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这次俄乌冲突一直是一个比较中立的态度,不选边站,也不搞单边制裁。
但在全球范围内,一场“轰轰烈烈”的对俄罗斯大制裁,已经有点魔怔化。
音乐无国界?
德国慕尼黑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瓦莱里·捷杰耶夫因为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而遭到抵制。
慕尼黑市长还给其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他必须在2月28日之前谴责“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野蛮战争”时,他仍拒绝这么做。
于是这位有“指挥沙皇”之称的欧洲著名音乐家就被强行解雇,尽管他的合同还有三年才到期。
另外一名著名俄罗斯女高音奈瑞贝科,也同样被逼着谴责俄罗斯。
但即使2月27日,奈瑞贝科发声“反对这场战争”,但因为没有明确谴责俄罗斯,仍然还是被欧洲古典音乐界联合抵制,最终奈瑞贝科在3月1日发布声明,表示自己将退出舞台。
这还只是两个典型个例,当前西方国家正在发动大范围的孤立俄罗斯的行动,颇有点要把俄罗斯开除地球籍的意思。
永久中立国?
瑞士也开始制裁俄罗斯。
体育无国界?
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宣布,禁止俄罗斯国家队、俱乐部球队参加旗下所有比赛。
国际滑联决定,禁止俄罗斯“三娃”参加即将开始的花滑世锦赛。
国际网球、国际田联也都跟风禁止俄罗斯运动员参加其比赛。
国际排联还宣布,取消俄罗斯2022男排世锦赛的主办资格。
科学无国界?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后,有多名在欧洲大学就读的俄罗斯学生被开除。
科技无国界?
英特尔、微软、戴尔、AMD、联想等企业中断向俄供货。
这里面好像还混入个奇怪的东西,大家都懂。
言论自由?
推特、脸书、油管都在大规模封禁俄罗斯的账号和支持俄罗斯的言论。
将西方舆论打造成一个只能反对俄罗斯的大型信息茧房。
娱乐无国界?
奈飞宣布,拒绝俄罗斯要求“免费播出俄罗斯新闻频道和娱乐频道”。
迪士尼、华纳兄弟等宣布,暂停在俄罗斯上映新的电影和戏剧。
还有一些徒增笑料的魔幻制裁。
比如,国际柔道联合会暂停了普京的名誉主席头衔,世界跆拳道联盟还撤销了普京的黑带九段称号。
还有,猫科动物国际联合会宣布制裁俄罗斯,呼吁本机构下属的各国分会停止进口饲养于俄罗斯境内的猫。
这……让人说什么好呢?
有时候真不太理解西方国家这种脑回路。
爱猫,难道不应该是一视同仁吗?
猫就不能享受平等吗?
俄罗斯的猫难道不是无辜的吗?
俄罗斯打乌克兰,关俄罗斯的猫什么事?
难道是因为俄罗斯的猫也会打仗?
