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美国和欧盟、英国以及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称,宣布禁止俄罗斯部分银行使用SWIFT。
SWIFT就是环球通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实际上就是全球最主要的美元结算体系,SWIFT也是美元霸权得以实现的核心工具。
所以,把某个国家禁止使用SWIFT进行美元结算,被称为金融核弹,也被视作终极制裁。
过去几天,围绕着是否要禁止俄罗斯使用SWIFT,欧美国家出现严重分歧。
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家,希望用SWIFT制裁俄罗斯。
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和塞浦路斯则不希望SWIFT纳入新的制裁。
前者是典型东欧恐俄国家,后者跟俄罗斯经济联系更密切。之所以对俄罗斯进行禁止使用SWIFT的制裁,会让各方分歧这么严重,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出口大国。
特别是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是非常大的。
如果禁止俄罗斯使用SWIFT,等于直接把俄罗斯踢出国际贸易结算体系,那么对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洲来说,无疑也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但欧美国家的这种踌躇不定,却把乌克兰外交官给“气哭了”。
就在今天凌晨,乌克兰驻德国大使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上面这些言论,称“德国总理、外长和财长,你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决定把俄罗斯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
而在这位乌克兰外交官被气哭后,欧美总算是正式宣布部分禁止俄罗斯使用SWIFT。
但要注意,为了给事情留下缓冲空间,今天对俄罗斯的制裁,并非完全版的金融核弹,而是被阉割过的金融核弹。
因为是禁止俄罗斯部分银行使用,而非完全禁止。
换句话说,能源相关的交易,仍然可以通过部分银行去进行,特别是欧洲和俄罗斯的天然气交易,应该还会保留支付渠道。
算是在这个金融核弹轰炸下,保留出一个小小的窗口。
由于俄罗斯不但是世界前三大能源出口大国,而且也是俄罗斯还是世界第二大原铝生产国,同时同时俄罗斯也世界主要镍矿生产国,而镍是不锈钢和三元锂电池重要材料。
毫无疑问,欧美当前对俄罗斯的金融核弹制裁,将会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都造成严重冲击。
包括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所带来的的巨大通胀压力,仍然还是会冲击世界各国。
当前这场俄乌危机,并不单单只是一场局部地区冲突。
这是一场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会对当前和未来的世界经济,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
(1)什么是SWIFT
目前跨国资金往来,主要是通过SWIFT体系来进行外汇结算。
SWIFT名义上是一个非盈利的国际合作组织,但SWIFT一直都是美元霸权的一个工具。
美国曾经通过SWIFT来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制裁,比如说之前美国把伊朗从SWIFT踢出去,这样伊朗就等于从美元体系中被踢出,没办法进行美元的相关交易。
所以,最近这些年,俄罗斯和我们等一些国家也都是在提防美国把SWIFT作为制裁手段的可能性,这属于金融战里威力比较大的杀招,堪比金融核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SWIFT虽然是美元霸权重要基础,但SWIFT也并非美国一家说的算。
SWIFT名义上仍然是一个非政府的国际合作组织,美国只是因为在其中占比比较大,所以话语权比较大而已。
所以这一次通过SWIFT对俄罗斯的制裁,各方分歧很大,也是折腾了好几天,才最终得以通过,所以SWIFT主要就是受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等势力掌控。
所以总的来说,SWIFT实际上就是欧美列强鼓捣出来,垄断国际货币结算,来为欧美的利益服务。
最终使得世界几乎所有银行都接入到SWIFT,基本所有跨境货币结算都要经过SWIFT,比如欧元区的贸易结算,也是要经过SWIFT,而不是说进行美元结算才要用SWIFT。
也正因为如此,SWIFT的威力才会这么大。
然而,凡事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SWIFT会形成这样垄断效应,这即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同样也是欧美列强政治选择的结果。
其实在科技发展到现在的今天,SWIFT已经存在很大的弊端。
(2)SWIFT的问题
SWIFT最早是一堆银行抛开邮电系统,弄了个电报系统,让银行间的业务信息都通过这个电报系统传输。
SWIFT是成立于1973年,在成立之初因为价格比邮局便宜、效率比邮局高、而且安全规范,所以很快就在银行间流行起来。
然而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这使得SWIFT的基础架构现在来看是比较落后的。
现在,SWIFT结算体系有诸多被人广为诟病的问题,比如电报费太高,结算流程冗余漫长。
比如你赚一笔钱去境外,不但要被收高额的电报费,而且可能要花1-3天的时间。
这在已经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个结算效率显然是比较低下的。
