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比较重要的文件发布,是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很多人对什么是“全国统一大市场”比较关心,所以今天文章我就来专门说说这件事情的影响。
先简明扼要的说一下,我认为建立“统一大市场”,主要是为了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真正构建国内大循环铺路,最大程度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
这自然对我们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好处。
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对今年经济不会有太大的刺激效果。
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我们更多还是得用长远目标来看待。
具体本文会做一个详细分析。
(1)什么是统一大市场
按照文件原话是“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也就是要将全国市场彻底打通,建立统一的可以在国内任何地方通行的市场制度规则。
文件在具体执行方面有六大要点:
1、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2、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3、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4、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
5、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
6、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然后我挑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来说。
(2)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文件里提到: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
这实际上是为了避免一些地方自行发布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这降低了地方搞区别对待的空间。
此外还提到: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我们也知道,一些地方的龙头企业,相当于支柱企业,是地方纳税大户,不可避免会让一些支柱企业对地方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这使得地方会在扶持地方龙头上,比较不遗余力,难以做到一视同仁。
所以文件里提到:健全反垄断法律规则体系,加快推动修改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文件里在这方面,是专门列了两大要点:“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和“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其中包括这些细则:健全统一市场监管规则、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着力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
这些细则展开都是一大段话。
总的来说,我看了下完整文件,有大量篇幅都是在以上这些跟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有关的内容。
可见在这份文件里,对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重视。
这也因为过去这些年,地方保护主义所催生出的一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很容易滋生出灰色和腐败空间。
这也容易形成地方垄断主义,也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一旦形成垄断就容易降低竞争和阻碍市场流通。
所以想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首先需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3)建设现代流通网络
这个是在“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这个要点里的一个子集。
但我觉得这个是十分重要。
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首先需要一个更加高效的全国物流系统,文件里在这方面有专门做了阐述。
包括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
其中还特别提到“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交通运输设施、物流站点等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积极防范粮食、能源等重要产品供应短缺风险。”
这个我觉得可以结合当前的疫情来说说。
上海这次的疫情,暴露出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供应链和物资供应的问题。
其实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就是保障民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障民众的日常物资供应充足,能把生活物资及时送到民众手里。
只有能保障民生,我们要进行动态清零,才有基础,民众才愿意配合。
这其实不单单是疫情,其他可能出现的灾害,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一些战争灾害,我们都是需要未雨绸缪的去提高防备。
保障物流、保障供应链的应对灾害水平,是应该得到重视的。
(4)各种统一
文件提到了要各种统一,除了“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还有“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其中比较重要的,我重点说一下。
1、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统筹增量建设用地与存量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强化统一管理。
这个我倒是比较少看到有人说,但我觉得这一点十分重要。
特别是将建设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这个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将权利进一步从地方收回。
2、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
关于这一点,末尾还提到这么一句话: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此外,虽然文件里没提到,但今年A股全面注册制,也是符合文件里所说的“统一的资本市场”。
此文件里还提到,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
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
也提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这也是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同时,文件里还提到,进一步发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作用,推动完善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
这个是针对去年我们煤炭价格一度受海外煤炭价格巨大影响,出现较大波动,一度导致限电乱象出现,甚至影响了民生,后来在经过我们大力度调控后,煤炭价格才出现大幅度回落。
但不能每次都要等出了问题才去调控,还是要提前健全相关制度,重要的还是要完善我们煤炭交易市场,掌握煤炭价格话语权。
(5)总结
所以总的来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把各种市场制度规则统一化、监管统一化,构建一个高效现代的全国物流体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最终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
在现代经济体系里打通人与人的“联结”是提升经济的一个很有效方式。
现代互联网体系,之所以对经济有巨大的增量蛋糕效果,主要就是通过提升人与人的“联结”着手。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我们把内部整合成一个高效的经济循环体系,降低我们社会运作成本。
所以,我肯定是支持我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肯定还是有利有弊。
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是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以及可能导致的问题。
我这里也试着提一些我的个人看法。
基本上经济层面的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优化分配的过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其实本质上也是对分配的优化上。
然而,既然是优化,不可避免会出现,有人获利,有人需要让利。
比如,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那么受益于地方保护主义的企业,自然就需要让利。
如果只是这个层面的让利,其实还没有问题,因为地方保护主义本身就有问题,是应该去解决的问题。
不过,另外一个问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那就是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我举个例子,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网购已经成为我们主要购物方式,我们已经很大幅度减少了线下购物的频率,特别是进入疫情时代,很大程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但当网购普及的时候,其实也存在一个很大问题。
就是地方消费,而收入方在其他地方纳税。
以前以线下实体经济为主的时候,人们线下消费,收入方也在当地,是为当地纳税。
但现在呢,人们网购为主,我们在网络上买东西,店家大都是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因为大城市资源最多,物流最发达。
那么一个内陆地区小县城的消费者,他所进行的消费,没办法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顶多就是外地物流进来,在快递这一环节所产生的就业。
然而这相比以前线下消费,直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显然有天壤之别。
现在很多内陆地区,线下消费越发萎靡,大量消费集中在线上,最终海量的消费所汇聚的收入,集中到了沿海城市,集中到了少数大城市。
这个问题要如何更好的也优化解决?
我认为是值得思考的。
当然,我们不可能开倒车,就不网购了。
我们还是可以想其他很多办法来优化,降低这种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能否在消费上是否可以加一个属地的概念。
虽然全国消费收入集中到了沿海城市,但沿海城市也因此贡献了大部分财政,沿海城市特别是头部城市也理应贡献大部分财政,毕竟头部城市是虹吸了全国资源和消费。
让头部城市多缴纳财政,全国统一分配财政,在优化过程中,通过财政把资源平衡回内陆城市,这也是一种优化方式。
文件里也提到“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总的来说,我相信办法比问题多,关键我们要有这个决心和信心,去持续优化分配问题。
我们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我认为要格外重视当前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避免经济和资源,过度朝沿海城市倾斜,特别是只集中在北上广深这些头部城市。
超大规模城市有利有弊。
本次疫情中,上海所呈现出来的乱象,并且因为上海疫情失控,对全国经济的严重影响,也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
还是应该避免资源过于集中在少数头部城市。
当前我们沿海内陆发展不均衡,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一直比较严重,这也导致我们贫富差距也比较严重。
我认为我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有助于解决这种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但这样需要我们重视去引导。
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目标。
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形成垄断优势,这也是文件里所强调的。
因为只有高质量的均衡发展,才能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
此外,“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概念,其实早在2015年就提出过,在2015年8月19日就提到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旺消费促发展”。
只不过在当前这个多事之秋的大背景下,我们构建统一大市场,就格外引人注意。
特别是面对当前全球“右转”趋势不断加强,在疫情和俄乌冲突大背景下,逆全球化浪潮越发兴起,区域化经济体系格局越发明显。
这种情况下,我们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是为了应对外部的一些经济冲击,在提前做准备,这也是为了增强我们自身抵御危机的韧性。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