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失守2900,做好漫长磨底的准备,想抄底需注意这些风险



今天A股并没有止跌,虽然早盘一度反弹,但下午很快就翻绿,上证直接跌破2900点,收盘于2886点。
另外有人觉得外资集中做空是背锅的,这个其实可以看看今天的分时走势。
下图中,蓝线是上证指数,白线是人民币汇率走势。

可以明显看出来,在上证指数早盘反弹的时候,人民币汇率是贬值的。
而在下午A股开始大跌后,人民币汇率又出现一波贬值。
可能有的人会说,北向资金今天没有流出,但问题是外资并不是只有沪深港通一个投资渠道。
汇率是国际间资金动向的最直观体现,汇率贬值说明有资金流出,汇率升值就说明有资金流入。
其实对新闻比较关注的人,应该有发现,最近我们在金融领域也是下马了一些人。
博弈正在日趋白热化。
都说金融领域是最后深水区。
我在过去这几年,一直跟大家说,我们金融领域是“蛀虫”最多的。
所以我是一直怀疑,当前有外部大资金在借助疫情,配合美联储加息周期,来恶意集中做空我们资产。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比较担心的局面。
所以,我昨天文章里也提到,股市既然都跌破3000点了,我也不看空了,但同时我也不建议大家在现阶段去重仓抄底。
也就是,我当前还是保持一个不看空,但也不看多的谨慎态度。
不看空,是因为股市连续跌了5个月后,很多白马股、绩优股都跌了一大半了,至少相比去年1月份的局部泡沫化风险来说,已经释放了不少风险,挤出不少泡沫。
不看多,是因为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还面临比较多的不确定性,在当前这样一个局面,仍然还是要注重风险,不能太过于脑热。
今天在大盘跌破2900后,还是有很多人问我能不能抄底。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昨天文章也说得很清楚。
我认为本次历史大底,先不去猜最低点会多少,但可以确定的是,一旦刺出历史大底,会有长达一两年的漫长磨底周期。
正常来说,在磨底周期里慢慢分批抄底才是比较安全的。
但现在A股这波大跌过于极端。
所以,在股市跌破2900点后,从整体角度来说,抄底并不是不行,但仍需牢记风险。
抄底是个技术活。
要不然也不会有“高手死于抄底”的股市谚语。
如果大家想要抄底,那么大家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有下面这几个觉悟没有,做好相关准备没有,有相关风险的提防没有。
如果大家只是单纯为了“贪图便宜”就脑热进场抄底,那么我是不建议的。
如果你在充分认知到下面这几个风险之后,可以选择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去控制好仓位抄底,那么我认为才可以考虑考虑。
(1)疫情风险
大家也很清楚,本次A股大跌的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疫情从3月初开始,诡异的从我们经济大动脉扩散出去。
而且在疫情持续一个多月,且封控时间也已经一个月的情况下,经济大动脉的疫情仍然还没有彻底控制住。
这也给我们全国的疫情防控,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对我们经济伤害很大。
这种伤害,也直观的反应在了金融股市里。
所以,现阶段股市的好坏,也要看疫情的后续走向。
如果我们能尽快控制住疫情,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把大部分人的生活恢复正常,那么股市的反弹,才有比较确定性的基础。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美国借助疫情搞事情的风险。
我在两年前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就提到一个观点,不管新冠病毒是不是起源于美国的实验室,但在新冠大流行后,美国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可以用极低成本,搞乱对手的机会。
我们的防疫成本是很大的,但美国通过疫情搞事情的成本却很低。
我对我们能控制住这波疫情,一直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但我认为,更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能控制住这波疫情,而是未来如何防止再出现这样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像这次金蛋这样裂开一条缝的事情,下次如何杜绝。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我们控制住这波疫情,要是没过多久,又再来一波疫情,我们的经济确实也很难经得起这样折腾。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全国上下在防疫这件事情上,都能高度统一思想,坚持动态清零,不抱有侥幸心理,才能实现让绝大部分民众免收疫情影响的最佳局面。
但问题就在于,这次经济大动脉的魔幻操作,已经显露出这种思想不统一的问题,才导致当前这个局面出现。
所以,我认为疫情风险背后的问题,其实是有金蛋颜色出现分化的问题。
这个不确定性,我认为至少会持续到11月份。
但等11月份之后,这个不确定性背后的风险,应该就会解除。
因为11月份之后,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一些不安分的就会消停一些。
到时候疫情风险,应该也就没那么严重了。
(2)美联储加息风险
除了我们内部一些原因之外,
元旦后这波A股大跌,还有很关键的外部影响因素,也是我过去一年的分析重点,也就是美联储激进的货币大转向。
美联储鲍威尔在4月21日暗示美联储可能在5月会议上加息0.5%,并表示之后可能需要进行类似幅度的加息以降低通胀。