这个连坐也太离谱了。
而且美国以前入侵南联盟、入侵伊拉克、入侵叙利亚的时候,也没看到这些人跑出来制裁。
西方这种双标式显然是有很大问题的。
而且不单单制裁俄罗斯国家,还这样从音乐、文化、体育、科技、言论全方位制裁俄罗斯人民。
搞连坐都不敢这样。
甚至一些俄罗斯人在国外的人身安全都被威胁。
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从制裁的角度来说,最后受苦受难的只是俄罗斯人民,也根本无助于事情的解决,甚至还会让俄罗斯可能因为经济陷入困境,被逼入绝境后,做出一些本来不敢做的事情。
所以西方当前这种制裁,反而只会加剧局势紧张,升级冲突,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坚持不制裁,也一直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的缘故。
但现在比较过分的是,现在只要你不跟风欧美去选边站队,不去谴责俄罗斯,哪怕你只是站在中立的去呼吁各方要理性、冷静、克制,也会被欧美各种攻击。
在这种强大的裹挟之下,俄罗斯现在也确实面临比较大的国际孤立状态。
3月2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内容自然是跟俄乌冲突有关。
最终以141票赞成、5票反对,35票弃权,通过了由乌克兰等联合国96个会员国共同提出的题为“对乌克兰的侵略”的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立即停止对乌克兰使用武力并将其所有军事力量从乌克兰领土撤出。
不过联大的决议是没有法律约束力,仅仅只是一份象征性决议,更多是供美国搞舆论战。
除了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投了反对票,我们和印度则是投了弃权票。
从这个投票比例看,当前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的国家基本都是投弃权票,只有35个,属于少数。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过去70年建立起来的这个国际秩序里,美国所掌握的话语权仍然还是很大。
我们之所以投弃权票,在联合国大会上也说得很清楚,“没有全面考虑当前危机背后的历史经纬和复杂矛盾,没有强调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重要性,也没有突出推动政治解决、加大外交努力的紧迫性。这些都与中方一贯坚持的立场主张不符,我们不得不对决议草案投了弃权票。”
而且乌克兰外长前天跟我们外长通电话的时候,明确提到“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这也充分说明,我们在俄乌冲突中一直是比较理性、克制、呼吁和平的中立角色。
另外,联合国大会这次的投票因为没有法律约束力,更多只是道义上发挥作用,但是虽然赞成的国家居多,但投弃权票的也有35个。
在以前,一些中东问题上,也是出现过只有美国和以色列反对,其他国家都赞成的压倒性比例。
从这个角度说,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也并不是完全被孤立。
特别是我们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都选择了中立的立场。
我们选择中立并不奇怪。
印度选择中立,主要也是因为印度跟俄罗斯关系一向很好,印度很多武器都是从俄罗斯进口,印度和俄罗斯有从冷战时期就建立起来的传统友谊。
所以印度在几次投票里,都跟我们一样是投了弃权票。
有意思的是,印度网民成了在这次俄乌冲突中,在国际舆论上声援俄罗斯力度最大的群体。
甚至都把“我支持普京”的热门词条,刷到了12个国家的热门榜。
其中在印度这个词条甚至都排到第一名。
要知道,这是在推特已经在大规模封禁来自俄罗斯的账号情况下,仍然出现的结果。
看这样子,虽然欧美国家可以裹挟各个国家的精英阶层,但在草根平民阶层里,欧美的话语权垄断优势就并不是那么明显。
这个主要也是因为,这次俄乌冲突里,虽然俄罗斯不可否认是存在一些问题,毕竟乌克兰再怎么说也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主权国家。
但乌克兰内部存在的极端纳粹势力,还有种族歧视问题,也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也因为这些问题,让国际舆论上,一些了解清楚事情真相,搞清楚俄乌危机背后复杂的历史经纬、现实安全因素的问题后,采取中立态度的人也是不少。。
比如说,印度人支持俄罗斯的一个导火索,是外国留学生在撤离时遭遇了种族歧视,其中就包括印度人。
