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禁止小麦出口之后,又限制糖出口,全球粮食危机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多大影响?



印度在一周前禁止小麦出口之后,5月24日,印度又宣布限制糖出口,将截止今年9月的糖出口上限设定为1000万吨。
不过这次印度的糖出口限制令,相对来说,没有之前的小麦出口禁令的破坏性大。
这是因为印度之前往年的糖出口量,每年也就是700万吨以内,去年印度糖出口达到了720万吨,是创纪录新高。
所以,正常来说,印度应该是达不到这个1000万吨的限制令上限。
那么,印度又为何出台这个糖出口限制令?
背后还是有一些原因的。
(1)印度限制糖出口
在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粮食产品交易量和价格就不断上升。
世界各国基于对粮食危机的担忧,都在加大力度进口粮食。
这就使得一些出口国,为了避免粮食“过多”出口,形成挤兑效应,就开始纷纷限制粮食产品的出口。
要是一些粮食出口大国,因为出口过多,结果导致本国粮食不够用,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印度往年糖出口很少超过700万吨。
但是从去年10月至今,印度的糖出口已经达到创纪录的780万吨,仅仅半年的出口量,就超过了去年的全年总和。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印度今年的糖出口量是大概率会超过1000万吨。
这才是印度出台这个糖出口禁令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其他国家都在纷纷加大糖类进口,导致印度糖出口激增,印度为了避免自身粮食遭到挤兑式抢购。
据印度糖厂协会称,印度本季预计糖产量为3500万吨,国内消费量为2700万吨,这意味着印度糖出口能力是800万吨。
一旦超过800万吨,就意味着印度要消耗库存去满足出口。
由于印度过去7个月已经出口780万吨,已经即将触发这个800万吨的印度出口能力上限,因此,印度才会颁布这个糖出口禁令。
同时,印度去年结余的糖库存还有约820万吨。
理论上,如果印度今年糖出口达到1600万吨,就会把印度糖库存挤兑一空。
所以,印度设立这个1000万吨,还是有经过计算衡量,而不是按照印度一贯风格,去脑子一抽,就神经刀了。
出口1000万吨糖,只会消耗印度200万吨库存,印度还有600万库存,还处于可承受范围之内。
然而,一旦出口超过1000万吨,就可能导致印度糖库存紧张,所以印度才设立这个1000万吨的糖出口上限。
这是印度这次出台糖出口限制令的一个来龙去脉。
再来说说印度前阵子禁止小麦出口的事情。
(2)小麦
在5月13日,印度突然宣布禁止小麦出口,这一下子让本来因为俄乌冲突暴涨的国际小麦价格,又出现一波上涨。
国际小麦价格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持续上涨,从500一路涨到之前最高1363。

国际粮食的整体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作为国际小麦主要出口大国,占全球小麦出口的10%,此外全球14%玉米出口,还有一半的葵花籽油出口都来自乌克兰。
并且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全球化肥主要出口国。
本来4月是乌克兰的春耕季节,但俄乌冲突陷入长期消耗战中,必然会对乌克兰的春耕造成很大影响。
所以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价格的影响很大。
这首先会引发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预期反应。
就是全世界各大机构普遍都预期今年粮食价格会持续上涨,同时担心出现世界范围内粮食危机的人越来越多。
这种预期下,会导致一些粮食储备不足的国家,肯定会想方设法加大进口粮食力度,以防万一。
民以食为天,这个在世界范围内是通用的。
不过,一旦各国加大粮食进口力度,肯定会打破原来的世界粮食进出口格局。
会导致一些粮食出口大国出口量激增,这个跟印度糖最近限制出口,是一个道理。
于是,粮食出口大国为了本国粮食安全,开始限制出口,这会反过来加剧世界粮食危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这就是印度这次禁止小麦出口的一个大背景。
就连美国这个世界粮食第一大出口国,都跑出来敦促印度取消小麦出口禁令。

可能有人会问,粮食价格上涨对美国这样的粮食第一出口大国,不是应该更有利吗?
这个主要是因为,相比粮食价格上涨,给美国农业带来的那点利润,因为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美国通胀更严重,对美国经济的伤害更大。
所以,美国现阶段也并不希望看到粮食出现这样大幅上涨。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农业生产国,小麦产量占全球14%左右,其中印度小麦出口占全球4%左右。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一直被视为国际粮食的重要补充力量,因为去年印度粮食也是取得了大丰收。
但这次印度的小麦出口禁令,让人猝不及防,也让国际粮食贸易商一度陷入混乱。
在各方压力之下,上周二,印度也是稍微放松了小麦出口禁令。

印度这个放松是指,同意在5月13日当天或之前,将托运小麦交由海关检查或完成系统登记的出口将被放行。
此外在他国政府请求应对粮食安全需求,并获得印度政府批准的情况下,这部分出口也不会受到禁令限制。
后面这一条,就让印度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印度这是想要趁机打“粮食牌”的意思。
印度也很清楚,在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粮食也变成印度的某种外交筹码。
如果有国家出现粮食安全危机,这时候像印度请求粮食出口,那么印度自然可以在答应的同时,索要一些筹码。
在对方已经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印度如果狮子大开口,对方大概率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这大概是印度禁止小麦出口背后的一些图谋,想借助粮食,增强印度的国际话语权。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我们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粮食储备的优势。
很多人问,全球粮食危机,我们会不会受影响。
总的来说,我们人的口粮整体还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最关键是,我们有世界最大的粮食储备规模。

我们的粮食储备,单单稻谷和小麦的库存,就足够全国吃上一年半。
这个储备厚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位居前列的。
所以,我们粮食安全整体还是不需要过于担心,因为我们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粮食安全。
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在和平年代,经常别人觉得很多余。
但这个世界并非一直岁月静好、和平繁荣。
战争和动乱的威胁,一直没有远离人类而去。
只是我们很多时候,被太多默默无闻的英雄们保护得太好了,所以感受不到外界的这种危险。
但今年,大家应该也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外界的风险。
(3)世界经济冲击
最近IMF总裁跑出来警告称,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二战以来最大考验”。

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世界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以及更加严峻的考验。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三大冲击:
1、疫情带来的供应链紊乱冲击;
2、能源价格暴涨;
3、粮食价格暴涨。
这个观点,最近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也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生这样的警告,认为当前全球通胀冲击严重程度,比上世纪70年代,还要严重一个数量级。

很多人可能会说,美国现在通胀率只有8%,上世纪70年代,美国通胀率是两位数,为何说现在美国通胀比上世纪70年代还严重?
这个主要还是因为,过去40年,美联储持续修改CPI的编制权重。
如果按照上世纪70年代的CPI编法,美国现在通胀率早就已经两位数了。
见微知著,我们可以从一些罕见现象,察觉到一些端倪。
比如说,纽约在5月22日,因为婴儿奶粉短缺,进入紧急状态。

很多人不知道,实际上,美国婴幼儿奶粉短缺的情况已经持续数月了。
这是美国当前供应链紊乱已经持续一整年的一个缩影。
这场全球大通胀,叠加俄乌冲突、疫情、美联储激进加息缩表,已经在不断恶性循环,形成一个世界经济的死亡螺旋。
而这已经开始逐步在过去两个月的世界经济中体现出来。
4月份,各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普遍都不太好看。
本来面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各国应该联手团结起来共同应对。
但很遗憾的是,本来世界经济形势会走到这步田地,跟美国带头挑事拱火,有很大关系。
即使俄乌冲突爆发,美国也仍然不消停的,一直试图在我们这边拱火,企图复制拱火俄乌危机那一套。
在美国不肯消停的情况下,世界经济仍然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