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最后一天,正好也是周六,按惯例每个月底最后一个周六,我都会来跟大家提醒一下稿费。
大家要是觉得我过去一个月的文章,能让你有所收获,可以在本文底部赞赏1元,作为过去一个月稿费支持,自愿原则。
开始今天文章。
过去一个月,是全球金融市场相当动荡的一个月。
本文我会从股市、汇市,还有昨天召开的关键会议,来做一个详细分析。
(1)汇率
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一个月,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
从4月18日的6.38,一路贬值到昨天最多的时候是6.69,短短9个交易日,最大贬值幅度达到4%。
其实不单单我们的汇率。
过去一个月,日元的贬值幅度更大。
单单4月份,日元的贬值幅度就达到7.5%。
如果加上3月份,日元在过去两个月的贬值幅度达到12%。
除此之外,像韩元在过去一年里也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最大贬值幅度也达到16%。
所以,当前是很明显,有国际热钱在集体从东亚撤出。
最直接的原因,肯定是美联储正在激进的货币大转向,把加息预期打满。
但是呢,美联储的加息,只是一把信号枪。
资金听不听话,是另外一回事。
美联储大宽松时期,不断降息放水,海量美元蜂化作羊群拥到全世界去吃草,新兴市场就是美国圈起来最肥嫩的草场。
这些羊群在草场把草吃光了,吃饱了后。
美联储的加息发令枪一响起,这些羊群就会乖乖的跑回美国的羊圈里。
但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的羊圈着火了。
这个火到现在都还没有彻底停歇,并且美国的债务危机就,仍然在不断给这把火添油加料。
这使得外面的羊群只要不傻,都不太想回到美国的羊圈里。
美联储这时候拿出加息发令枪,效果就不怎么好了。
所以,美国除了挥舞加息的鞭子,还需要制造一些局部地区冲突,比如在草原上埋几颗雷炸一炸,这样就可以很容易把惊慌失措的羊群赶回羊圈,被美国收割。
3月16日,在美联储开始加息后,疫情就顺着我们经济大动脉加速爆发。
这也使得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一个月里,从过去两年的坚挺走势里,头一次出现这样较大幅度的贬值。
此外,美国开始不断拱火对岸局势,在东亚制造紧张气氛,这也使得东亚货币被集体做空。
继俄乌危机导致一波欧洲热钱回流美国后。
美国开始在东亚拱火,让一波亚洲热钱回流美国。
美元指数也趁势一举越过2016年的高点,到了103的位置。
不过我这里还是需要说一下。
现在美元指数虽然已经来到2020年3月的高点103的位置。
但是人民币在2020年3月是一度贬值到7.16。
现在美元指数同样在103,但人民币汇率则是在6.64。
所以相对来说,过去两年人民币仍然还是处于比较坚挺的位置。
但是,这波比较异常的贬值过程,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在2月份,俄乌危机刚爆发的时候,人民币整体还是比较坚挺的,有一部分国际避险资金被分流到我们这里。
但当时我也跟大家提醒过,美国现在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在满世界拱火,来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给美债接盘。
美国这是为了自救,已经不择手段了。
所以,美国肯定是不会坐视国际避险资金分流到我们这里,那么美国是很有可能在我们这边搞事情。
结果进入3月份,我们这波诡异的疫情就爆发了,刚好卡在美联储加息的这个节骨眼。
并且,美国也一直在升级拱火对岸局势的力度。
同时也在通过俄乌危机,去在我们这边渲染造势,一直试图强行把俄乌危机跟我们关联起来。
实际上,美国这样做,是在给那些国际大资金做一种强烈的暗示,让他们产生某种联想,也就是未来某一天,我们完成夙愿的时候,会不会遭到欧美这样极端的制裁。
再配合这波疫情,还有美国拱火,就自然导致一部分脚底不牢靠的国际热钱,选择撤出。
这就直观的反映在了汇率上。
这里,我需要说明一下。
汇率升值和贬值,是资金进出的最直观结果反应。
之前土耳其、日本汇率大幅贬值的时候,总有一种论调是说,他们是为了锁住外资,不让外资流出才故意大幅贬值。
这实际上是有点因果倒置。
汇率贬值,本身就是资金流出的结果。
而不是为了锁住资金,才汇率贬值。
这是我们需要客观正视的问题。
而不能因为某种因果倒置的大棋论,而无视了这种客观存在的风险,这只会让我们陷入某种比较危险的境地。
我是一直在努力传达给大家一种理念。
就是我们要在对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有充分预计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对未来保持充足的信心。
这样的乐观,才会有比较坚实的基础。
无视风险的乐观,只是盲目乐观,很容易在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动辄两极分化,从一个极端滑向另外一个极端,从盲目乐观,变成过度悲观。
而如果能对客观存在的风险有充分预计,仍然可以对未来保持充足的信心。
这样不管未来发生再多的困难,我们仍然可以保持坚定的信心,有比较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才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会议
说完汇市,昨天的关键会议。
4月也是全球金融市场十分动荡的一个月。
A股在连续5个月持续下杀的情况下,4月份仍然出现大幅度下杀,一口气跌破了3000点和2900点。
一度跌到了2863点。
在这样比较关键的时刻,跟3月16日一样,我们也是再次进行了一次关键会议。
而且这一次的会议级别,比3月16日那一次还要更高一些。
这次会议释放了什么信息?