除此之外,法国方面的舆论动向,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变化。
法国电视台在3月1日,连线了一名常驻顿巴斯的战地记者博内尔。
然后这名战地记者说出让法国电视台主持人震惊的话,她称战争从2014年就开始了,乌克兰当局一直在对顿巴斯地区轰炸,已经导致乌东地区有1.3万人因此丧生。
而且这名战地记者还拍下了一些乌克兰军队的罪证,里面还包括一些乌克兰纳粹分子残忍至极的照片,甚至有老师被分尸的画面。
这个还是引起比较大的轰动。
因为这是西方舆论,首次有人敢公开他们以前一直选择性无视的事实,就是乌克兰内部这种庞大的新纳粹主义。
包括过去几年,对乌东两区犯下许多灭绝人性罪行的亚速营、国民近卫军,基本都被西方舆论给无视了。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亚速营,亚速营的前身是“82教派”,一直在宣扬新纳粹思想和极端民族主义,主张将乌克兰从苏联中分离出来。亚速营甚至公开宣称该组织中有10%-20%的人是新纳粹分子。
由于这种极端反俄,所以从亚速营2014年开始就做出很多灭绝人性的事情,包括滥杀无辜、火烧俘虏、种族屠杀。
2019年,亚速营甚至跑到我们香港,充当乱港分子的幕后黑手。
当时就有媒体报道,在乌克兰颜色革命中,亚速营正是在美国的资助下成为反俄的主力。
所以,亚速营不远万里跑到香港去培训这些乱港分子。
这背后显然是美国在暗中指使。
乌克兰内部像亚速营、国民近卫军这些新纳粹势力,一直是很极端化的危险分子,但长期被西方主流媒体给无视。
因为这些极端势力背后,往往都有美国资助的影子。
其实普京这次的行动,为什么打出反法西斯的旗号,还是有一些道理。
普京也一直说,不会侵占乌克兰的领土,特别军事行动结束后就会撤回。
普京说这场特别军事行动,是要让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针对的是乌克兰内部这些新纳粹分子。
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一直都比较克制,没有动用空军轰炸、大型地面重火力轰炸的缘故,是为了尽量避免平民伤亡,才让这场本来没有悬念的战斗,陷入当前比较焦灼的状态。
乌克兰内部的新纳粹势力,对乌东两区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并不应该被人们无视。
我们在同情乌克兰人民的同时,也应该同情乌东两区人民。
其实俄罗斯在这次特别军事行动,会导致如此大的舆论被动,主要也是2014年到现在已经过去8年,太长了。
我看过一些视频,是一些乌东地区的人民,看到俄军来了之后,哭诉着说,等了8年了。他们遭受太多的磨难。
过去这8年,乌克兰放任这些新纳粹势力,对乌东地区的亲俄势力进行很多灭绝人性的行为。
而俄罗斯却一直忍着没有出手,这也让很多乌东地区本来的坚定亲俄势力,对俄罗斯也有一些怨言。
他们一直希望俄罗斯赶紧进来出手救他们,但他们这一等,就是8年,已经有很多人都死在乌克兰新纳粹势力的屠刀之下,他们等得太久,也太辛苦了。
所以我一直说,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的地方,就像我们发言人一贯说的,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当得到尊重。
因此,本就不应该通过简单制裁,加剧地区紧张冲突。
更何况,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一旦被逼入绝境,谁也不知道俄罗斯会不会失控,做出什么事情。
我们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更应该在当前局势,去呼吁各方冷静克制,我们不制裁俄罗斯,某种程度上,也是起到给俄罗斯冷却的效果。
我还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在俄乌这场冲突,我们不管怎么样,都应该站在我们自身国家利益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不应该随便被带歪节奏。
反战、和平,都是最基本的正确。
但如果把这作为绝对正确,当做喊口号就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去一刀切,这显然也是不对的。
单纯从我们自身国家利益来看,其实俄罗斯这次也是给我们打了个样。
我认为,从俄罗斯这次被欧美如此广泛制裁,乃至各个层面,从文化、娱乐、科技这种全方位封锁,这等于是给我们探了个路,让我们可以有一个“压力测试”的机会。
当然,我们的对岸,跟乌克兰是完全两码事,没有太多可比性。
乌克兰是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国家,而我们的对岸是我们的一部分,这是无可辩驳的事情,也是被国际社会大部分国家所承认的。
