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音频放开头,过去两天音频放末尾,是因为还是有人反应之前那个比较木楞的AI语音不好听。
其实之所以一直使用那个木楞AI语音,是因为不少朋友反应,那个木楞AI语音的催眠效果很好,睡前听,避免失眠。
不过考虑到一些新读者的反馈,我这两天也是一直在找比较好听的AI语音。
今天找了一个感觉还不错。
后面我就把新AI语音放文章开头,旧AI语音放文末。
这样就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皆大欢喜。)
(1)亚速钢铁厂投降
5月17日,俄罗斯宣布困守亚速钢铁厂的“亚速营纳粹分子”已无条件投降。俄罗斯还表示,将对亚速钢铁厂投降的武装分子进行审问,以调查乌克兰政权在顿巴斯对平民所犯罪行。
同一天,乌克兰政府宣布结束其在马里乌波尔的作战任务。
就连西方媒体也基本采用“乌方将马里乌波尔控制权移交俄方”的标题。
马里乌波尔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就一直是一个战场焦点,现在这场持续82天的战斗,就此彻底落下帷幕。
但俄乌冲突却仍然还在持续,俄乌围绕顿巴斯地区的拉锯战仍然还很焦灼。
在西方大力援助,以及美国全力阻挠谈判的情况下,俄乌冲突已经被拖入了一个长期的消耗战中,俄乌双方应该都已经准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
就在5月17日,俄乌双方均表示和平谈判已被“无限期搁置”,并互相指责对方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所以,俄乌冲突仍然还会持续较长时间,对全球地缘和经济形势的冲击影响,仍然还会持续。
这其中,俄乌冲突对欧洲经济的持续放血效应是最明显的。
这次俄乌冲突,虽然俄罗斯在战场上打得不咋地,而且最近芬兰和瑞典这样的中立国看俄罗斯打得拉胯,都跑去申请加入北约。
但俄罗斯在经济金融战方面,仍然还是取得一些优势。
(2)天然气卢布有进展
意大利总理最近表示,他相信德国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公司已经用卢布支付了俄天然气的费用,并且大多数进口商已经开设了卢布账户。
这个也符合我之前的判断,认为欧洲国家可能会继续嘴巴上说不会用卢布支付天然气,但实际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企业开设卢布账户,用卢布支付天然气。
因为现在欧洲确实还是无法整体承受俄罗斯天然气断供的威胁。
这些欧洲国家嘴巴上说不要不要,但实际已经比较老实的偷偷用卢布支付天然气,这个可以很直观的从卢布汇率看出来。
美元兑换卢布的汇率,从开战前最低的1美元兑换75卢布,在开战后随着欧美对俄罗斯各种极端制裁,特别是把俄罗斯踢出SWIFT,进行所谓金融核弹制裁后,一度贬值到114。
但随着俄罗斯要求欧洲各国使用卢布支付天然气,卢布汇率就从114,一路升值到现在的64,接近翻倍的升值幅度了。
这可是一国汇率,是相当夸张的波动,这使得卢布稍微抢走了点美元最近强劲的风头,成为今年表现最好的货币。
以前大家都说这个“美元石油”是美元霸权的重要基石,但大家已经习惯美元石油,很难直观感受这样货币跟油气资源绑定所带来的的巨大效果。
这一次,俄罗斯是尝到了甜头,以后俄罗斯肯定会把天然气卢布推行到底。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虽然俄罗斯在战场上打得比较拉胯,但反而在经济和金融领域,靠天然气卢布打了一场翻身仗。
但这也是建立在,欧洲过于依赖欧俄罗斯天然气,并且短时间也确实找不到可以替代俄罗斯天然气的方案。
而且欧洲天然气发电比例是达到25%,仍然是欧洲主要发电来源之一,其中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主,欧洲881个天然气发电设施里,德国占了180多个,意大利有143个。
所以,你也就明白,为何在这次天然气卢布风波里,意大利是欧洲国家里,最早站出来跳反,包括之前意大利最早说要用卢布支付天然气,并且这一次也是意大利总理,说德国企业已经在用卢布支付天然气,揭了德国的短。
德国也比较尴尬,因为现阶段德国确实没办法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
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短时间找不到可替代性,是俄罗斯能抵御欧美金融制裁的最主要底气来源。
