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和澳大利亚的关系,有一些微妙的转机,只不过当前还不知道,这刚出现的微妙转机,是否会被美国迅速掐灭,这个还有待观察。
(1)契机
前几天,澳大利亚最大矿企,也是世界前三大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有一批铁矿石运到了我们日照港。
这批铁矿石有点不同寻常,因为是澳大利亚首批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铁矿。
于是,这件事情就迅速引发人们的关注。
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过去两年一直充当美国的马前卒来对我们各种抹黑攻击,这使得我们和澳大利亚的关系迅速恶化,处于历史冰点。
过去这两年,我们基本跟澳大利亚那边中断了一切官方往来,澳大利亚那边打电话过来,我们一概不接,发邮件也不回。
以至于澳大利亚方面的人,一直说找不到我们,跟我们联系不上。
不过,在今年6月1日,澳大利亚新总理阿尔巴尼斯正式上任。
作为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比起前总理莫里森相对要靠谱一些,至少没有莫里森那么不着边际,还相对务实一点。
不过,受限于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关系,阿尔巴尼斯上任后,虽然也表达过想跟我们改善关系的想法,但也一直嘴硬说,在中澳关系中需要改变的不是澳大利亚,还说澳大利亚应该始终捍卫他们所谓的价值观。
虽然澳大利亚新政府,有想从经贸关系着手来改善中澳关系的想法,但还一直试图让我们先做出改变,澳大利亚再就坡下驴进行改变。
但我们显然并不吃这一套,所以过去两个月,我们和澳大利亚的关系整体还僵着。
不过从6月份开始,双方关系出现一些微妙的转机。
6月12日,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举行,中澳国防部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进行一对一会谈,这打破了我们和澳大利亚,自2020年1月以来的“零接触”纪录。
澳大利亚防长表示,双方进行了“充分又坦诚的交流”,称会面为“关键的第一步”,改善中澳关系的“大门已经敞开”。
随后,比较关键的是在7月8日,印尼举行的G20外长会上,我们和澳大利亚双方外长也进行了面对面会谈。
澳大利亚外长表示,“中澳“确有不同”、双边关系“存在挑战”,但澳大利亚正努力通过冷静的方式处理双边关系,“接触”是稳定中澳关系的必由之路。”
但在这种双方开始出现接触的破冰过程里,澳大利亚却显露出一些“精分”的现象。
阿尔巴尼斯在6月28日接受采访时,提到了我们对岸,并出言不逊,基本就是美国干涉我们的那套说辞。
7月11日,阿尔巴尼斯表示,对于中国对澳大利亚提出的修复关系的四项要求,不会回应,强调只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做出回应。
一方面是双方开始接触,澳大利亚也表达了想要改善双方关系的意愿。
但另外一方面,澳大利亚仍然还是跟随美国那套话语体系,延续对我们不友好态度。
如果澳大利亚继续这样的精分表现,我们和澳大利亚的关系,是很难有太大改善。
也可能是澳大利亚商界看不下去澳大利亚政府的这种精分表现。
亦或者是,澳大利亚新政府学聪明了,政府嘴巴说一套,但让能代表澳大利亚资本的最大矿企,去从“民间”层面跟我们示好。
于是就有了7月14日,澳大利亚最大矿企把一批铁矿石用人民币来进行结算的举动。
这一方面,可以用来表达澳大利亚民间试图从经贸关系上来跟我们改善的一个实际行动。
另外一方面,因为是“民间”行为,只要澳大利亚政府嘴巴上对美国那边还是可以交差。
这可能是这件事情背后的一个逻辑。
在必和必拓做出用人民币结算一批铁矿石后,在7月17日澳大利亚国库部长称,中方对澳的煤炭禁令有可能取消,这对澳洲出口商来说是个好消息。
对于这个消息,我们今天也做出回应。
我们是明确提醒了澳大利亚,“希望澳方抓住两国关系出现的契机,付诸实际行动重塑对华正确认知”。
这里透露几个信息:
1、中澳关系当前确实出现一些“契机”,但澳大利亚能否把握住,还是一个未知数。
2、当前中澳关系最大的问题,是澳大利亚的对华认知出现重大错误,这个原因是美国强行要求澳大利亚得使用美国那套错误的对华认知体系。
所以,我们这个意思就是,澳大利亚想跟我们改善关系,最主要的就是得抛弃美国那套错误的对华认知体系,只有这样我们和澳大利亚关系才能真正好转。
也就是,我们并不能接受,澳大利亚采取一种,嘴巴上继续对我们骂骂咧咧,然后由企业民间层面实质性跟我们改善经贸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政冷经热”。
而澳大利亚是否会从认知层面,抛弃美国那套错误的对华认知体系。
这个从现在看,还是比较困难。
(2)精分表现
最近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访问了美国,在美国的地盘上,这位澳大利亚防长发出一些比较强硬的信息。
马尔斯承诺“增强澳大利亚的军事力量”,以此避免在印太地区出现 “灾难性的威慑失败”。
此外,马尔斯还不忘舔美国两下,呼吁美国扩大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渲染“合力遏制”我们的冷战言论。
此外,澳大利亚和美国防长在会谈中,据称达成了一项战略文件,其中6次提及到了我们。
由此可见,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军事关系形成了更深的绑定。