但是,未来我们收回对岸的时候,也势必会遭到欧美国家的广泛制裁,包括美国到时候肯定是会极力去扭曲、污蔑我们,也会带头来对我们进行各种封锁。
当然,这绝对是吓不到我们,也不会动摇我们统一的决心。
所以,这次俄罗斯算是提前给我们打了个样,让我们看看,被欧美采取最极端的制裁,会面临何种局面,让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方案。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认识到,我们跟俄罗斯是有很大不同,对岸和乌克兰也有很大不同。
从道义上来说,我们收回对岸,更有其复杂性,国际舆论不会像这次俄乌冲突这样一边倒。
同时,我们的经济体量比俄罗斯要大得多,欧洲依赖俄罗斯的能源,而全世界都依赖于我们制造业和市场。
而制裁是一把双刃剑,伤敌也伤己。
如果西方国家到时候敢像对付俄罗斯那样,来制裁我们,那么西方国家也应该做好自身经济全面崩盘的巨大风险。
而对我们来说,我们也应该清醒认知到,一旦西方扯下虚伪的面具时,所能采取的手段是很无耻的。
比如当前欧美国家普遍都强行冻结了俄罗斯在海外的资产,俄罗斯已经被冻结了上万亿美元资产。
而我们在海外的资产更多,影响只会更大。
其实我隐约有一个想法,欧美这次如此极端的这样大力度去制裁俄罗斯,不单单是对付俄罗斯,某种程度也是在做给我们看的。
而且美国的无耻是超乎很多人想象。
美国之前在冻结了阿富汗70亿美元资产后,上个月宣布将把这70亿美元资产给挪作他用,这不但是冻结了,还要直接拿来用,堪称强盗行径。
所以,我们还是要有底线思维,把敌人想得坏一些,总比太过于天真要好一些。
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像这次俄罗斯一样,陷入国际舆论一边倒的被动局面。
这就涉及到一个道义上的问题。
我们收回对岸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要尽可能在国际舆论上争取到支持,我们在收回的过程里,要高举道义大旗。
最好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
这次俄罗斯会陷入当前比较被动的局面,主要也是战局陷入比较焦灼的状态。
如果一开始俄罗斯能3天之内就解决问题,后续的制裁也不会那么多,舆论也不会那么被动。
相比俄罗斯来说,我们更有这种速战速决的需要。
基本上,一旦出手,就要能尽快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把来自外界的压力最小化。
而且最好是能从内部获取足够的策应力量。
俄罗斯这次行动是有一个教训。
由于过去这8年,乌东地区的亲俄人士都饱受纳粹分子的摧残,而俄罗斯一直忍着没有出手,让他们对俄罗斯也有一些怨言。
所以这一次俄罗斯采取行动了,但进入乌东地区后,在乌克兰军队控制的地区,并没有出现一呼百应的局面,没有出现乌东人民自发武装起来抗议的局面。
假如乌东人民也能自发武装起来反抗乌克兰军队,不管是从战场上,还是舆论场上,都会让俄罗斯减轻很大的压力。
同时,师出有名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俄罗斯在这次行动之前,普京已经发表了万字演讲,进行了明确的讨贼檄文。
但说实话,那篇万字演讲完全只是说给俄罗斯人民听得,有点太过于“内宣”,有点僵化,国外的人基本是听不进去的。
所以,虽然普京一直说这次特别军事行动,是针对乌克兰内部的新纳粹势力,但西方舆论没几个人当一回事。
美国过去这几十年,发动过很多战争,但美国每次都能鼓捣出一些名义,去“师出有名”,让美国这种“师出有名”破产的是入侵伊拉克,居然是用“洗衣粉”编造出来的“师出有名”。
但就在当时,美国人以这种编造出来的“师出有名”去入侵伊拉克的时候,虽然遭到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国家反对,但美国依然肆无忌惮,关键也没几个国家敢制裁美国。
这背后最关键的因素是,美国是二战后的世界秩序构建者,这使得全球贸易体系、金融体系、货币体系都是围绕着美国转。
这才使得只有美国去制裁别人,而别人却制裁不了美国。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实力说的算。
总的来说,对我们来说,这场俄乌冲突会让我们看清很多事情和问题,也给我们未来提供更多解决问题思路的启发。
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搞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
因为我们确实可能面临这样的局面,所以需要早做准备。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