这一点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毕竟我们未来也是可能面临这样的局面。
虽然俄罗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看样子是能抵御住欧美的极端制裁。
但在战场上和地缘形势上,俄罗斯所面临的局面却仍然比较严峻。
战场上,目前俄乌冲突虽然进入到第二阶段,但这场大会战却已经打成了消耗战。
乌克兰在顶住了俄罗斯初期的猛烈攻势后,依靠北约全方位的情报支持,以及西方阵营源源不断的对乌克兰的大力军事援助,让乌克兰有能力打得起这样的消耗战。
可以说是,乌克兰出人,西方国家出物资、出武器、出情报、出教官,基本是北约现在除了没有亲自下场,其他能支援的基本都上了。
俄罗斯目前看,也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准备好做消耗战和持久战的准备。
好在因为经济和金融上,俄罗斯靠天然气卢布撑住了,这也给俄罗斯打这样的消耗战,提供了一些底气。
现在比较讽刺的就是,一方面是欧美对乌克兰大力援助,支撑乌克兰打消耗战。
另外一方面,是欧洲国家靠进口大量天然气,并且在天然气卢布下,给俄罗斯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些钱最终也变成支撑俄罗斯打这场消耗战。
可以说,欧洲国家是以一己之力,同时支撑起这场影响世界格局的消耗战。
这样消耗战继续打下去,先垮的恐怕反而是欧洲。
(3)欧洲经济有点艰难
上个月还因为俄乌冲突,坚持鸽派的欧洲央行,面对美联储激进的加息缩表,还有欧洲更加迅猛的通胀失控。
欧洲央行今天也开始大幅转鹰。
欧洲央行表示,绝不能让通胀预期失控,首次加息可能会在夏季进行,要迅速摆脱负利率。
当前因为俄乌冲突,欧洲的通胀也是后来居上,开始以超过美国的速度在增长。
德国4月CPI同比增长也达到了7.4%。
英国则更夸张,英国4月CPI同比增长9%,增幅创1982年以来新高,这已经超过美国4月CPI的8.3%。
英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G7国家里通胀最严重的国家。
这还是建立在英国已经早美国一步,在大力度加息的情况下,仍然出现如此严重的通胀。
这个很大程度是因为,当前全球通胀加剧的问题,已经不单纯只是美联储货币周期的影响,还同时受到疫情叠加俄乌冲突这样双重危机的影响。
而通胀失控,也同样会推高欧洲各国的国债收益率。
在一年前,德法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普遍处于负利率状态。
但当前德国10年期国债已经从去年负0.4%,一路飙升到现在1%收益率。
法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从去年的0利率,一路飙升到现在1.5%。
而老欧洲国家里经济比较差的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从去年的0.7%,一路飙升到现在3%。
之前提到过,国债收益率是可以反应一个经济体信用状况的指标。
一般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低,发展中国家收益率高。
经济越好的国家,就越能用更低的利率去发债。
反之,经济越糟糕的国家,就得用更高的利率去发债。
当前对欧洲来说,最糟糕的是,在俄乌冲突持续的大背景下,叠加通胀失控,经济衰退,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进行激进的加息。
这大概率会导致欧洲经济硬着陆。
美国也是一样,虽然美联储鲍威尔一直信誓旦旦宣称美国经济很强劲,会在这次加息缩表周期里实现软着陆,但这种话就跟去年“通胀暂时论”一样,只是美联储在睁眼说瞎话而已。
摩根士丹利昨天就跑出来打脸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硬着陆”的概率大增,股票和债券投资者对经济增长放缓忧心忡忡。
在俄乌冲突持续不断的大背景下,再加上美联储激进的加息缩表,还有疫情的影响仍然还在持续,诸多因素共同叠加下,当前爆发世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
这对于当前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谁能撑越久,就能“剩者为王”的局面。
各国现在都是在努力让自己“不先崩”。
而最直面俄乌冲突影响的欧洲各国,大概率会成为最先崩的国家。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