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应该是救世主,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在开始今天文章的时候,我先说一下。
有一些朋友,不喜欢看别人这种“我曾经说XXXX”这种心理,觉得很神棍。
所以,我之前有文章里引用一些以前文章的观点截图时,就一直有人对此表示不爽。
这个确实,我有时候看别人文章的时候,也不喜欢这种老提过去怎么说的调调。
但我这里更多只是我对自己过去两年思路的一个梳理总结,所以我不会只提我预判对的,我也会提我预判错的。
而且这也是为了避免一些人会说你事后诸葛亮。
同时,我更多只是想对自己过去两年的思路进行剖析,看看放到现在,这个思路是否还正确。
大家可以从这样的剖析中,去了解清楚,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是怎么思考的。
我认为这才是“授之以渔”,而不是简单告诉大家一个结论,然后就只挑自己说得对的,对说错的完全无视,这才是神棍。
要是有人不喜欢看这种总结,也敬请谅解。
今天文章就是对元旦后全球股市这波大跌,我的一些心路历程的总结。
(1)总结
元旦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A股也出现比较极端的恐慌性杀跌。
过去这两年我一直在跟大家提示风险,也各种分析有可能爆发世界经济危机的风险。
我自认为我已经把风险提示做得蛮到位了。
而且我感觉我提示风险,都已经到苦口婆心的地步,很多人觉得我很啰嗦。
但最近我遇到一件比较离谱的事情。
就是有极个别读者,居然还跑来怪我,把他元旦后在这波大跌里亏钱,怪到我头上,觉得我整天只说美联储加息,只说俄乌战争,觉得我风险提示不够。
这……你说让我说什么好。
我过去这一年,在分析金融形势的时候,最基本一个逻辑就是。
美联储会迫于通胀压力,连续加息,这会很容易引发世界金融危机。
我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还风险提示不够?
而元旦前后,就写了好几篇文章,都在提醒今年是可能发生重大地缘冲突,包括明确说美国会在今年制造局部冲突,来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来给美债续命,这句话我感觉我今年都快说烂了。
而地缘危机对于全球股市的负面影响,我也分析过很多次了。
这样还风险提示不够吗?
而且,去年下半年之后,我也确实不好明确、并频繁对国内的经济和金融市场提出一些看法。
所以,一般我会选择,主要分析全球股市和美股,来旁敲侧击。
但这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难道非要我按着大家的手,直接跟大家说一定要怎么怎么去操作,这才叫风险提示到位吗?
这简直离谱。
要是我这样做,这个号说不定分分钟就没了。
我能做的只能是提示风险,而不是取代大家自己的思考,去越俎代庖,代替大家直接做出决定,这是不对的。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本身我也一直强调大家要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决策,所以本就不应该对我的一些观点盲信盲从,我也支持大家能按照自己思考的去判断和决策。
我也一直说,我的风险提示,大家更多当做一根保险丝就好。
但这肯定就会出现,有些人在参考我的观点后,也认为风险比较大,会自己主动去提前控制好仓位。
但也有些人,经过自己思考后,觉得风险也没那么大,就坚持按照自己判断,仍然重仓和满仓。
此外,肯定也是有些人,完全就不把风险意识当一回事,或者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
这个我觉得只要大家是自己经过独立思考,做出的决策,那么不管是相信我,还是不相信我,我认为都是可以的。
但至少,大家经过独立思考,所做出的决策,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自己得为自己的决策去负责,而不能随便去怪罪于别人。
投资是很忌讳这样过度依赖别人,然后动辄怪罪于别人,从来不对自己决策负责的巨婴思维。
这并无利于大家的成长和提高。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应该成为你的救世主,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救自己,只有靠自己是可靠的,别人即使能帮你,也只能帮一时,而没办法帮一时。
我们最终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其实如果只是那些黑粉这么说,我通常都是直接无视,理都不会理。
但这位读者,我看了下,还是一位留言蛮积极的老读者,所以让我挺心寒的。
当然,这样的人终归还是极少数,这么久了,也就这么一个冒出来怪我风险提示不够,算是万里挑一。
但这也让我这几天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提示风险的尺度问题。
我也在反思自己,究竟风险提示得够不够。
其实,偶尔也有少数读者,觉得我现在文风不如两年前犀利、明确、自信。
但这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今天也趁这个机会,来跟大家讨论这个问题。
其实,我在2020年3月份,曾经出现一个严重的错误思维。
就是太自以为是的给自己强加一种“救世主”思维。