我在上个月就大家提到过,目前美国大投行都大幅度调高了美联储加息预期,几乎所有大投行都预期美联储5月和6月将连续两个月各加息50个基点。
目前看,美联储5月4日有可能加息50个基点,并宣布开始缩表。
但按照当前金融市场的走势看,5月4日有可能是一个利空出尽、靴子落地的一个时间转折点。
除了这种外部因素的压力之外,主要是这波疫情顺着我们经济大动脉蔓延出去,给我们整体防控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我最近为什么会对这颗金蛋出现这条裂缝,感到如此生气。
因为我们过去两年控制住疫情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大好局面,给一下子弄没了,而且从主动变成被动。
央行在4月15日曾经宣布降准25个基点,这刚好在今天生效,释放了5300亿元的长期资金。
但股市却出现这样的反向大跌走势。
这个主要是因为,之前央行降准,通常都是降准50个基点。
而且上个月开始,市场基本都预期央行可能会降息降准。
但4月15日,MLF利率并没有下调,而降准也只降低25个基点。
这是低于市场预期的。
我之前也分析过很多次,现在我们货币操作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一方面是内部遭受疫情冲击,经济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需要央行放水刺激。
但另外一方面是外部面临美联储激进的加息预期,有外部流动性收缩压力。
而且我们当前经济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经济大动脉没控制住疫情。
在疫情还没有控制住的情况下,放水的刺激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想要让放水刺激有效果,至少要先控制住疫情。
这可能也是央行本月只是小幅降准的原因。
但如果当前金融股市继续大跌,不排除会跟2015年、2008年那样,通过降息去救市的可能性。
但这里最大的变数在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我之前也说过很多次,美联储在加息到1.5%利率之前,我们还有一些降息空间,但不会太大。
然而,如果美联储今年真的激进加息到2.5%以上,我们也很难有多少降息操作空间。
所以当前局面,确实还比较被动。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至少要等美联储加息到2%以上,这个靴子落地了,股市才有可能利空出尽。
而美联储要加息到2%以上,至少也得等到年底。
并且,假如美联储真的在今年底加息到2%以上,并大幅度缩表,全球股市到年底应该会有更具确定性的历史大底机会,再不济,也会有一个更安全的磨底机会。
(3)地缘风险
其实当前最大的风险,是来自于地缘层面的风险。
最近也有这么一种猜测,就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看到欧美如此极端制裁俄罗斯,特别看到俄罗斯股市一落千丈,吓到了股市里的一些大资金。
原因我之前也有稍微提及。
架不住这些大资金会联想到,未来某一天,当我们完成夙愿的时候,我们也会遭到欧美这样极端制裁。
大资金是比较讨厌不确定性,有这种风险回避需要,那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不计代价的不停砸盘出货。
客观来说,我是一直认为,我们跟俄罗斯不一样,欧美可以如此极端制裁俄罗斯,但不一定就敢这么极端制裁我们。
甚至,欧美这样极端制裁俄罗斯,某种程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做给我们看的,在利用制裁俄罗斯,来恐吓我们。
但如果我们不怕恐吓,真动手了,欧美倒不一定就真敢制裁。
因为我们是当前全球化的最重要两端之一,不像俄罗斯在全球产业链的融入程度并不高,更多只是欧洲依赖于俄罗斯的天然气。
假如欧美也极端制裁我们,就会导致全球化体系彻底瓦解,世界会瞬间倒退回到上世纪70年代,区域化经济体系就会彻底构建。
如果全球化体系,到区域化经济体系是这样的硬转换,对世界经济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除非美国已经打定主意破罐子破摔,不然会出现这样的极端制裁可能性相对还比较低。
但对于这种可能性的风险,我们是一定要提防的。
所以,从个人保护的角度看,我是在去年就给自己定下一个原则,就是在我们完成某件事情之前,我原则上是绝不超过半仓。
同时,假如我们在未来某一天,去完成我们的夙愿时,假如欧美国家对我们极端制裁,而导致我们股市大跌。
到时候,不管我们股市跌到那里,我都会在那一刻,坚定的选择为国护盘。
所以,我会留着至少半仓的仓位,等着抱回对岸的那一刻,来为国护盘。
过去这两年,我一直在努力攒钱,让自己手里的弹药能多一些,尽可能保守的降低自己风险,就是为了能有这样为国护盘的机会。
当然,这是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
这件事情,即有可能就最近这一两年完成,也有可能还得五六年完成。
能有耐心等待的人,应该说很少。
不过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从风险提防的角度看。
至少我们应该确保,是用手里的闲钱去炒股,不要加杠杆。
特别是在我们完成夙愿之前,不要加杠杆。
此外,股市的历史大底,也会因为我们在什么时候完成这个夙愿,不管历史大底的时间还是空间,都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我们没完成夙愿之前的历史大底点位,显然会跟完成夙愿时的历史大底点位,有很大差异。
这方面的不确定性,我很难给大家一个具体的答案,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多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4)世界经济危机的风险
最后一个风险,是来自于世界经济危机的风险。
特别是美国的债务危机会不会爆发,美股泡沫会不会被戳破。
这些在当前,都还是没有落地的。
纳斯达指数虽然今年也跌了17%,但整体还是比较高高在上的。

