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版语音有问题。
先用回旧版语音一段时间)
拜登明天就要开启中东之行,将于7月13日~16日,先后访问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
大家都知道,拜登本次中东之行,就是奔着油价去的。
不过之前G7峰会上,马克龙跟拜登的悄悄话,已经摆明沙特和阿联酋并没有多大的增产空间。
以及欧佩克秘书长在本次拜登中东访问之前,突然去世。
还有近期国际油价因为是世界经济衰退的预期而大跌。
本文会围绕着近期国际油价的复杂博弈,做一个详细分析。
(1)欧佩克秘书长的去世
首先,很多人觉得7月5日国际原油大跌8.42%是因为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去世。
这个实际上是搞错了巴尔金多去世的时间。
按照公布巴尔金多死讯的信息里公布的具体死亡时间,巴尔金多是当地时间7月5日23点左右去世的。
因为巴尔金多在当天还跟尼日利亚总统见面,我们按照尼日利亚的时间跟北京时间换算一下可知。
巴尔金多去世的时间是北京时间7月6日早上6点左右。
而国际原油在7月5日晚上20点58分开始大跌,这个时间点是尼日利亚是在下午14点。
这个时间点,巴尔金多估计还在外面活动,是到了半夜才去世。
国际油价大跌的时候,应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巴尔金多要死了。
所以,国际原油7月5日大跌,跟巴尔金多并没有太大关系。
这次国际油价大跌,主要是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强化,进而看衰世界经济,这会弱化石油的需求预期,才导致这波油价大跌。
巴尔金多的去世是比较突然的,去世当天不但跟尼日利亚总统见面,并在尼日利亚阿布贾举行的第21届尼日利亚石油和天然气会议上发表了演讲。
现在也不太清楚他的具体死因是什么。
巴尔金多是2016年成为欧佩克秘书长,刚经历完2015年的油价大跌,巴尔金多也是一上任就开始力挽狂澜。
首先巴尔金多协调欧佩克成员国进行石油减产,这是2008年以来,欧佩克成员国首次削减石油产量。
最关键的是,巴尔金多成功的把俄罗斯拉拢过来,成立了“欧佩克+”,使得欧佩克与俄罗斯建立伙伴关系。
形成了在石油领域,“欧佩克+”跟美国页岩油全面竞争的态势
这也为2020年开始,俄罗斯能跟沙特唱双簧,奠定了基础。
所以,巴尔金多的贡献是很大的。
但主要的框架和基础,巴尔金多已经都搭好了,所以他才会选择卸任退休。
所以,虽然巴尔金多在欧佩克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但他的突然去世,还不至于让国际油价出现大跌。
在巴尔金多去世后,7月6日,国际油价波动并不大。
这个主要是因为,巴尔金多本来原定于本月底卸任,并将以荣誉研究员的身份加入大西洋理事会下属的美国智库全球能源中心。
一个本月底已经打算卸任的人,在这样的重要位置上,肯定会至少提前一个月已经把主要工作都交接完了。
所以巴尔金多的突然去世,我觉得也不会对欧佩克的各项工作和计划造成太大影响。
唯一让我觉得比较“巧合”的是。
7月13日拜登要开始中东之行。
而巴尔金多是在拜登访问中东前一个礼拜突然去世,这个时间点还是比较巧合。还是有些猫腻
如果巴尔金多在世,至少拜登的中东之行,更不容易撬开沙特增产的口子。
不过也不要觉得,巴尔金多的突然去世,拜登就能一下子打开欧佩克的突破口。
这一点,可以从马克龙和拜登在G7峰会上的悄悄话看出来。
(2)马克龙的悄悄话
关于马克龙的悄悄话,大家可以先看下面这个视频。
可以从视频里看到,马克龙首先可能是故意的,走上前找到拜登,当着摄像机的面,跟拜登说起全世界都能听到的“悄悄话”。
马克龙对拜登说:“根据您的建议,我和阿联酋总统打了电话,我让他增产”。
这句话首先说明,拜登让马克龙去跟沙特和阿联酋打电话协调。
为何?
因为沙特在之前拒接了拜登的电话,让拜登很没面子。
结果,拜登得通过马克龙,让马克龙去跟阿联酋打电话,来要求沙特和阿联酋增产。
然后阿联酋方面告诉马克龙两件事情。
1、阿联酋说这已经是他最大的产量。
2、沙特可以增加一点点,大概每天15万桶或更多一点,但在接下来6个月没有很大的增产空间。
然后马克龙在说到俄罗斯石油,并提到印度的时候,被美国沙利文一旁赶紧打断,并提醒有摄像头,于是双方就走进屋子里。
沙利文也不愧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关键时刻还是尽了点自己的职责。
不过让马克龙当着摄像头的面,跟全世界说了这么久的“悄悄话”。
我觉得沙利文的安全意识,跟安倍的保镖愣了3秒钟没反应,也是半斤八两。
首先,这事情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跟我们展现了,这些大国领导人之间讲“悄悄话”的模式。
其次,我认为马克龙大概率是“故意”在摄像头面前透露这些信息,释放了一些信号,也证实我上个月提到过的一个观点,沙特和阿联酋并没有太大增产空间。
至于沙特和阿联酋,是真的没有增产空间,还只是敷衍,这个是大家见仁见智的问题。
我是认为,沙特真要不顾一切增产,肯定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但沙特为何要为了给美国降低通胀,来损害自身利益去大量投入资金增产,最后便宜美国?