因为我是2019年8月,开始对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能性,做了很系统性分析。
当时我写了3万字长文,来分析2019年9月~2020年4月,这个半年周期里爆发世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后来2020年3月的全球金融市场崩盘,一度让我以为我的这个预判被应证,这也让我当时自信心有点膨胀,过于笃定自己对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判断。
以至于在美联储3月20日开始无限印钞后,我过于轻视了美联储无限印钞的力度和影响。
结果大家也知道的,虽然我在2020年3月19日就喊出“为国护盘”的口号,也提醒大家可以开始考虑抄底。
不过以当时那种崩盘形势,我还是比较稳妥的建议大家,最好要等一个比较有确定性的二次探底,再来抄底。
结果我没想到,在美联储无限印钞加持下,全球股市都走了个大深V,完全没有二次探底,就直接一路涨上去了。
那么在涨上去后,我肯定是不能再让大家去追涨,承担更大的风险。
于是就只能一路踏空,然后到了2020年7月主升浪后,当时也是我的黑粉集中爆发的时候。
有很多人怪我一直提示风险,害他们不敢抄底,错过了那一波大行情。
这也是我写公众号以来,所经历的最大的挫折,当时承受着最大的压力。
那些在网络上对我造谣攻击的黑粉,基本都是集中在2020年7月前后发言的。
而且当时公众号基本因此失去了有1/3的读者。
每天阅读量也从7万+,一路下跌到5万左右,一直持续至今。
不过即使如此,我在2020年7月,股市大涨后,还是连续写了好几篇万字长文,顶着巨大的压力,来跟大家提示风险,坚持现阶段不会有大牛市的判断。
时至今日,很多个股的高点仍然是在2020年7月份出现的,这说明我当时在7月份这样连续提示风险也是对的。
虽然我确实在2020年3月大跌后,错判了随后的主升浪行情,但至少我没有用另外一个错误,去掩盖自己之前的错误。
在2020年7月之后,我比较集中提示风险,就是2021年1月,当时股市出现比较撕裂的行情。
其实2020年7月之后,A股就再也没有出现鸡犬升天的主升浪行情,一直是比较撕裂的分化行情。
比如2021年1月,个股不停跌,权重不停涨,基金抱团都涨上天。
当时我也是连续写了好几篇文章,去跟大家提醒这种基金抱团的严重风险,并直接明确说,一旦美联储加息,这种基金抱团是可能土崩瓦解的,这时候追涨那些动辄涨了好几倍的产业基金,特别是白酒基金,是有很大风险的。

而在2021年1月,是全网大V最疯狂推销基金,特别鼓吹白酒的时间,我关注的好几个所谓大V,都是在2021年1月,还在那边跟人吹白酒。
结果现在呢?
在2021年1月,买入这些抱团基金、抱团个股的人,基本都是腰斩了。
不可否认,我确实在2020年3月暴跌中,过于保守和谨慎,也确实错判了2020年7月的主升浪行情。
但至少,我随后两次的集中提示风险,还是帮到不少人能及时减少仓位。
而且我每次去做这些预判的时候,其实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是抱着能帮助到大家的初衷,我至少是问心无愧的。
但确实,我也只是凡人,我不是神,我更不喜欢当神棍,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说没有人能100%预测对未来,所以大家要多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我在2020年遭遇大起大落的重大挫折后,我也不断反思自己的问题。
确实,在2020年3月份股市暴跌后,我还是有点自信心爆棚,过于笃定自己的判断。
再加上,当时很多读者也觉得我预判对了股市暴跌,对我更加信任,从而缺乏了自己的思考,就对我盲信盲从。
结果导致确实有些人,在底部割了肉,卖飞了股票,就对我恨之入骨。
对于一些因此骂我的人,我也可以理解,我也从来不去反驳和辩解,其实我也一直感到挺内疚的。
但网络上一些黑粉动不动就黑我说在2800点以下看空股市。
这个我还是要澄清一下,我当时在3月份暴跌的文章里,明确写着我不建议2800点以下去割肉,我只是把抄底点位放得低一些,我觉得要跌到2500点才可以开始抄底,但实际上只跌到2646点。
但网络就这样,很多人就是会去曲解你的原意。
这也是我会一直这么啰嗦的缘故,害怕会有些人误会你的意思,没有理解清楚你的原意。
有了2020年的教训后,我就不再给自己强加这种“救世主”心态。
在2020年3月暴跌里,其实我会那么笃定,也是有点太自以为是,总觉得我是带着预判金融危机的使命,总想着让我的读者都躲过股灾。
但我后来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你不是神,你也没有能力去帮助到所有人。
而且股市暴跌之后,市场的恐慌情绪,也会让读者很难理性去判断你的文章,更容易盲目跟风。
所以,从那之后,我对自己文章所能起到的作用,就一直放在比较低的位置。
我开始有意识的去更注重自己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去代替大家决策。
所以我的文章就不再那么锋芒毕露,显得没那么自信,语气也不那么笃定。
我开始不断的反复去跟大家强调,要多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都是因为,我想给大家多留一些自己思考的空间。
凡事有利有弊,任何事情不可能十全十美。
所以也确实会有些读者,因此就没听进去你的风险提示,或者有读者就不把你风险提示当一回事。
这个我也没办法。
因为我也确实没办法保证自己一直是对的。
即使,我可以又把自己当做救世主,去直接按着大家的手去操作,那么即使我这次是对的,我又怎么保证次次都对呢?