首先来看本次会议内容,跟前面几次的变化。
会议开头的经济形势概括,用词明显比前面几次有很大变化。
直接说“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这相比去年12月的会议,有了很大的变化,用词要严峻得多。
此外,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这个“三要”也明确我们一个目标。
其中提到“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同时,删除了去年12月有关“科学精准防控”的用词。
变成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这背后含义,大家自己思考。
宏观政策方面。
其中提到“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这个意味着,我们年初5.5%的预期目标,仍然还是要努力实现。
不过我这里强调一下。
我们得分清楚,主观预期和客观结果的区别。
我们积极应对今年遇到的各种困难,这是好事。
但我们主观层面,想要怎么怎么样。
不代表最后结果,就一定能怎么怎么样。
对今年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大家还是要有充足的准备。
只要我们努力了,最后结果如何,我认为都是可以接受的,不必因为达不到预期,就患得患失,一下子变得很悲观。
本次会议,更多是要恢复人们的信心,所以需要有积极应对的态度,但这不代表一定能怎么样,或者一定不能怎么样。
所以这里的用词是“努力实现”,而不是“一定要实现”,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区别。
货币政策方面,这一次是说“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删除了“灵活适度”的表态。
删掉了这些带有刹车片的一些用词,这个基本意味着,我们接下来可能还是要降息降准来刺激经济。
不过同样的,大家还是要注意,虽然我们在用词上删掉了刹车片。
但美联储大幅度货币转向,带动全球央行集体货币大转向,这是客观层面从外部给我们加装了一个刹车片。
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外部已经存在这种刹车片了,所以我们用词上就没有必要把刹车片安上。
所以,大家也不要觉得接下来我们降息幅度会有多大,能怎么怎么大放水。
小幅降息降准可能还是会有,但在美联储如此激进的货币大转向下,我们的货币可操作性空间也不会太大。
另外,会议里还提了句“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
一般来说,这也意味着当前是有可能出现一些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所以才需要我们去提防和未雨绸缪应对。
本次会议主要是要在当前客观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有充分预计的情况下,去恢复人们的信心。
所以,在昨天中午,会议的报道出来后,我们的股市和汇市,就出现有大资金集中进场护盘的迹象。
昨天下午一开盘后,成交量就出现明显放大,股市也瞬间出现一波拉升。
同时,人民币汇率市场也持续一波升值的走势,在一度贬值到6.69后,出现较大的回落。
我之前也跟大家分析过,最近半个月,人民币汇率走势跟股市有明显的相关性。
A股跳水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往往就会贬值。
反过来,当A股反弹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分时走势就会出现升值走势。
下图蓝色虚线是上证指数走势,白线是人民币汇率走势。
所以还是有一些迹象显示,国家队大资金集中进场护盘。
这都是要恢复市场的信心。
现代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就是信用,而信用背后也是源自于信心。
信心比黄金贵。
所以,这次会议还是很关键的。
毕竟这是我们最高级别会议,每次会议都会对未来一季度的政策有很强的指导效应,是我们需要持续观察的一个重要窗口。
而且,当前不但我们面临压力,其实美国面临的压力,也不会比我们小。
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太过度悲观。
在这个比烂的时代,双方更多是比拼韧性,比拼的是看谁能少犯错,比拼的是谁能熬到最后。
(3)美国的压力
美国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4%,这一降幅逆转了去年四季度6.9%的增速。
这个增速也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1%。
所以,美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并不好看。
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美国一季度GDP这个下降1.4%,是按年率计算。
年率是美国公布GDP数据的一个比较特殊算法,意思是如果美国今年剩下的2、3、4季度的环比增速都按照一季度这个环比增速,那么全年GDP会同比下降1.4%。
所以,年率的意思是把“环比转换为全年同比”。
我们计算一下可以知道,美国2022年一季度GDP的单季度相比去年第四季度是下降了4.6%。
同时,美国一季度GDP是同比增长4.3%。
也就是,美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3%,但单季度相比上季度下降4.6%,假如按照这个下降速度持续下去,今年美国GDP将同比下降1.4%。
这才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虽然美国一季度GDP仍然还保持同比增长,而且增速也并不慢,但这仍然是低于市场预期的。
毕竟美国去年一季度是疫情爆发的高峰期,当时受疫情影响比较大,所以GDP的基数比较低。
因此,这种环比骤降的态势,更值得关注。
但是,美联储却不认为美国经济不好,包括美国财政部也是。
一副我只管加息的态度。
目前市场基本预期美联储5月4日晚上的议息会议,是铁定会加息50个基点。
并且很大可能是5月和6月,连着两个月都加息50个基点。
这也导致4月份,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创下2009年以来最大的月度跌幅。
4月,纳斯达克指数累计跌幅达到了13.26%。
上一次纳斯达克指数达到这个跌幅,还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雷曼破产的时候。
2008年10月,纳斯达克指数单月下跌了17%。
2020年3月,本来纳斯达克最大跌幅是超过20%的。
不过因为2020年3月20日,美联储开始无限印钞,让纳斯达克在当时月末拉了回去,所以202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是单月下跌了10%。
因此,本月纳斯达克下跌13%,这个在美股历史上,也是能排得上号的。
所以,当前其实不单单是A股在跌,而是全球股市都在跌,这是全球性的风险。
其实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债券市场。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份累计上涨了55个基点,这同样也是2009年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
我过去一年已经分析过很多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全球资产价格之锚。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就会导致全球资产价格的估值水平缩水。
这是全球资产价格退潮的体现。
此外,俄乌危机仍然还在深深影响着世界经济。
我在上周提到过奈飞股价大跌的时候,曾经说过,奈飞是美国五大科技股FAANG中第一个跌落神坛的。
但在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叠加美联储如此激进的货币大转向,未来还会有多少美国大型科技企业,从戴维斯双击,进入到戴维斯双杀的估值陷阱中?
