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收购小麦青苗,谁在买?为何买?这件事情所折射的舆论乱象



最近有不少读者让我分析一下传得沸沸扬扬的有人高价收购小麦青苗的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背后折射出很多舆论乱象。
为了避免大家被带歪节奏,我也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背后的真正问题在哪。
(1)来龙去脉
这个事情,是在某短视频平台,最近有一些收割机收割青小麦的视频很火,这些视频内容大同小异,大都是说,这是有人用高于粮食的价格收购还未成熟的青小麦,作为青贮饲料,价格是每亩1500元。
这些视频在迅速传播后,也引发很大的争议,从这些视频的评论区可以看到,主要有两方观点。
一方认为,有人高价收购还未成熟的青小麦是好事,农民可以借此增收,既然有人愿意出高价,那么卖掉也是市场行为,是无可厚非。
另外一方认为,这种行为如果广泛出现,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制止这种行为。
然后我注意到,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下,这两方观点的人,形成某种对立。
特别是在某社交平台上,大量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这种刻意挑动对立的迹象。
他们想借助给农民增收的这个痛点,去制造对立,带节奏,刻意把“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这两件本来不矛盾的事情,强行对立起来。
要是有人反对高价收购小麦青苗,就会被他们扣上不给农民增收的帽子。
这就让我感觉到有一些异常。
我认为,这才是有人炒作这个话题,所潜藏的真正用意,并不是说真的会威胁我们国家粮食安全,而只是某些势力,在寻找一个新的话题,来煽动对立,制造矛盾,主要抓手仍然还是在舆论上。
(2)是谁在买?
首先强调一下,我一直都是支持给农民增收的态度。
如果能够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去给农民增收,我肯定是双手双脚支持的。
不过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次有争议的高价收购小麦青苗的事情,究竟是不是可持续的。
这里有几个问题。
1、小麦青苗1500元/亩,这个价格是什么水平?
有媒体已经采访专家,有了很多直接的数据。

按照该专家的说法,小麦成熟后,现在平均每亩卖1300元。
所以,这个收购小麦青苗的人,给出1500元/亩的价格,确实是高于小麦成熟后的价格。
现在距离小麦成熟还有大约一个月时间,还需要农民持续投入,所以,农民面对这个价格,是很难拒绝。这事问题不在卖方,农民高价卖没啥问题。
2、购买方是否有利可图?
支持高价收购小麦青苗的人,主要理由就是这是市场行为。
那么市场行为,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利可图,资本不是做慈善的,如果高价收购小麦青苗是一个无利可图的事情,那么这就只能是个例,不可能是广泛出现的现象,也更加不可持续。
所以,要来看用1500元/亩价格高价收购小麦青苗的人,是否有利可图。
同样还是先看专家怎么说。

目前按照网络上热传那些视频的说法,1500元高价收购去的小麦青苗,是被拿去当做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指的是青绿饲料经控制发酵而制成的饲料,是饲喂牛羊等家畜的上等饲料。
可以拿来制作青贮饲料的原料较多,凡是可作饲料的青绿植物都可作青贮原料。
所以,这就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为何要用小麦青苗做青贮饲料?
按照专家的说法,现在用来做青贮饲料的是青贮玉米居多,已经很少用青贮小麦。
1500元/亩的小麦青苗,做成青贮饲料后要800元/吨的成本,这个已经高于青贮玉米720元/吨的价格。
而青贮玉米作为饲料营养比小麦青苗要高很多,而且现在这些小麦青苗才刚开始灌浆,营养还没多少,所以用1500元/亩的价格收购,成本太高了。
而且再过20多天这些小麦就成熟了,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去收购这些营养价值并不高的小麦青苗?
这不但是无利可图,而且还没有什么经济效应,高价购买小麦青苗的人,除非是做慈善的,不然这肯定不是一个可以长期持续的事情,更多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才出现的短期个例。
所以,关于是谁在高价收购小麦青苗,目前有几种猜测。
1、去年玉米价格比较高,导致有养殖企业青贮玉米储备不足,不得不紧急高价收购一些小麦青苗做补充。
2、有人认为是一些农业机械公司借此炒作推销产品;因为在热传的视频里,都能清晰可见某些收割机的品牌。
3、有人猜测是有一些外部势力在扰乱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我也没有实际去调查,所以,我也不下定论认为到底是哪种情况。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谁在高价收购小麦青苗,这都不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行为,也不会是一个广泛现象。
所以,大家首先可以不用担心这件事情会影响我们整体粮食安全。
即使这件事情是一些外部势力的别有用心行为,也不会是一个广泛现象,我国粮食规模那么大,如果美国真要用这种无利可图的高价模式收购,美国用来搞乱我们的那点基金是不够塞牙缝的。
更何况如果这件事情扩大化,国家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会及时制止。
所以,我认为这件事情,首先并不是奔着我们粮食安全去的,美国要这样做,所需要付出的资金规模太大,我认为可能性比较低。
但这不代表这件事情背后,没有外部敌对势力在煽风点火的迹象。
他们目的不是搞乱我们粮食安全,而是为了在舆论上制造对立,这也符合美国这些民主基金的一贯做法,用比较低的成本,制造话题,通过水军去炒作来煽动对立。
(3)舆论乱象
我注意到,首先热传的一些小麦青苗视频里,内容本身就存在刻意带节奏的现象。
视频里,一些人在麦田前不停的滔滔不绝为农民“鸣不平”,说农民收入太低了,强调农民高价卖掉自己的小麦青苗有理,别人无权干涉。
这也才使得,这些视频的评论里,会形成比较对立的这种争议。
所以,我认为,视频的发布方首先就是深知网络舆论炒作的精髓,就是制造煽动对立。
把“给农民增收”跟“保护粮食安全”进行强行对立。
然后,在视频发布后,这种极其夸张的广泛传播效应,也让人感觉到一些比较异常。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热门话题的炒作,不可能平白无故就一下子热火起来,很多都是有资本推波助澜的迹象。
流量要炒作起来,背后需要大量资本。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等于金钱。
所以,这样一个收割小麦青苗的几个视频,能突然之间有这么大的广泛热度,这本身就是比较异常的。
在成为全平台热搜后,讨论的话题,也很快被引导到关于农民增收的矛盾上。
而且,在农业农村部表示要“全面排查各类毁麦情况,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后,在某平台相关问题下面,有很多把矛头指向国家的刻意引导话题行为。
把国家制止一些扰乱市场秩序现象,保护粮食安全的合理行为,引导成对农民增收的讨论。