一旦人们对你更加盲信盲从,只要你错判了以此,那么之前对你如何赞誉,都会加倍反噬。盲信盲从的人,在你正确的时候,能把你推得多高,当你错判的时候,就会反过来把你踩得多低。
这是很多人都意识不到的问题。
我也是经受了2020年的大起大落之后,才切身领悟了这么一个人生道理。
最近我的留言里,还有一种挺离谱的调调。
我在2019年判断2020年可能爆发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还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我认为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2022年会有一个大牛市。
结果,现在就出现一些黑粉,时不时就在我今年提示风险的时候,冒出来说“你不是说2022年有大牛市吗?”
这个其实我也挺无语的。
我在2020年分析2022年有大牛市的时候,明确说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2022年之前要能爆发世界经济危机,全球股市都出现一波暴跌,跌出历史大底,那么2022年开始会有大牛市概率很大。
但现在这个前提条件,显然是没有生效的。
而且,我在2021年1月3日,写过一篇对2021年全年金融市场走势的展望。

曾经就对2022年有大牛市的观点提出怀疑,并进行了观点更新和修正。

当时我就明确说过,有两种可能性。
一个是美联储如果没有调转加息,在2022年继续无限印钞,那么2022年也确实有可能出现大牛市。
但我认为另外一种可能性更大,就是美联储不得不加息,那么全球金融市场就会出现颠覆性转折,2022年反而是可能出现历史大底,才有下一次大牛市的根基。
这意味着2022年不会有大牛市,顶多就是出现下一轮大牛市的最低点,也就是起点。
因为去年元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出现任何通胀迹象,通胀率维持在1%的低位。
所以当时我是预计,美联储可能会迫于美元贬值的压力,而被迫加息。
而后,美国3月份通胀率开始飙升后,美元贬值的压力转嫁到了通胀身上。
而美联储则在通胀数据不断飙升下,不断提高加息预期,而美元本来的贬值压力,也在美联储提高加息预期下,反而走强。
虽然这个过程路径,有一些差异,但总体来说这仍然是在救美元和救美股的两难选择里。
并且,美联储不断提高加息预期,本质上也是属于救美元的做法。
从结果来说,美联储仍然是属于被迫加息。
所以,这个仍然是符合我在去年元旦说的第二种情况,就是美联储最终会不得不加息。
而大家也应该很清楚,到去年下半年,美联储这种不得不加息的可能性已经很高了。
特别是去年11月,美联储开始缩减购债,已经明确了2022年加息。
这也是我过去半年分析最多的事情。
我为什么要分析这么多关于美联储会在2022年加息的文章,因为这会对2022年的金融市场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本身就代表我很明确的态度。
但有一些黑粉,他们总是抱着刻舟求剑的思维,就是反复拿你在2020年说过2022年会有大牛市这句话,也不管你当时分析时候的前提,也不管你后面有没有更新过观点,就得把你一棍子打死。
这其实对我是无所谓,毕竟这类人属于极少数。
但主要这种刻舟求剑的思维,并不利于大家自己的成长和提高,所以我才在这里当做一个案例来跟大家分析,希望大家要避免这种刻舟求剑的思维。
没有人可以100%预测对未来,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事情,世界范围了各种变数太多了。
而且我们的信息来源渠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信息来源情况,还想要做出能够100%准确的预测,这显然是很不靠谱的,有这种奢望的人,是很容易陷入神棍困局。
有时候能预测对一件事情,并不奇怪。
但要能每次都预测对,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笃定在某种预测,并且在事情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后,仍然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及时更新信息、纠正观点,这种刻舟求剑的思维要不得。
我在提示风险的时候,就经常看到一种留言,就是“今年股市肯定上4000点”“今年肯定是大牛市”诸如此类的话。
把自己的操作完全建立在某种笃定的预测上,而完全丝毫不考虑自己错判的可能性,是最缺乏风险意识的表现。
其实,提高风险意识,并不单单只是防范股市下跌。
风险是双向的,不管股市上涨,还是下跌,其实都是存在风险。
比如,对于空仓的人来说,股市上涨也是一种潜在风险。因为如果忍受不住踏空的心理煎熬,一旦追涨,就容易把潜在风险,转化为实在风险。
对于做空的人来说,股市上涨就更是实在的风险。
所以,风险不对应股市涨跌。
风险意识,更多是指,我们要能在自己错判的时候,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确保自己错判的时候,风险是可控的。
风险是来源于未知。
如果未来是已知的,就不存在风险。
但因为未来是未知的,才导致我们可能错判,从而出现风险。
因此,提高风险意识,更多就是指我们要更多去考虑自己错判时候的应对方案。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有从不空仓,也从不满仓的原则。