这对沙特来说,并不是一个有动力去这样做的事情,除非美国能对沙特做出重大的利益让步。
沙利文表示,尽管沙特和阿联酋暗示他们几乎不会增加石油产量,但他认为,事实上欧佩克成员国是“有能力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增加石油产量的。
这也是虽然马克龙传达了阿联酋和沙特的“暗示”没有增产空间,拜登仍然要进行这场中东之旅的缘故。
说白了,不死心。
但横在美国和沙特之间,还有两根刺。
1、利益之刺。
美国自从开始页岩油革命之后,就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并开始成为石油出口国。
这不但导致美国从沙特进口的石油锐减,也让美国成为沙特的直接竞争对手。
这首先会彻底改变沙特和美国互补的关系。
1974年,沙特率先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开启了石油美元的时代。
当时美国是沙特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二者有很深的利益绑定。
现在双方从利益绑定,变成竞争对手,自然会因此出现矛盾。
偏偏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很高,在45美元左右。
而沙特的石油生产成本,则在10美元左右,二者相距甚远。
这就导致,美国页岩油企业在跟沙特做石油价格战的时候,很容易处于劣势。
不管是2015年,还是2020年的石油价格战,美国页岩油企业都是损失惨重。
沙特打石油价格战的套路基本是这样。
先等美国页岩油企业大幅融资扩产几年,等美国页岩油企业债务增加很多后,再打石油价格战,一口气把油价跌破美国页岩油企业的生产成本。
这个时候,沙特因为石油生产成本低还有利润,扛得起,但美国页岩油企业因为亏损,而且负债严重,就扛不起,容易出现大面积破产现象。
2015年和2020年都是如此。
虽然过去一年油价暴涨,但美国活跃石油钻井数量,在从疫情前巅峰的800口,暴跌到200口后,最近也只是恢复597口,距离800口的巅峰还是有一段距离。
拜登要求美国页岩油企业增产,但美国页岩油企业除了因为跟民主党不同派系的因素之外,也确实因为自身原因,没办法增产。
这两年美国页岩油企业赚的钱,大都拿去还债了,而且被几次价格战折腾后,美国页岩油企业对借钱增产这事情,已经有点被搞怕了,所以不肯轻易增产。
而如果美国页岩油企业不增产,沙特肯定就没动力增产。
反过来,假如美国页岩油企业敢大幅度增长,沙特估计后脚就会马上跟进增产,新一轮石油价格战就会爆发。
这种现实的威胁,美国页岩油企业肯定就不敢增产。
这是让拜登比较头疼的问题。
除此之外,因为2018年卡舒吉的案子,成为沙特和民主党之间的一根尖刺。
2、价值观之刺
2018年,记者卡舒吉惨遭杀害,虽然特朗普一度比较“务实”的给沙特王储说好话。
但当时拜登可就没那么客气,拜登在2018年就多次指责沙特王储谋杀卡舒吉。
并且,拜登在竞选总统的时候,还曾经说“卡舒吉谋杀案让沙特成为国际上的“贱民””。
拜登曾经如此出言不逊,也是之前沙特拒接拜登电话的重要原因。
有记者问沙利文,此次拜登访问中东,是否代表拜登对沙特卡舒吉案的立场有重大改变。
但沙利文表示,拜登并未后悔其当初发表的“贱民”言论。
有时候,拜登确实给我一种感觉,不是能很务实进行外交的人。
一会说别人是杀手,一会儿又说“贱民”。
就拜登这种不务实的态度,只喜欢嘴巴上占便宜,搁谁也不太愿意跟他去谈。
不过,拜登这次访问沙特,肯定不会旧事重提,不会故意去触碰跟沙特的那根刺。
拜登此行,更多只是安抚性质,毕竟在2020年疫情之后,沙特跟美国的关系,有点微妙的变化。
特朗普时期还好一些,拜登上来后,沙特就显得跟美国有点渐行渐远。
拜登此行,更多是为了巩固跟沙特的盟友关系。
但当前美国和沙特的利益和价值观上的矛盾越来越多。
拜登如果想跟沙特巩固盟友关系,不能只是嘴巴上说两句,沙特就又屁颠屁颠跟着美国混。
沙特也没那么傻,除非美国愿意在关键利益上做出重大让步,但从目前情况看,拜登能拿出的筹码并不多。
所以,我是不认为拜登此行能有多大效果。
考虑到拜登此行会先跑去以色列,拜登也有可能在以色列的事情上,做做文章,最近以色列也有一些蠢蠢欲动的感觉。
从拜登上任后这一年多的表现看,拜登在外交上,一向是雷声大雨点小,口号喊得震天响,到处搞一大堆“计划”,但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却很少。
也难怪拜登支持率已经跌破30%,成为美国历史上任内支持率最低的总统,比特朗普还低。
但拜登的拉胯,并不意味着美国就毫无威胁了。
美国是一个不怎么依赖于总统的国家,特朗普那种完全强调个人主义的总统,是特例。
美国底下做事的人,还是挺能搞事情的。
比如美联储激进加息缩表的威力也开始显现。
欧元汇率今天一度跌破1大关。
虽然随后就迅速拉起,做做样子,但也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连欧盟这样的发达经济体,眼瞅着已经被美国割了好几刀。
更别说斯里兰卡这种自身有一大堆问题还跑去搞MMT货币理论跟着无限印钞的国家,自然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大环境里,首先破产。
美国这样的国家,开始走下坡路,偏偏还一副死死抓着美国霸权不放的样子,并且还变得越发极端化。
美国是否会为了维持美国霸权,去铤而走险。
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件事情。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资料引用:
1、财联社《拜登中东之行今将启程 沙利文:将推动欧佩克国家提高产油量》
2、新华社《欧佩克秘书长去世》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