不看好。
但我是对A股的长期未来是充满信心的。
在这次我们和美国的金融博弈结果落地之后,只要我们能赢,那么未来A股有很大概率会真正走一波长牛。
这是下一轮很多人财富增长的关键。
所以,假如今年能出现比较有确定性的历史大底机会,我也仍然会喊出“为国护盘”,来号召大家抄底。
但如果没出现有足够确定性的历史大底机会,我也不建议没炒过股的普通人去投资股市。
毕竟股市整体来说,还是亏多赢少的高风险地方。
普通人进场时机如果不对,亏钱的概率至少是80%。
而且,现在A股的个股数量太多,选股难度越来越大,即使你在对的时机进场,没买对个股,可能最后还是会亏钱。
过去这几年,不少人是买在2700,但亏在3500,这种满仓踏空指数是很难熬的。
所以,我也比较建议,即使出现历史大底,最好抄底标的,还是沪深300、中证500这样的宽幅指数,会比较安全一些。
总之,基于股市的高风险性,我不会像很多大V那样,只为了自身利益,就在那边盲目高喊牛市口号。
一年前的今天,股市处于疯狂上涨状况,无数大V高喊牛市,却没有多少人敢提醒要注意风险。
我认为这是比较畸形的舆论生态。
股市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高风险的金融市场。
风险意识无论如何都应该放在首位。
所以,虽然过去这两年,因为我一直在提示风险,也导致一些对我充满仇视的职业黑粉出现。
不过,我认为我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是能对大多数人有帮助的。
这个很容易盲目狂热的市场,并不缺乏高喊牛市的口号,也不缺乏极端看空的言论,倒是比较缺乏理性的风险提示。
所以,虽然吃力不讨好,但我仍然会坚持去做。
同时,要是有确定性的历史大底机会,我也会及时去提醒,我不会一味的盲目看空。
只不过现阶段,显然还没有出现这样历史大底的机会,只能说稍微有这个雏形。
我认为这个历史大底,至少要美联储连续加息4次以后,才会出现。
如果美联储今年真敢连续加息7次,这个历史大底在今年底出现的概率我认为是超过70%。
所以一年前,我是把两年前对于2022年有大牛市的说法,修正更新为,2022年可能是下一轮大牛市的起始点,也是最低点。
我们不要奢望这个历史大底能有多低,更主要是确认我们大多数人进场后,能大概率赚到钱,而不是冲进去当炮灰。
这个确定性是最重要的。
对此,大家还需要耐心等待。
很多人还是比较没耐心的,前几天还有个人在那埋怨我说,要是听我的,就踏空牛市了。
这让我有点哭笑不得,就现在这行情,还在说踏空牛市?
想进场的人,随时都可以进呀,又没人按住你的手不让你买。
我是一直强调,大家要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决策,我的观点只能参考,不能盲信盲从。
而且现在进场,大多数个股都比一年前的价格要低得多,这叫踏空吗?
所以,我昨天也做了个投票。
看看大家过去这一年的股市投资收益情况。

结果也不出意外,这一次投票的结果,显然比元旦前那次要惨淡得多。
元旦前那次统计:亏钱的比例是29%,赚钱的比例是33%,
而这次统计:只有22%比例的人是赚钱的,44%比例的人亏钱。
赚钱比例大幅度下降,亏钱比例大幅度上升。
我的读者风险意识应该算比较高的,毕竟我过去这两年都在提示风险。
所以,我的读者抗风险能力应该算很强了,但仍然亏多赚少,外面的散户就更惨了。
我敢说A股过去这一年,目前亏钱的散户比例至少是达到70%。
因此,别说什么踏空牛市,你怎么知道你进场,会成为少数赚钱的人?