就是为了确保不管我做出什么预判,我都可以在自己错判的时候,有一些纠错的空间,避免陷入完全被动的状态。
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心态就是,只会想着自己判断对的情况,缺乏反向思维。
满仓了,就想着股市赶紧一飞冲天。
空仓了,就想着股市赶紧暴跌到底。
这都是比较不切实际的。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这句话就已经道出,人们总是潜意识会只思考对自己有利的情况,只想着自己预判对如何大赚特赚,却缺乏对自己预判错的应对。
所以,我就经常跟大家阐述我的这个理念,我们要做符合自己预判的操作很容易,这是人潜意识会自然做出的结果,但提高风险意识,就是要多考虑自己预判错的可能性,并有相应准备和预案。
这点很重要,也是很难的,因为这是反人性操作。
不管做什么投资,我觉得都是殊途同归,本质上都是我们在跟自己人性弱点战斗的过程。
克服贪婪与恐惧是很难的,但我们不得不去克服。
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只是比大家更爱思考、也喜欢跟大家分享我的所思所得,仅此而已。
我也会犯错,也有预判错的时候。
但我是从来不会去避讳自己一些错判。
我是认为只有这样不停的对自己反思、总结、梳理,我们才能不断的提高和进步。
否则就只能固步自封,沉浸在某种错误氛围里。
其实作为一名面向公众的作者,人红是非多,肯定是有人会不喜欢我,也有一些黑粉,但终归只是少数。
我平常收到的留言,大都是对我的鼓励、夸奖和支持。
但这更需要我有清醒的认知,不能在大家的赞誉中,迷失了自己,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我见过很多大V,在火了之后,就膨胀了,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有些是本来初心就不好的大V,就做了很多龌蹉的事情。
有些初心比较好的大V,也很容易陷入救世主的思维。
这个错误,我曾经也在2020年犯过,也因此遭受挫折,我也从中吸取足够的教训。
我自己在梳理总结过去的时候,对2020年的大起大落,有时候更多是一种庆幸。
因为在2020年经历过大起大落,才让更加明白沉淀和内敛的重要性,人不能膨胀、
没有人是救世主,我们都只是凡人,你没办法帮到所有人,你也没办法保证自己是对的,所以还是随缘就好。
最近我也经常发一些投票,看看大家的仓位,主要也是想看看我的读者里,都对我的风险提示是如何应对。
从结果来看,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
最近一次投票里,一直重仓的比例只有26%。
这说明,大多数读者,还是能把我的风险提示听进去,我的文章应该还是有帮到大家。
毕竟元旦后这波全球股市大跌,都连续跌了4个月了,在这么极端行情里,外面重仓亏钱的比例是相当之高的。
同时,只要是基于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坚持重仓的朋友,我也支持大家这样的选择,毕竟我不可能100%是对的。
所以,不能现在股市跌了,就在那边笑话别人没听自己的话,因为你又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是对的,那么事后笑话别人其实并不利于自己提高,而且只是会增加矛盾而已。
中仓的比例也有18%,这说明选择折中方案,有在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少。
而轻仓和空仓的比例是27%,这个比例我觉得也比较适合。
如果轻仓和空仓比例超过50%,我反而会很担忧,因为大家太过于单方面跟随我的观点,那么一旦我错判了,就很容易犯下跟2020年一样的错误。
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说,我从来都不赞成动不动就是一键清仓/满仓这样的极端化操作。
从这个投票比例来看,这种比较均衡分布,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
今天文章说了这么多,其实很多话我也是属于不吐不快,也都只是我的一些心里话,肯定是会比较啰嗦。
我的文章风格就这样,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不是一个藏私的人,我确实是希望我的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这一点我相信大家能从我的文章里感受到。
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写出的文章,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大家如何理解,其实会出现很多差异,每个人从文章中获取到的信息量,产生的发散联想也各不相同。
所以,有的人读了我的文章,可以有很大帮助,有的人会觉得没有帮助,甚至嗤之以鼻。
大家如何看我的文章,这是我决定不了的。
我能决定的,就是我写文章的态度和初心。
2020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不要自不量力的把自己当做救世主,你帮不了所有人。
所以,做好自己就行了,只要坚持自己的初心,让我的文章能对多数人起到帮助,这就够了。
至少做到问心无愧,就够了。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