这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其实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和澳大利亚在经贸关系上,出现澳大利亚民间层面的一些改善举动,让双方经贸关系出现一些契机。
但问题在于,这种民间层面的契机,力量还比较微弱。
美国当前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力还是太大,虽然能看得出来,澳大利亚新政府确实有一些想跟我们改善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受限于美国的态度,导致澳大利亚的转向空间并不大。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连对待另外一个国家的态度,都要受美国如此大的影响。
这不得不说是澳大利亚的悲哀。
其实澳大利亚最近之所以想从经贸关系上跟我们改善关系,是因为澳大利亚的经济也在这场全球大通胀叠加衰退的危机里,面临很大的压力。
澳大利亚最新通胀率,也已经飙到了5.1%。
并且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煤炭出口大国,最近居然也陷入“电荒”危机,这件事情其实也挺离谱的。
在上个月,澳大利亚因为缺电,以至于澳大利亚电力市场调度中心(AEMO)宣布接管本国电网运营,暂停境内“所有地区”电力市场现货交易,以求抑制电价、保障电力供应、防止大面积断电。
以至于澳大利亚官员也发出呼吁“如果不想停电,晚上少开灯”。
在德国因为缺乏天然气,呼吁民众少洗澡后。
英国约翰逊则因为粮食价格上涨,以减肥的名义暗示民众少吃饭。
现在澳大利亚因为缺电,也跑出来说“少开灯”。
这难道是欧美国家的传统艺能?
(3)为何缺电
澳大利亚作为煤炭出口大国,之所以也缺电,是因为澳大利亚当前比较激进的新能源转型。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资源大国,每年可出口煤炭2亿吨,仅次于印尼。
煤炭也成为澳大利亚的主要能源,澳大利亚以前有65%的电力是来自于燃煤发电。
但在欧美新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澳大利亚也开始激进的新能源转型。
仅仅在2021年底,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型燃煤发电厂,就有25%以陈旧和运营不稳定各种借口,被迫关闭。
这也使得澳大利亚去年的燃煤发电比例,已经降低到51%。
目前澳大利亚仅剩下16家燃煤发电厂,其中有7家计划于2035年关闭,并且将于2051年关闭所有燃煤发电厂。
并且,澳大利亚新上任的总理,是一个高举环保大旗的人。
这是因为,澳大利亚新总理阿尔巴尼斯虽然是工党,但他能胜选,离不开澳大利亚绿党的支持。
所以这让阿尔巴尼斯坚定支持绿党的新能源转型政策,宣布禁止开发新的煤矿、并要在2030年前实现零碳排放。
结果,今年澳大利亚出现的严重电荒危机,给澳大利亚新政府浇了一大盆冷水。
但面对电荒危机,澳大利亚新政府基于新能源的考量,没能第一时间重启燃煤发电,提高用电补贴价格,是导致澳大利亚这轮电荒危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以至于,澳大利亚现任资源部长就公开站出来反对绿党的政策,呼吁重启燃煤发电厂,并认为这是解决澳大利亚当前电荒的唯一办法。
一直到7月17日,澳大利亚总理才总算支持了这一项呼吁,面对现实,也不得不选择低头。
今年澳大利亚电荒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俄乌冲突爆发带来的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再加上欧洲目前正在重启燃煤发电,加大动力煤进口,这使得澳大利亚的煤炭出口大增,反而减少了澳大利亚国内煤炭的供应,以至于不少发电厂处于缺煤的状态。
与此同时,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也导致燃煤发电厂的发电成本激增。
而澳大利亚为了平抑电价,还反过来强制电厂报价不得超过300澳元/千度电,也就是一度电0.3澳元,但当前澳大利亚燃煤发电厂一度电的成本已经超过0.4澳元。
这使得,燃煤发电厂出现发电越多,亏损越多,这使得不少燃煤发电厂就选择通过“维护”的方式停产。
据统计,目前澳大利亚已经有25%的燃煤发电厂处于“停产”状态,这是直接导致电荒危机的主要原因。
以至于澳大利亚这也的煤炭出口大国,都出现“缺煤”和“缺电”。
当前澳大利亚是冬天,也是用电的高峰期,在这个时候缺电,澳大利亚民众也是比较难熬。
而且缺电也会给澳大利亚经济造成很大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才更有一些动力,试图从经贸关系上,来跟我们改善关系。
然而,如果澳大利亚不能言行一致,继续跟随美国搞这种“精分表现”,恐怕是很难把握住当前中澳关系好不容易出现的改善契机。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资料引用:
1、《澳大利亚,要把战争决策权交给美国?》
2、国防时报《澳首批人民币结算铁矿抵达中国,中澳关系想升温,澳方需做到三点》
3、新华网《澳大利亚陷缺电危机 政府劝民众“晚上少开灯”》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