所以,在美股泡沫化风险充分释放之前,A股抄底的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强的。
美联储今年如果真的加息到2%以上,那么美股的泡沫化风险肯定是会被释放的。
这种外部的不确定性,是我们在考虑抄底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的。
(5)个股分化陷阱
在抄底的时候,虽然我们很多时候是参考指数去抄底,但个股现在走势跟指数有很大分化。
有时候,你虽然抄底在了指数最低点,但不一定就能赚钱,甚至亏钱。
这个之前有很多人就出现,2018年抄底在2440点,结果去年亏在了3700点。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就以最近例子来说,上周四的读者留言里,就有一位朋友诉苦说,明明3月16日是3020点抄底进去的,结果指数反弹后,他的持仓市值却一直往下走,在上周跌破3100的时候,他已经套了20多个点,心态就有点崩了。

这就是所谓抄底的估值陷阱。
可能未来1-2年的磨底周期,大盘会在3000点以下,反复来回磨底,指数可能不会跌多少,但个股却可能跌很多。
这种指数和个股的分化撕裂,是大家需要提防的。
客观来说,虽然当前指数跌很多,但很多高估值的泡沫股,虽然也跌了一半,但基本也才跌回去年初暴涨前的状态,后续仍然还是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这种时候,我们看着指数抄底,去做个股,是存在比较大的分化风险。
面对这种风险,我个人是比较建议,现阶段别做个股,也别买产业基金,最安全的还是买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就是指上证50、沪深300这些ETF。

如果你要看着指数点位去抄底,比较稳妥的还是买指数基金,这样也比较不容易踩个股的雷。
(6)踩踏风险
今年至今,上证指数已经跌了20%、深证跌了31%,创业板跌了35%。

今年股市跌了这么多,已经存在某种程度的踩踏风险。
我昨晚文章也提到过,这种踩踏风险,往往也是历史大底会被刺出来的很重要原因。
所以我也不排除,万一直接在这第一波月线级下杀里,就把历史大底的低点刺出来,然后再用一两年时间慢慢在底部区间磨底的可能性。
我在去年1月份,也跟大家提醒过,之前白酒股、白马股、芯片股、新能源等等,过去3年疯涨的板块,都是由基金抱团,左脚踩右脚上天的模式炒作上去的。
包括去年的基金经理明星化的现象,也是比较危险的。
相比2015年股灾收割加杠杆资金,这一波更像是奔着收割基金背后的新基民。
此外,像融资规模当前仍然还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区间,还没有明显大幅度下降。

这说明,股市通常在大幅度下杀中最残酷的杀融资盘的过程,都还没有真正开始。
不管是基金赎回潮,还是杀融资盘,都是需要提防的踩踏风险。
(7)总结
所以,我并不是反对大家抄底,但大家抄底时候,是否已经把上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充分考虑。
并且在抄底的时候,是否已经基于这些风险,去把自己的仓位控制住,只有控制住仓位,才能控制住风险。
比如这波股市跌到2900,我才把自己仓位从过去两年的20%,小幅加仓到30%。
但接下来,我要进一步加仓,都得小心翼翼的。
毕竟上面也提到,我已经准备在我们完成夙愿之前,先暂时维持半仓就好。
所以接下来,即使大盘深跌,我加仓幅度也不会太大。
比如说,假如大盘短时间继续跌到2800点,我可能就加仓到35%。
这是一种加仓方式,基于空间点位,先计划好加仓的幅度,进行网格化交易。
另外一种加仓方式,是基于时间。
比如,我打定主意,上半年最多加仓到35%,除非真的一口气跌太多。
那么一旦股市迎来较大一波反弹,并且在年底二次探底,并进行磨底的时候。
我就可以更加从容安全的去满满加仓抄底,再慢慢把仓位加到50%这个阶段性上限。
股市要释放风险,要么就是短时间大幅度下杀,把回调空间释放出来,要么靠时间漫长的磨底,用时间换空间,最终换来确定性。
总而言之,我认为当前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世界范围内充满的不确定性都太大了,各种变数极多,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提高风险意识。
不管我们要不要抄底,都应该基于充分意识到风险的情况下,去基于理性思考做出的成熟选择。
而不是把我们的操作行为,建立在我们的一时脑热基础上。
不要抱着那种,一抄底就能抄在最低点,马上大赚特赚的想法。
而是至少有做好抄完底,可能别套个一年的心理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去抄底,心态才有可能保持得比较好,不容易患得患失。
我相信,只要大家有充分思考这篇文章里列出来的这些问题,那么现阶段要不要抄底,如何抄底,大家应该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答案和选择。
不管我们做出的选择是什么,只要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做出的,能充分考虑风险,那么我认为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不管我们做什么选择,都尽量保证风险可控,确保即使出现最极端情况,自己也能承受相对应的风险。
这就是我的个人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