很多人是只看到别人在吃肉,而没看到别人在挨打。
所以,确实是不需要着急的。
这个等待还是值得的,现阶段,能不亏就是赚。
等扛过美国这波金融危机的影响,到时候金融市场手里还有现金弹药的人,才是赢家。
金融市场整体还是比较公平的,风险与收益并存。
你想要高收益,就要承担高风险。
你想要降低风险,就要降低可预期收益。
如果你想要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你就要付出“时间”成本,承担踏空风险。
你不可能什么都不付出,就有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对于散户来说,时间是最大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武器。
付出时间,不仅是说要耐心长线持股,也包括耐心等待机会。
择时择机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主要的研究方向,我也很乐意跟大家分享我的所思所得。
我的读者群体虽然在元旦后,也基于A股泥沙俱下的效应,亏损比例大幅度上升。
不过应该已经比外面好很多,中/重仓里亏损超过10%的人数比例只有23%,会被深套的比例并不高。
这意味着其他77%的大部分读者,仍然还是比较主动的。
不过整体这个中/重仓的人数比例还是有点偏高,达到了51%,我觉得降低到35%左右会比较合适一些。
我个人是比较建议春节后如果能出现一波超跌反弹,重仓者可以稍微把仓位比例降低一些。
在美联储如此强烈加息预期向下,还保持超高比例仓位,风险还是比较不可控的,容易陷入被动。
当然,我是从来不建议别人割肉,也不赞成动辄清仓、满仓的极端操作,我只会建议控制好仓位。
在美联储多次加息彻底落地之前,我认为仓位比例最好不要超过30%,我自己是一直维持在20%比例的仓位。
元旦后这一波下跌,个股跌得很惨。
所以,我也不建议在当前这个位置太过于恐慌,我相对还是比较看好春节后可能有一波反弹,但这波反弹可能只是大周期的下跌中继。
所以,要把仓位控制下来,也应该等一波反弹。
具体,大家要自行把握。
我是面向几万人写文章,所以只能写大方向、大趋势,我的原则是不涉及具体操作和个股。
具体到操作,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力、个股来独立思考、具体分析、自主决策。
其实,我更希望大家能从我文章里学到这种思考、分析、辩证去看待问题的方法,能养成这种理性思考分析的习惯。
而不是比较僵化的完全照搬我的操作。
昨天有位读者的留言,让我感到很欣慰和开心。
我这里也贴一下。

之所以开心,首先是因为我的文章给她带来了帮助。
同时,我也很欣慰,她能自己独立思考,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独立思考、去具体分析、自主决策。
比如,她有自己去分析这家企业的质地,如果能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认为一家企业有长线投资价值,愿意在一个相对不高的位置坚定持有,我个人也是比较赞同的。
判断对错是另外一回事,重要的是这个思考到决策的过程,能让我们不断成长和提高。
她能从我文章中,学到辩证分析看待事物的新角度,可以不孤立去看待问题,能多方位多角度去看待问题。
同时可以比较理性、平和的心态去操作。
这是我一直想通过我的文章,起到的一些效果,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但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文章更多只能起到一个“启发”作用,根本上还是要看大家自己的悟性、能力。
有的人看我文章,嗤之以鼻。
有的人看我文章,如获至宝。
也有人看到风险提示,就马上清仓,然后卖飞了,就把我恨之入骨。
也有人看到风险提示,关键时刻能控制好仓位,躲过一劫,对我感恩在心。
有人觉得我对他帮助很大。
有人觉得我害人不浅。(这个我还是要叫屈一下,我提示风险,顶多可能让人少赚钱,至少不会害你亏钱。我从来不建议别人去做空股市,所以害人不浅这个词,我确实担不起。很多散户的心理,踏空比套牢更难受,这是一种思维误区,并不可取。)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的文章肯定是没办法帮到所有人,同人不同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只能秉持自己的良心,抱着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初心,来写文章。
我只负责写文章,至于大家能从我的文章里,汲取到什么有用的信息,这就只能看大家自己的能力。
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我的思考过程、分析论证过程,都事无巨细的剖析清楚。
这也导致我的文章风格很啰嗦,但我也是怕给大家产生误导,只能这样解释清楚。
言简意赅固然好,但也增加读者的理解成本,更容易出现歧义。
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我喜欢把自己理性的思想和理念能通过我的文章传播出去,这会让我很有成就感。
保持好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比较理性的心态,对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帮助。
这会比我手把手教大家怎么操作,要更有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还是比较希望我的文章,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让大家获得一些思考的启发和帮助。
今天文章就到这里。
点击下方“喜欢作者”红色按钮,可以自愿赞赏。
多谢大家的赞赏支持,这是我可以坚持创作的动力!
我也会继续努力,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成长,共同提高!
春节也快到了,也祝大家平安健康,阖家幸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