结果,昨天又一个美国大型科技股,跌落神坛,而且这一次是影响更大的庞然大物,也就是亚马逊。
因为业绩不及预期,亚马逊昨天单日暴跌14.05%。
这是因为亚马逊一季度财报居然意外亏损所致。
另外美国科技巨头谷歌,4月份也出现大幅下跌。
谷歌在4月累计下跌幅度达到18%,因为谷歌的财报和YouTube的广告收入远远低于预期,环比剧减20%,收入录得两年来最慢增速。
上周我用奈飞跟大家提醒的时候,就有人说奈飞还不够格,体量还不够大。
那么亚马逊和谷歌体量够不够大?
我在去年就一直跟大家说,美联储今年激进的货币大转向,大概率会戳破美股泡沫。
很多人就只会杠,美股只会涨,不会跌。
但事实证明,美股也还是会跌。
只不过跌得多的是泡沫化更严重的纳斯达克指数,而银行股扎堆的道琼斯指数影响相对低一些。
我在今年元旦后,一直在持续做空纳斯达克指数,而不是做空道琼斯或者标普,自然也是基于这个判断。
今年纳斯达克指数已经累计下跌21%,道琼斯指数今年则下跌10%。
所以,美股也并不是只涨不跌。
(4)总结
现在是整个世界经济大环境在发生剧烈变化。
当前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美联储如此极端的加息预期,再加上俄乌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巨大冲击,还有疫情这个巨大的扰动变量。
如此多的变数,背后所蕴藏的巨大风险,我认为大家还是需要重视的。
过去这两年,我一直在跟大家不断的提示风险,过去几个月出现的这些风险,很多都是我两年前就跟大家在不断提醒的。
只不过有的人能把我的风险提示听进去,有的人则完全不把风险当一回事。
我还是比较希望我的风险提示,能被大家当做保险丝,在关键时刻能起作用。
同时我也是希望大家能在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充分预计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去积极应对。
我们还是要有信心。
同时当前各种变数极多,我们对于短时存在的风险,还是要有所提防。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认为还远没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今年这个落地之年,还会有很多结果落地。
我是一直在努力通过我的文章,希望能让大家在这样一个落地之年,都能够平稳落地。
当然,我的能力是比较有限的,我也不可能真的帮到所有人,毕竟我也不能保证我一定对。
但我还是希望,我的文章能给大多数人带来思考的启发,能有一些帮助和收获。
这样我也才比较有底气,去每个月底去跟大家催稿费。
稿费不用多,1元即可,这个更多是要靠积少成多。
现在经济不景气,很多人生活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我也不想给大家增加经济负担。
每个月能赞赏我1元,就是对我的最大支持。
我现在每个月收入3万多,有2万是来自于大家赞赏的稿费,另外1万多是来自于我在B站、头条、抖音发视频的流量收入。
虽然我不接软文广告,一个月可能少赚个十几万。
但我不是一个贪心的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所以,我宁愿厚着脸皮每个月跟大家要一次稿费,也不愿意去接受资本的染指,去赚资本的快钱。
只有这样,我才能理直气壮的说,我的文章都是我自己的心里话,而不是在为资本说话。
这样,我赚的每一分钱,我都可以拿得很踏实,做到问心无愧。
而且,现在大家对我的赞赏稿费,也能满足我日常生活需要。
让我不至于要用爱发电,让我有底气不接软文广告。
这种自愿稿费模式,我认为有个好处:
作者收入直接来源于读者,更能让作者明白,读者才是衣食父母,才更能牢记初心,要为读者负责,才能更专注于内容本身。
习惯于接软文广告的作者,往往很容易忘记这一点,最终可能就成为资本的奴隶。
所以,我还是会继续保持初心,专注于内容本身。
多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我会继续努力!
让我们一起平稳度过这个落地之年!
不盲目乐观,也不过度悲观。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