不过奈何美元霸权存在,大家都只能用SWIFT。
但最近这几年,SWIFT还是受到很严重的冲击。
比如来自虚拟货币的冲击。
SWIFT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跨境交易结算。
但某种程度来说,现在体量已经上万亿美元的虚拟货币市场,也能实际起到这样跨境交易结算的功能。
当然,因为虚拟货币这种隐秘的特点,这使得虚拟货币的跨境交易结算,往往被用于非法途径,这才使得虚拟货币被不少国家打击。
所以,虚拟货币对SWIFT的冲击比较有限,只有一些非法交易才会寻求虚拟货币来进行。
但是虚拟货币的出现,让世界各国央行都意识到数字货币的时代到来。
目前我们央行在数字货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头。
我们自己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已经开始不断试点落地,可能今年就有望大规模推广,这意味着我们的数字支付入口,有可能被正规化。
数字人民币钱包还只是我们构建正规数字货币的其中一个环节。
我们的数字人民币更宏伟的目标,是在跨境支付领域。
而且我们在2015年也成立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也就是CIPS。
过去几年,我们的CIPS发展也十分迅速。
2021年第一季度, CIPS交易金额17.46万亿人民币,大约为SWIFT的10-20%。
CIPS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我们庞大的商品贸易体系,是建立在我们庞大的制造业。
未来,我们将把数字人民币和CIPS进行结合,通过将区块链的部分技术和数字人民币结合,提高跨境交易的信任基数和效率。
这将对美元霸权造成很大的冲击。
其实不单单我们,欧洲也在鼓捣自己的数字货币和结算体系。
(3)冲击美元霸权
这次欧美等国禁止俄罗斯使用SWIFT,虽然会对俄罗斯的金融体系造成毁灭性冲击。
但对美国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后果。
这样肆意妄为的将SWIFT这样本应该是国际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工具,拿来作为制裁他国的手段,会有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正视过度依赖SWIFT的副作用。
其实不管是俄罗斯,还是我们很早就开始警惕了。
特别是2012年美国开始制裁伊朗,不让伊朗使用SWIFT,让伊朗的国际贸易面临毁灭性打击。
这件事情当时就已经让很多国家开始警惕。
所以才开始有一些尝试着替代SWIFT的举动出现。
而俄罗斯在2014年被欧美开始广泛制裁后,就一直在大力度去推行去美元化,降低对美元结算体系的依赖。
可以说,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经济体量前十的国家里,持有美国国债最少,对美元依赖最低的国家。
但即使如此,这次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终极制裁,还是会对俄罗斯的金融体系造成毁灭性打击。
这个从俄罗斯股市24日一度暴跌一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但俄罗斯也并非没能力扛过这样的制裁。
俄罗斯在做出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的时候,肯定已经预见到欧美国家会对其采取终极制裁。
但普京仍然做出这样的重大决定,这说明普京已经做好应对欧美终极制裁的方案和准备。
俄罗斯还是有一些底气。
这最大的底气,自然就是俄罗斯举足轻重的国家能源出口份额,特别是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所以,这次对俄罗斯的终极制裁,仍然还不是完全版,留下了一个小窗口,让欧洲可以保留跟俄罗斯进行天然气交易的通道。
其次,禁止使用SWIFT,并不意味着就完全从国际贸易体系里孤立。
加入SWIFT的银行,也不是一下子都加入,也都是逐步加入。
在加入SWIFT之前,银行之间仍然是可以用传统邮电系统,虽然效率比较低,但也能进行。
此外,俄罗斯目前也并不是被全世界孤立。
至少我们还是坚持保持一个比较中立的立场,没有对俄罗斯关上大门。
包括我们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仍然可以在我们和俄罗斯的双边贸易中,发挥重要替代作用。
并且,欧美对俄罗斯的终极制裁,势必会导致俄罗斯对我们更加的依赖。
在此之前,俄罗斯跟我们的贸易交易里,主要结算货币一直在降低美元使用比例,但提升比例最大的是欧元结算,而不是人民币结算。
现在欧美把俄罗斯踢出SWIFT之后,俄罗斯别无选择,势必要提高人民币使用比例。
所以,现在全世界目光都在关注俄罗斯到底能不能扛过这次欧美的终极制裁。
如果俄罗斯最终扛下来了,那么反而会对建立在SWIFT基础上的美元霸权造成极大冲击。
所以,我是一直认为,美国这样肆意妄为的用SWIFT去制裁其他国家,美国制裁越多,只会导致美元霸权崩塌越快。
美国一直有一个错误思维,总是认为制裁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这种带有冷战思维的霸权主义,本身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这样涉及到全球贸易体系的基石,作为一种重要公共服务,不应该这样随意成为制裁他国的工具。
这只会导致世界各国对美元霸权的不信任不断增加。
美国只是在自掘坟墓而已。
只不过,这场俄乌危机演变至今,不管俄乌冲突最后结果怎么样,欧美这场对俄罗斯的终极制裁,势必对全世界经济造成极大冲击,会导致世界经济的通胀压力仍然持续。
之前本来大多数人都预期,美联储今年加息之后,可能美国通胀会有所回落。
但现在看,在国际局势如此混乱多变的情况下,未来怎么样都不好说。
只能说,秉冬将至,还是多囤点冬粮,早日做好过冬准备比较好。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