这就有点太刻意了点。
可能很多人只是单纯基于对农民收入低的同情心,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参与到这样的讨论,被人利用。
但我认为,还是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混迹其中,在各种煽风点火,煽动对立。
诚然,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还是偏低的,这个我以前也写过文章分析过。
我也希望我们国家农民收入水平,能以可持续的方式,得到长期提升。
但一些拔苗助长的行为,而且明显是无利可图,不像正常市场行为的短期个例,是否需要上升到“农民增收”这个话题,我个人是比较怀疑的。
拿这个话题碰瓷农民增收的人,压根没搞明白一件事情,即使我们允许这种高价收购小麦青苗的行为,也不能从全国范围内根本改善农民增收。
因为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行为,资本是不会做慈善的。
有资本为了炒作,为了自己一些更深层次目的,去高价收购小麦青苗,他只能收购一时、一地,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
更何况,一旦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出现,那就真的会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我们更加不容许。
而且本来青贮饲料有更有效的制作原料,用小麦青苗做青贮饲料,不但经济效益低,而且生物产量低,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浪费。
所以,高价收购小麦青苗,本身就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行为。
更不能被拿来美化,可以用来给农民增收。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如何给农民增收,也是一个大问题,这还涉及到扶贫这个大命题,这本身也是我们国家一直在努力去改善的。
保护国家粮食安全,跟给农民增收,这本身就是完全不矛盾的事情。
结果这次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刻意煽动对立。
我觉得大家还是得能擦亮眼睛,保持独立思考去仔细辨别这内中的诡异之处。
总的来说,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我们高度重视的红线,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比较紧张的世界粮食安全面前,我们会更加重视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我们肯定不会让粮食安全生产出现乱子,这是红线。
另外一方面,这次收购小麦青苗的事情,我认为只是某些炒作的个例,而不是一个广泛现象。
有这么两种可能性。
1、只是某些农业机械公司为了博人眼球,赚取流量,达到宣传效果,在恶意炒作话题。
2、本来只是个别养殖企业的临时举措,但被别有用心的人发现从中炒作流量的机会后,开始大肆炒作。
不管是哪种可能性,某些外部势力就像是无孔不入的苍蝇一样,马上从中察觉到可以借机煽动对立的机会,从而开始在海量流量加持下,迅速把这个话题炒热,从中推波助澜。
不要觉得这是一有点什么问题,就都甩锅给境外势力。
在当前这个多事之秋,把敌人想得坏一些,要安全得多。
天真的对敌人抱有幻想,把敌人想得太好,会很危险。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而且这件事情在上升到舆论炒作的高度后,确实出现很多这种明显有目的带节奏的现象。
最后我还是想说一下,古代就有“楚国买鹿”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下套,大量高价收购楚国的鹿,结果楚国人最后都“弃农抓鹿”,反倒是齐国趁机不断囤积粮食。
结果没几年,齐国对楚国断粮后,楚国直接就不战而降。
我们几千年前就有这样的经济粮食战争。
这种套路,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无论如何,粮食安全大于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